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册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册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8 15:1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册测试题
一、单选题
1.(2021·许昌模拟)1975年生产计算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到1999年,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该史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战争与革命时代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D.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2.(2014·宜昌)拉丁美洲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以后,成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有一个国家名叫玻利维亚,该国名是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的,这个人就是“南美的解放者”——(  )
A.章西女王 B.圣马丁 C.玻利瓦尔 D.哥伦布
3.(2022九上·德惠期末)20世纪80年代后期,波兰、民主德国等东欧国家受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影响下,相继发生巨变。东欧剧变最根本的变化是(  )
A.领导人变化 B.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C.国家名称发生改变 D.执政党发生变化
4.“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当裴多斐的自由宣言回荡在历史的空间,我们可曾真正思考过“自由”的含义?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永载史册的是(  )
①章西女王 ②屋大维 ③玻利瓦尔 ④克伦威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2017九上·翁牛特旗月考)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下列关于这两场战争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国家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6.(2023·庄浪模拟)比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法正确的有(  )
①根本原因都是未能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②都使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③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④都是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2019·夏津模拟)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各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是(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C.助长了军国主义势力 D.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8.受开放口岸的影响,幕府时代的日本黄金曾大量外流,市场混乱,物价飞涨。这一境况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其中反抗最为激烈的有(  )
①农民②城市贫民③下级武士④大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1862年美国林肯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二者的共同历史意义在于(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消除了种族歧视 D.打击了封建贵族势力的利益
10.(2025九上·十堰期末)“奥匈帝国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寿终正寝,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占地球陆地1/6的土地上进行试验;英国的鲜血已流干;法国躺在手术台上。”相关变局源于(  )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普法战争的影响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1.(2014·天门)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德军“闪击”波兰 D.慕尼黑阴谋
12.(2017九下·枝江期中)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  )
A.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B.1960年非洲出现17个独立国家
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D.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
13.(2018九下·宁河月考)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了(  )
A.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
B.多极化的政治格局
C.“一超多强”的局面
D.美国、日本和西欧三足鼎立局面
14.(2024九下·巧家月考)科学文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繁荣。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托尔斯泰——《复活》 B.但丁——《人间喜剧》
C.贝多芬——《战争与和平》 D.达·芬奇——《向日葵》
15.(2023九下·东莞模拟)导致下图中苏联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数据整理自吴于靡、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A.新经济政策缓解了危机 B.计划经济体制脱离国情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16.(2024九下·新县模拟)福特汽车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在这些优势资源的国家或地区设立常设机构,然后进行组装和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对生产地的资源达到了有效的利用,提高了利用水平和就业率。材料主要说明当今世界呈现的趋势是(  )
A.政治多极化 B.科技信息化 C.经济全球化 D.经济工业化
17.(2024九下·邯郸模拟)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态环境引发国际的关注 B.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成功
C.信息技术促进了社会发展 D.联合国是最大的国际组织
18.(2024九下·北京市月考)根据下表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印度民族大起义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事件 领导阶级 斗争对象 斗争方式 结果
印度民族 大起义 封建土邦贵族 英国 武装斗争 失败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英国 非暴力不合作 双方达成妥协
A.都实现了民族独立 B.都是民族解放运动
C.都采用暴力手段进行革命 D.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19.(2019·江都模拟)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 的人口。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趋势 B.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
20.“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材料中的“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  )
A.制定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俄国经济
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二、材料分析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被任命为总司令后,把无纪律、无组织的民兵改编、训练成为有战斗力的正式军队。在人民群众的推动和支持下,他率领大陆军在1781年取得了约克镇战役的胜利…… 他极力主张保存奴隶制。为了维护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他执政期间向西扩张领土,杀害印第安人……
材料二:“等到有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打击奴隶制的时候,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废除黑人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在斗争中最高的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除非是维护联邦的需要。”
(1)材料一中的“他”在哪一场战争中被任命为总司令?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我”领导这场战争最高目标是什么? 战争中为了扭转战局,“我”是怎么做的?
