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五年高考
考点1 无机非金属材料
1.(2024江西,1,3分)景德镇青花瓷素有“国瓷”的美誉。是以黏土为原料,用含钴、铁的颜料着色,上釉后一次性高温烧制而成的青蓝色彩瓷。下列关于青花瓷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蓝色是由于生成了单质钴
B.表面的釉属于有机高分子膜
C.主要成分为铝硅酸盐
D.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只有Fe2O3
2.(2024湖北,1,3分)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 )
发明 关键操作 化学原理
A 制墨 松木在窑内闷烧 发生不完全燃烧
B 陶瓷 黏土高温烧结 形成新的化学键
C 造纸 草木灰水浸泡树皮 促进纤维素溶解
D 火药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2024广东,3,2分)嘀嗒嘀嗒,时间都去哪儿了!计时器的发展史铭刻着化学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制作日晷圆盘的石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机械表中由钼钴镍铬等元素组成的发条,其材质属于合金
C.基于石英晶体振荡特性计时的石英表,其中石英的成分为SiC
D.目前“北京时间”授时以铯原子钟为基准Cs的质子数为55
4.(2023广东,1,2分)“高山流水觅知音”。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
5.(2023湖北,3,3分)工业制备高纯硅的主要过程如下:
粗硅 SiHCl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SiO2+2C Si+2CO↑
B.1 mol Si含Si—Si键的数目约为4×6.02×1023
C.原料气HCl和H2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
D.生成SiHCl3的反应为熵减过程
6.(2022河北,1,3分)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
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
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
7.(2021重庆,1,3分)“垃圾分类记心上,魅力山城新时尚”。下列可回收物中,主要成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
考点2 卤族元素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8.(2024黑、吉、辽,6,3分)H2O2分解的“碘钟”反应美轮美奂。将一定浓度的三种溶液(①H2O2溶液;②淀粉、丙二酸和MnSO4混合溶液;③KIO3、稀硫酸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在无色和蓝色之间来回振荡,周期性变色;几分钟后,稳定为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无色→蓝色:生成I2
B.蓝色→无色:I2转化为化合态
C.H2O2起漂白作用
D.淀粉作指示剂
9.(2024浙江1月选考,6,3分)为回收利用含I2的CCl4废液,某小组设计方案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步骤Ⅰ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上下两层均为无色
B.步骤Ⅰ中,分液时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溶液A
C.试剂X可用硫酸
D.粗I2可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
10.(2024广东,8,2分)1810年,化学家戴维首次确认“氯气”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制备Cl2 B.净化、干燥Cl2
C.收集Cl2 D.验证Cl2的氧化性
11.(2023湖北,2,3分)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 ( )
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
D.Li、Na、K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
12.(2022辽宁,6,3分)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褪色原因为I2被Fe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
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I-被氧化
13.(2022北京,7,3分)已知:H2+Cl2 2H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H2在Cl2中燃烧
A.H2分子的共价键是s-s σ键,Cl2分子的共价键是s-p σ键
B.燃烧生成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呈雾状
C.停止反应后,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产生白烟
D.可通过原电池将H2与Cl2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4.(2021广东,4,2分)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 ( )
选项 生产活动 化学原理
A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 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
B 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 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
C 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
D 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 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
15.(2021湖南,6,3分)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镁
C.“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MgO+C+Cl2 MgCl2+CO
D.“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MgCl2
考点3 硫及其化合物
16.(2024安徽,4,3分)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按图示路径在自然界中转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 )
选项 甲 乙 丙
A Cl2 NaClO NaCl
B SO2 H2SO4 CaSO4
C Fe2O3 Fe(OH)3 FeCl3
D CO2 H2CO3 Ca(HCO3)2
17.(2024湖北,7,3分)过量SO2与以下0.1 mol·L-1的溶液反应,下列总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
溶液 现象 化学方程式
A Na2S 产生淡黄色沉淀 3SO2+2Na2S 3S↓+2Na2SO3
B FeCl3 溶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 2FeCl3+SO2+2H2O 2FeCl2+H2SO4+2HCl
C CuCl2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SO2+2CuCl2+2H2O 2CuCl↓+H2SO4+2HCl
D Na2CO3 (含酚酞)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2SO2+Na2CO3+H2O CO2+2NaHSO3
18.(2023北京,7,3分)蔗糖与浓硫酸发生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白色固体变黑,主要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过程②固体体积膨胀,与产生的大量气体有关
C.过程中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
