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08 14:1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卷
姓名____ 准考证号____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岱崮地貌”是我国山东沂蒙地区的地貌景观,由崮顶、崮腰、崮底组成,崮顶周围峭壁如刀削,崮腰和崮底坡面多碎屑物质,研究发现崮体是由古老的寒武纪沉积岩构成。下图示意崮体的形态特征及地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岱墙地貌岩层中可能发现( )
A. 裸子植物化石 B. 被子植物化石 C. 三叶虫化石 D. 恐龙化石
2. 岱崮地貌崮顶周围峭壁如刀削的主要成因是( )
A. 差异风化侵蚀,重力崩塌 B. 植被发育,根系撑开岩石
C. 构造运动频繁,岩石断裂 D. 气候变化,风化作用加强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域8月份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甲、乙洋流的性质分别为( )
A. 均为寒流 B. 暖流、寒流 C. 均为暖流 D. 寒流、暖流
4. 图示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
A. 甲沿岸降水总量减少 B. 乙附近海水温度升高
C. 甲附近海水盐度下降 D. 乙沿岸出现荒漠景观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甲、乙附近的板块边界及其塑造的海底宏观地形是( )
A. 甲消亡边界海沟 B. 甲生长边界海岭
C. 乙消亡边界海岭 D. 乙生长边界海沟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泥石流灾害频发 B. 乙地地热资源贫乏
C. 丙地化石能源丰富 D. 丁地属于太平洋板块
秦岭—大巴山(秦巴山地)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下图为秦巴山地中神农架(31.75°N,110.67°E)、太白山(34.03°N,107.32°E)不同坡向的垂直自然带谱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表示太白山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神农架南北坡针叶林带的分布范围( )
A. 都变大 B. 都变小
C 南坡变大,北坡变小 D. 南坡变小,北坡变大
9. 下图为某地石油和天然气储藏构造示意图。图中( )
A. 甲地层是隔水层,石油储藏在②地层 B. 甲地层是隔水层,天然气储藏在②地层
C. 乙地层隔水层,石油储藏在①地层 D. 乙地层是隔水层,天然气储藏在①地层
白浆土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其土体结构中腐殖质层孔隙度大,白浆层质地黏重、坚实,结构呈现“上轻下黏”的特点。下图示意白浆土土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0. 与南方红壤相比,东北白浆土耕作层肥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更加湿润 B. 有机质分解慢
C. 有机质来源多 D. 有机质迁移快
11. 白浆土“上轻下黏”的结构特点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是( )
A. 白浆层质地黏重,雨季排水能力强 B. 耕作层孔隙度大,旱季蓄水能力强
C. 耕作层水分容易下渗到淀积层 D. 淀积层水分难以上升到耕作层
下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甲地和乙地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甲地受东北风影响,降水较多 B. 乙地离海洋较远,降水较少
C. 甲地受迎岸风影响,降水较多 D. 乙地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
13. 丙地多雨的时间及带来降水的盛行风是( )
A. 1月西北风 B. 1月西南风 C. 7月西北风 D. 7月西南风
2024年11月2日,连接宁波和舟山的甬舟铁路全线开工。该工程全长76.4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保障甬舟铁路能够跨海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
A. 科技 B. 经济 C. 资源 D. 文化
15. 甬舟铁路宁波至金塘岛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建设成本 B. 保护海洋生物 C. 避免破坏景观 D. 利于海洋运输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河流河湾示意图,河湾凸岸发育了三种不同的植被,枯水期湾顶砾石边滩会出露,上覆砾石和少量淤泥。完成下面小题。
16. 河湾凸岸植被分布的空间差异属于( )
A. 垂直分异规律 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17. 限制湿生植被向砾石边滩生长的因素是( )
①气温②地形③降水④土壤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每年的4~5月份,晴朗微风的正午前后,我国北方某草地开垦形成的耕地近地面空气会出现强烈的颤动、热气腾腾的现象。耕地近地面空气能把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扬尘降落到草地上后会很快消散。图1表示5月某日7~19时耕地和草地的地面温度平均变化,图2为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8. 与草地相比,耕地的地面平均温度较高主要是因为( )
A. ①较少 B. ②较少 C. ③较少 D. ④较少
19. 正确表示耕地和草地之间的热力作用导致扬尘消散的示意图是(实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 )
