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题【培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题【培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8 15:1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学期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测试题【培优】
一、选择题
1.(2024九下·盘锦模拟)观察下面时间轴,该时间轴体现的主题是(  )
A.国共合作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国防建设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下图中数字 ▲ 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处应填(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4八下·朝阳期末)“一国两制”构想适用的范围是(  )
A.经济特区 B.沿海城市
C.少数民族地区 D.台湾、香港和澳门
4.(2024八下·互助期末)下图中的一位“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这个“孩子”很可能是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5.(2024八下·连平期末)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证史价值。下列资料中,对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历史证史价值最大的是(  )
A.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
B.小说《香港历史演义》
C.中英、中澳政权交接仪式现场图片
D.电视剧《澳门的故事》
6.(2024八下·恩施月考)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区内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以上使你联想到的制度有利于(  )
①维护民族团结
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④巩固祖国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来自台湾的抖音达人“台湾表妹”李乔昕最近走红。她拍摄的介绍大陆发展的视频,深受两岸人们喜欢。李乔昕的做法有利于(  )
A.早日解放台湾 B.行使港澳主权
C.打破两岸隔绝 D.促进两岸交流
8.(2024八下·滦州期末)“在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问题上,全国必须统一,但要注重研究民族的特殊性和地区的特殊性。在制定具体政策时,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由此可见,我国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要基于(  )
A.民众意志 B.革命形势 C.具体国情 D.国土面积
9.(2024八下·淮南期末)如图为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激动高呼“到家了!”的场景。该图可以用来佐证(  )
A.海峡两岸实现了通邮、通航、通商
B.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海峡两岸同胞长期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D.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得以实现
10.(2024·钦州模拟)小红同学运用时间轴对中国某一时期的重大史事进行梳理,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
A.民族大团结 B.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C.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 D.外交领域的显著成就
11.(2024八下·榕城期末)“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
12.(2024八下·滨湖期中)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下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  )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2024八下·桐城期末)习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4.(2024九上·江油开学考)1997年6月30日晚的天安门广场,人如海,歌如潮。“10、9、8……”伴随着迎回归倒计时牌上的红色数字的闪动,人们有节奏地齐声高呼起来。人们齐聚广场高呼的原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神舟五号安然着陆
15.(2024八下·朝阳期末)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16.(2023八下·怀宁期末)构建知识体系是学习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将下列史实串连成线,据此可知他探讨的主题是(  )
割香港岛给英国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1842年 1945年 1997年 1999年 2015年
A.体制改革 B.钢铁长城 C.国家统一 D.民族团结
17.2023年4月1日,马英九先生携家人来到湖南省湘潭县,在马家祖墓前祭拜祖父马立安,表达慎终追远之意。回乡途中,遇到当地群众问候:“欢迎回家”,马英九用湖南方言回应:“湘潭伢子回来了!”这说明海峡两岸(  )
A.结束敌对状态 B.实现三通
C.逐渐走向统一 D.同根同源
18.(2024八下·怀仁期末)制作时间轴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历史线索,明确历史发展脉络。如图是八年级(二)班同学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之后制作的时间轴,据此可知留白框内应填的是(  )
A.《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与发表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C.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祖国大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通过
19.(2024八下·裕华期末)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20.(2024九下·松原模拟)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是(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个凡是”的方针的提出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4八下·喀什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融合现象,进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
-据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2013年 2019年
国民生产总值 35389.3亿元 57493.0亿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150.2元 24179.8元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3307.8万人 3846.7万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材料三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
(1)材料一中,促进“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22.(2023·龙东一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百年的奋斗,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梦想,同时也在为下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民族解放梦】
哪次战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当家作主梦】
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哪三项史实?
(3)【民族团结梦】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
(4)【国家富强梦】
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什么?
(5)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政策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6)【祖国统一梦】
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同时这是对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7)【共筑复兴梦】
实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澳门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答案】A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答案】D
【知识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5.【答案】C
【知识点】澳门回归
6.【答案】D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繁荣发展
7.【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8.【答案】C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10.【答案】B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1.【答案】A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答案】A
【知识点】澳门回归
13.【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14.【答案】B
【知识点】澳门回归
15.【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16.【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7.【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18.【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19.【答案】D
【知识点】澳门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0.【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21.【答案】(1)原因:汉民族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双向融合。
人物:黄帝和炎帝。
(2)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大幅上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急剧猛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普遍普及。
(3)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共同繁荣发展
22.【答案】(1)抗日战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土地改革;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
(7)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意识,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等。
【知识点】土地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国大典;第一个五年计划;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