(3)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他”和“我”对待奴隶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导致这种变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4)“他”和“我”为本国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中你能总结哪些经验? 请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建议。
22.(2023·长春二模)大国关系的变化是观察分析国际关系走向和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线索。俄乌战争是地缘政 治、大国博弈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战胜国领导人在巴黎 召开凡尔赛和会,考虑重画欧洲地图 的时候,已经把苏俄视为敌人。 —— 《地狱之行:1914— 1949》 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 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 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 《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材料二 美国对苏联的不信任正如同苏联对美国的不信任那样根深蒂固,这种彼此间的不信任导 致了进一步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两国中制造出更多的不信任和庞大的军费开支…… 它反 映出美苏之间纯粹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摘编自大卫 ·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
材料三 在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的同时,多极化的潜流一直在涌动。对两极格局的挑战既来 自战后通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新兴独立国家,也来自两大阵营中的离心 和分化倾向。
——摘编自石斌《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
材料四 乌克兰与俄罗斯渊源很深,但乌克兰却在西方挑拨下,走上亲西仇俄的道路。 …… 乌 克兰没能抵挡住西方的诱惑和挑拨;认为傍上美国就能安全,但美国因还有很多事要 做,还未想与俄罗斯直接对抗。
——摘编自环球时报《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本来“一手好牌”,为何后来“打烂”了 》
材料五 乌克兰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当前事态也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的,而是各种因素 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呼吁国际社会本着负责任态度,推动有关各方尽快回 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通过对话协商寻求乌克兰问题的全面解决。
——摘编自2003年3月3日中国裁军大使李松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发言)
材料六 当今世界处于剧烈变动之中,世界经济重心开始转移。传统的“七国集团(美国、加 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日本)”统领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重大 的变化,“二十国集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挥的影响更大,更为广泛,更为 深远。但一些国家退群、脱欧,逆全球化的现象开始频频出现, …… 国际秩序及全球 治理体系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编自人民网“党史微课”《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对比材料一中苏俄(苏联)在两次国际会议中的地位有何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此时期美苏双方"不信任"的根源,结合所学,写出因“不信任”导致 的结果及两点具体表现。
(3)阅读材料三,举两例对划线部分加以说明。
(4)依据材料四,分析乌克兰的外交特点,归纳乌克兰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交往中存在哪些问 题。
(5)依据材料五,指出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最佳途径。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6)依据材料六,概括目前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举出中国为推动全球治理 变革贡献的方案。
23.(2024九下·榕江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某国际组织主要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国际格局的构成单位是由大国和大国集团组成的“极”。一个国家要成为一极,必须在国家权力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人口和领土的规模、资源配置、经济能力、军事力量、科学技术竞争力等方面拥有绝对的实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各国的经济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局面。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必须之事。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
(1)材料一中示意图所示为某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设置,请写出该组织的名称及其中一个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国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个国家要成为一“极”应具备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请举一个能体现该发展趋势的国际组织的名称。
(4)综上所述,你认为“只要有国际组织就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2.【答案】C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3.【答案】B
【知识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4.【答案】B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5.【答案】C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6.【答案】A
【知识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7.【答案】D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8.【答案】A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
9.【答案】B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10.【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11.【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12.【答案】C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13.【答案】C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4.【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
15.【答案】D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16.【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17.【答案】A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18.【答案】B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20.【答案】B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21.【答案】(1)美国独立战争;萨拉托加大捷。
(2)拯救联邦,维护国家统一;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他”主张保存奴隶制;“我”主张废除奴隶制 ;19世纪中期奴隶制的存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4)国家独立、民族统一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前提;我们要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22.【答案】(1)变化:巴黎和会上被欧洲国家视为敌人,雅尔塔会议上成为主导国(或成为欧洲的盟友)。
原因: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二战中,苏联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军在欧洲战场牵制德军扭转战局,做出了巨大贡献等。
(2)根源:美苏之间纯粹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结果:美苏冷战或美苏争霸或形成两极对峙格局
具体表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约华约的成立;德国分裂(或英法美苏分区占领德国)
(3)史实: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或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倡导不结盟运动,成为推动世界和平民主的政治力量;
在资本主义阵营中,欧洲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
日本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到 20 世纪 70 年代,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
在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利,导致国内政局不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等。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两极格局下呈现多极化趋势。
(4)特点:亲西仇俄;不够独立自主;定位不准确;立场不坚定等
问题:经受不住西方诱惑与挑拨;过于依赖美国等大国,误入歧途;不能正确认识国际形势的变化;没有认清美国的真实政治意图等。
(5)政治解决,对话协商。综合国力、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国际形势等。
(6)机遇:世界经济重心转移;传统的“七国集团”统领世界到“二十国集团发挥着重要作用;
挑战:一些国家退群、脱欧;逆全球化
中国方案:树立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联合国协调国际事务的作用等。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战后日本的崛起;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23.【答案】(1)名称: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国、中国等
(2)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条件:在人口和领土的规模、资源配置、经济能力、军事力量、科学技术竞争力等方面拥有绝对的实力。
(3)发展趋势:各国的经济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局面(全球化趋势)。国际组织: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等。
(4)不正确(或观点片面)。理由:国际组织一定程度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但不能完全保障世界和平与发展等等。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