A. B. C. D.
海洋学家将海洋表层温度与密度较均匀的水层定义为混合层,混合层底部和温跃层顶界之间为障碍层,障碍层对局部海域混合层海水有增温效果,增温后的海水对经过的热带气旋有强化作用。下图为西太平洋赤道附近局部海水性质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中表示障碍层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 增温后的海水对经过的热带气旋强化作用的表现是( )
①通过潜热输送,为热带气旋提供能量②加快海水运动速度,减弱海面的阻力
③增加海水蒸发,为热带气旋增加水汽④增加海陆气压差,为热带气旋提供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距今约3000年前的金沙遗址(30°41′N,104°01′E)是古蜀国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在该遗址祭祀区的东部,有一处九柱建筑基址,其9个柱洞呈“田”字形分布。研究发现,这些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图1为九柱建筑的复原示意图;图2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的日出方位。完成下面小题。
22. 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右图中的D5处,他在春分日看到的日出方位位于( )
A. D5→D6连线方向 B. D6和D9之间
C. D5→D9连线方向 D. D8和D9之间
23. 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与现在遗址地居民相比,则当时金沙先民在( )
A. 春分日看到日出时间更晚 B. 夏至日经历更长的昼长
C. 秋分日看到日落时间更早 D. 冬至日经历更短的夜长
某年8月24日14时至25日09时台湾受某天气系统影响,下图为台湾北部的彭佳屿(约25.5°N)气象站测得的逐时风向、风速及海平面气压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示时间范围内,影响彭佳屿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 低气压 B. 暖锋 C. 高气压 D. 冷锋
25. 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该天气系统的移动路径为( )
A. 自东北向西南 B. 自西南向东北 C. 自西北向东南 D. 自东南向西北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拉特纳普拉位于斯里兰卡西南部的河谷,四周群山环绕,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是宝石的主要产地。宝石矿石主要来自埋藏较深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现多富集于河谷冲积层中,埋藏较浅。斯里兰卡境内生物种类丰富,拥有3500多个物种,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扩建国家公园和动植物保护区。
材料二 图1为斯里兰卡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的气候资料。
(1)描述甲地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
(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河谷冲积层宝石矿石的形成过程。
(3)说明斯里兰卡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苏盐城市滨海湿地潮沟密集,潮间带宽广,潮滩地区主要植被有碱蓬、芦苇等,碱蓬喜高盐环境,芦苇喜低盐环境,部分无植被滩区为光滩。图1为江苏盐城市略图,图2为2002年和2012年盐城市滩涂植被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具有耐盐耐淹、密丛生长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初,盐城市引种互花米草进行促淤保滩,因其繁殖迅速而泛滥成灾,破坏了当地湿地生态系统。
(1)与2002年相比,2012年盐城市滩涂碱蓬分布的面积变小,芦苇分布的面积变____。从土壤盐分角度,解释芦苇和碱蓬分布面积变化的原因____。
(2)分析互花米草入侵对沿海滩涂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引种互花米草后,盐城市潮滩地势变高,试从互花米草生长特点角度,解释其形成原因。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的鱼米之乡。13亿年前的燕山运动,庐山东南侧出现大面积沉陷,修水、赣江、抚河、信江与饶河汇入湖盆形成鄱阳湖。从水文特征看,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是典型的“通江吞吐型”湖泊,在不同水文时段(汛期、枯水期),鄱阳湖会出现“判若两湖”现象,江西省计划修建水利工程来稳定鄱阳湖水位。
材料二 下图为鄱阳湖水系周边区域图。
(1)从地形地质和气候角度,分析鄱阳湖面积大的原因。
(2)结合“通江吞吐型”湖泊特征,分析鄱阳湖出现“判若两湖”现象的原因
(3)简析鄱阳湖水位过低对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4)从地表径流角度,说明修建水利工程对稳定鄱阳湖水位的作用。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卷
姓名____ 准考证号____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B 4. D
【5~6题答案】
【答案】5. B 6. C
【7~8题答案】
【答案】7. D 8. B
【9题答案】
【答案】C
【10~11题答案】
【答案】10. B 11. D
【12~13题答案】
【答案】12. C 13. C
【14~15题答案】
【答案】14. A 15. D
【16~17题答案】
【答案】16 B 17. D
【18~19题答案】
【答案】18. C 19. D
【20~21题答案】
【答案】20. B 21. C
【22~23题答案】
【答案】22. C 23. B
【24~25题答案】
【答案】24. A 25. D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特征:全年高温,年降水总量大,季节变化大/分旱雨两季;原因:甲地纬度低,太阳辐射强;雨季受湿润的东北季风影响,旱季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
(2) 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富含宝石的变质,变质岩随地壳抬升露出地面,在风化、侵蚀作用下宝石矿石从母岩脱落,经流水搬运、在河谷堆积。
(3)斯里兰卡纬度低,水热充足;山地相对高度大,垂直自然带多;湿地(河流)众多,生物生存环境多样;国家建设保护区加强对生物的保护;与大陆分离,特有物种较多。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大 ②. 滩涂地势变高,海水输送盐分减少,喜盐碱蓬的面积变小;夏季雨水淋洗和植物的吸盐作用,滩涂土逐渐脱盐,喜低盐芦苇的面积变大。
(2)互花米草繁殖迅速,挤占其他植被的生存空间,生物多样性减少:近海海水流动性变差,水质下降。
(3)互花米草根系发达,固着泥沙;植株高大且密集,减轻海水对海岸侵蚀;减缓潮滩水体速度,促进泥沙淤积。
【28题答案】
【答案】(1)庐山东南侧出现大面积沉陷,地势相对较低且平坦,形成了广阔湖盆;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大,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2)汛期降水多,长江水位上涨,汇入鄱阳湖,鄱阳湖水位大幅上升,湖面广阔;枯水期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湖水流入长江,鄱阳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湖面面积大幅缩小。
(3)周边地区可用水资源减少;湖泊湿地面积缩小,影响生物多样性;湖泊自净能力下降,水质变差;水位过低使得航道变浅,影响船只的通航能力;灌溉水源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
(4)水利工程可以拦截和蓄积周边河流的地表径流,减少汇入鄱阳湖的水量,维持鄱阳湖在合理的高水位状态;汛期蓄积的水量有计划地释放,稳定鄱阳湖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