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测试卷【培优】
一、选择题
1.(2024九下·安次模拟)1995年版俄罗斯历史教科书称“十月革命是一次‘政变’,中断了俄国民主化和近代化历程”。2016年版教科书则认为“十月革命是一战激化国内矛盾的结果,与二月革命共同改变了俄国历史进程”。这一变化说明( )
A.西方国家文化渗透失败 B.历史是可以任意解释的
C.时代环境影响研究结论 D.历史是绝对客观公正的
2.(2023九上·双流期末)19世纪末,德皇威廉二世称德国在“古老欧洲的狭空边界以外有很多任务要完成。”为此德国缔造的军事集团是( )
A.三国协约 B.反法联盟 C.三国同盟 D.轴心集团
3.(2024九下·榕江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以上表述,指明了这场战争的( )
A.过程 B.结果 C.性质 D.影响
4.(2024九下·河南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被破坏,使它沿着盛极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
A.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力量 B.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C.使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D.大大削弱欧洲各国力量
5.(2024九下·南宁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调整和重建了战胜国在欧洲、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一战后世界的新秩序通常被称为(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雅尔塔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两极格局
6.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时的俄国并不具备取得社会主义革命最终胜利的条件
B.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和北美资本主义国家
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引发了俄国革命
D.为了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宣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下列历史事件可以用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1882年 德、奥、意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1892年 法俄两国缔结军事协定
1904年 英法签订《英法协约》
1907年 英俄签订《英俄协约》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8.(2024九上·兴宁期中)法国贝尔——拉雪兹公墓的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献给公社的死难者,1871年5月21—28日。”这是为了纪念( )
A.第一国际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运动 D.《国际歌》的诞生
9.(2024·福田模拟)下图所示讽刺漫画于1919年6月绘制,其意在( )
A.反映战胜国与日本的矛盾 B.揭示战后远东秩序的弊端
C.戳穿美国争霸的政治意图 D.揭露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
10.(2024九上·雷州开学考)“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导致沙皇专制“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是
A.二月革命 B.1861年改革
C.十月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1.(2024·潮州模拟) 有学者写道:“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之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但是却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该学者论述的主题可能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日不落帝国的出现”
C.“法德两国的恩怨”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12.(2024九上·公主岭期末)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和一战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共同点是( )
A.反抗的手段完全一致 B.印度士兵是斗争的主力
C.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 D.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3.(2024九上·大东期末)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道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了加速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③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④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24九下·邢台模拟)下图反映的是( )
1870-1914年欧洲四大国的国防费用概算(单位:百万英镑)
A.工业化带来的问题 B.经济大危机的后果
C.“一战”爆发的背景 D.战争的巨大危害
15.(2024九下·固始模拟)在苏联,计划草案经过详细的与全面的审查以后,便提交政府批准。经政府批准的国民经济计划,便获得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这说明苏联工业化发展的特点是( )
A.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B.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
C.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16.(2024九上·余江期末)下面是某同学课后学习时制作的思维导图。其中①处的内容应该是( )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D.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7.(2023九上·兴隆期末)下表为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年) 1928—1929 1930—1932 1933—1937 1938—1940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470 460 440—450 420—430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8.(2024九上·合江月考)“1917年震撼世界的革命爆发了,在阿芙乐尔号隆隆的炮声中,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材料中的“革命”是( )
A.二月革命 B.美国内战 C.十月革命 D.法国大革命
19.(2023·长春模拟)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是( )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普林西普 D.甘地
20.(2023·榆林一模)下表是苏联实行“一五”和“二五”计划建设期间社会经济数据统计表。据表可知,苏行计划经济( )
时期 项目 增长情况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32年比1928年)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37年比1932年)
国民收入 增长86% 增长>100%
农业总产值 — 增长54%
工业总产值 增长1.3倍 增长1.32倍
工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38% 提高82%
A.缓解了经济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
B.有利于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C.使苏联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D.促进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芜湖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余粮征集制被执行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过火。所以,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就集中表现在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军队里,在1921年2—3月爆发了所谓的“喀琅施塔得叛乱”。列宁开始意识到国家政策脱出轨道,于是,迅速在某些方面作出了修正和调整。
——陈之骅《苏联兴亡史纲》
材料二:斯大林在论证向超速工业化转变时强调:“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但是我们不愿意挨打。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年至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
——陈之骅《苏联兴亡史纲》
(1)概括材料一中“列宁开始意识到国家政策脱出轨道”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作出了修正和调整”后所产生的效果。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是如何“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的。并谈谈你对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看法。
2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战争在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一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一一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世界通史 现代卷》
【材料三】在1919年的会议上,最后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说明这场战争的性质。
(2)材料二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导致这一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由材料三中的条约内容可知,这场1919年的会议具有怎样的特点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以古鉴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2.【答案】C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3.【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4.【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5.【答案】C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答案】C
【知识点】俄国的二月革命;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7.【答案】A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8.【答案】C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9.【答案】D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10.【答案】A
【知识点】俄国的二月革命
11.【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12.【答案】D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3.【答案】B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14.【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15.【答案】D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16.【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7.【答案】C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18.【答案】C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19.【答案】D
【知识点】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0.【答案】D
【知识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1.【答案】(1)背景:余粮征集制的执行引起人们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看法: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22.【答案】(1)军事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性质: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 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新秩序: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具有瓜分殖民地、打击他国势力的分赃会议的特点。
(4)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我们要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 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知识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