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测试卷【培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测试卷【培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8 15: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测试卷【培优】
一、选择题
1.右图是位于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一座雕塑,是一支枪管打结的枪,寓意联合国所行使的主要职责是(  )
A.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B.协调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
C.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合作与交流
2.下图是某国际组织官网中的一个栏目”我们的活动领域”所示内容。关于该国际组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总部设于美国纽约
B.是顺应政治多极化的产物
C.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D.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
3.(2023·清原二模)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开始于(  )
A.巴黎和会 B.万隆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华盛顿会议
4.为促进女性和男性的平等,联合国大会在1979年通过的公约是(  )
A.《联合国家宣言》
B.《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C.《社会保障法》
D.《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5.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分别是(  )
A.二十国集团、联合国 B.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 D.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6.(2024九下·洪雅)有一个热点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西方大国的必争之地,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错综复杂,这一地区是(  )
A.巴拿马 B.中东地区 C.阿富汗 D.马尔干半岛
7.习近平指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下列还需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的问题和挑战(  )
①网络安全问题
②臭氧层被破坏
③美苏军备竞赛
④人类普遍饥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东洲模拟)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有(  )
A.人口问题、牛态问题 B.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
C.世界格局多极化问题 D.和平发展问题
9.(2025九上·安丘期末)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史料大爆炸”,“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巨量史料展现在所有学者面前。这主要得益于(  )
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B.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
C.文化多样性得到维护 D.史学理论取得了突破
10.(2024九下·西安模拟)21世纪初,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被认为是未来新兴市场及投资焦点所在地,这些国家国名的英文首字母组合形成了“金砖四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展望五国(VISTA)(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灵猫六国(CIVETS)(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哥伦比亚)”等新词汇。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受挫
C.全球化的主导国已转移 D.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11.(2025九上·安丘期末)读下边漫画《山姆大叔的饭桌》。这表明 当今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战结束 B.宗教冲突 C.恐怖主义 D.霸权主义
12.某同学在读书时看到下图目录,其中第三节的标题应该是(  )
A.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B.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C.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13.(2024九下·永修模拟)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表明(  )
A.两极格局形成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冷战的结束 D.多极化趋势出现
14.(2024·惠城模拟)2022年联合国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25%的议会成员是女性,这一比例在过去的26年间提升了11%,女性部长的比例在一些由男性主导的如“国防”和“金融”等领域中也有所提升。材料反映(  )
A.妇女地位超越男性 B.教育提升妇女地位
C.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D.男女平等初步实现
15.(2024九下·苏州模拟)1975年、1980年、1985年、1995年,联合国先后召开了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肯定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倡导提高妇女教育和健康水平;消除性别歧视和妇女贫困;保护妇女人权。材料表明,当今世界女性地位的提高是由于(  )
A. 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 D.联合国对妇女地位的关注
16.(2023·前郭尔罗斯五模)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的大范围普及,主要得益于(  )
A.化学工业的产生 B.互联网的发展
C.生物技术的突破 D.航天技术的进步
17.(2024·云南会考)2022年11月11日,以“碳中和——国际视野谋篇布局”为主题的“第二届碳中和博鳌大会”在海南举行。此次会议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  )
A.生态环境危机 B.货币金融危机
C.网络安全问题 D.地区冲突问题
18.(2023·锦州模拟)当今世界的格局正处在多极化的趋势中,下列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均成为了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
A.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 B.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C.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 D.欧盟、中国、俄罗斯、美国
19.(2024九下·思明模拟)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轮船修理工-汽车司机
20.(2023·兴城二模) 真止特久的胜利就是和平,我们应该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运用国际机构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下列内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建立欧洲联盟 D.成立联合国
二、材料分析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二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的全球“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的因素。
(2)对于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 简要说明理由。
(3)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认识。
22.(2023·盐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年)的失败对俄国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它导致了旧制度的变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进行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意义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发表的《解放宣言》都要重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改编)
材料二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国,苏联和英国的政府首脑在克里米亚半岛举行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一系列决定有利于同盟国联合力量击败德日法西斯,但有关中国的条款却是背着中国人民作出的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李春放《雅尔塔会议与战后国际关系体系》(改编)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旧制度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2) 据材料二,指出该会议的名称并概括其影响。
(3) 据材料三,指出引发俄乌冲突的历史事件及各国家(组织)态度体现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趋势。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缓和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2.【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3.【答案】B
【知识点】国际新秩序
4.【答案】B
【知识点】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其表现
5.【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6.【答案】B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7.【答案】A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8.【答案】A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9.【答案】B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0.【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1.【答案】D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2.【答案】A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13.【答案】D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4.【答案】C
【知识点】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其表现
15.【答案】D
【知识点】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其表现
16.【答案】B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7.【答案】A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18.【答案】A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9.【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20.【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21.【答案】(1)因素: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在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
(2)赞同,理由: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
不赞同,理由: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
(3)“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交流,要顺应潮流,把握机遇;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变不利条件,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反全球化”: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防止全球化不利影响的蔓延;促使国际社会正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其本身就是一种全球化运动。
【知识点】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国际新秩序
22.【答案】(1)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的行动,加快了战争的进程;对战后世界秩序作出安排;侵犯了中国等弱国的利益,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3)克里米亚公投。多极化趋势。
(4)加强国际协作,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各国一律平等的原则。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