D.过程中蔗糖分子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
19.(2023广东,9,2分)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试管,关闭活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Ⅰ中试管内的反应,体现H+的氧化性
B.Ⅱ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在Ⅰ和Ⅲ的试管中,都出现了浑浊现象
D.撤掉水浴,重做实验,Ⅳ中红色更快褪去
20.(2023河北,9,3分)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Cl2通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蓝 氧化性:Cl2>I2
B. 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C.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SO2具有氧化性
D. NH3通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溶液变红 氨水显碱性
21.(2022湖北,8,3分)硫代碳酸钠能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
2NaHS(s)+CS2(l) Na2CS3(s)+H2S(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2CS3不能被氧化
B.Na2CS3溶液显碱性
C.该制备反应是熵减过程
D.CS2的热稳定性比CO2的高
22.(2022广东,5,2分)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H2SO4的酸性
B.a处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
C.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H2O生成
23.(2021北京,6,3分)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 用试管收集SO2后进行如图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O2与H2O发生了反应
B.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2的溶解已达饱和
C.取出试管中溶液,立即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 H2SO3,H2SO3 H++HS,HS
D.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SO2挥发
24.(2021辽宁,8,3分)含S元素的某钠盐a能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
B.c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C.d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反应②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
25.(2021福建,4,4分)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
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
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
26.(2021山东,8,2分)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NaHCO3
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
D.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和NaHCO3
27.(2020海南,15,10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应将产出的炉渣和尾气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黄铁矿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由炉渣制备还原铁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欲得到更纯的NaHSO3,反应①应通入 (填“过量”或“不足量”)的SO2气体。
(4)因为Na2S2O5具有 性,导致商品Na2S2O5中不可避免地存在Na2SO4。检验其中含有S的方法是 。
(5)一般用K2Cr2O7滴定分析法测定还原铁粉的纯度。
实验步骤:称取一定量样品,用过量稀硫酸溶解,用标准K2Cr2O7溶液滴定其中的Fe2+。
反应式:Cr2+6Fe2++14H+ 2Cr3++6Fe3++7H2O
某次实验称取0.280 0 g样品,滴定时消耗浓度为0.030 00 mol·L-1的K2Cr2O7溶液25.10 mL,则样品中铁含量为 %。
考点4 氮及其化合物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28.(2024湖南,7,3分)某学生按图示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
①铜丝表面缓慢放出气泡,锥形瓶内气体呈红棕色;
②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逐渐加快,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③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至几乎无色;
④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终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始阶段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缓慢,原因是铜丝在稀HNO3中表面钝化
B.锥形瓶内出现了红棕色气体,表明铜和稀HNO3反应生成了NO2
C.红棕色逐渐变浅的主要原因是3NO2+H2O 2HNO3+NO
D.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原因是硝酸消耗完全
29.(2024广东,13,4分)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酸性:CF3COOHCl
B 某冠醚与Li+能形成超分子,与K+则不能 Li+与K+的离子半径不同
C 由氨制硝酸:NH3→NO→NO2→HNO3 NH3和NO2均具有氧化性
D 苯酚与甲醛反应,可合成酚醛树脂 合成酚醛树脂的反应是加聚反应
30.(2023重庆,5,3分)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31.(2023广东,4,2分)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NH3喷泉实验。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32.(2024江苏,6,3分)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
A.汽车尾气处理:2NO+4CO N2+4CO2
B.N电催化为N2的阳极反应:2N+12H++10e- N2↑+6H2O
C.硝酸工业中NH3的氧化反应:4NH3+3O2 2N2+6H2O
D.CO2和H2催化制二甲醚:2CO2+6H2 CH3OCH3+3H2O
33.(2022天津,5,3分)燃油汽车行驶中会产生CO、NO等多种污染物。下图为汽车发动机及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A.甲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C.反应(Ⅰ)在常温下容易发生
D.反应(Ⅱ)中NO是氧化剂
34.(2022福建,10,4分)氨氮是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可用次氯酸盐作处理剂,有关反应可表示为:
①2NH3+3ClO- N2↑+3Cl-+3H2O
②NH3+4ClO-+OH- N+4Cl-+2H2O
在一定条件下模拟处理氨氮废水:将1 L 0.006 mol·L-1的氨水分别和不同量的NaClO混合,测得溶液中氨去除率、总氮(氨氮和硝氮的总和)残余率与NaClO投入量(用x表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的数值为0.009
B.x>x1时,c(Cl-)=4c(N)
C.x>x1时,x越大,生成N2的量越少
D.x=x1时,c(Na+)+c(H+)+c(N)=c(Cl-)+c(OH-)+c(ClO-)
35.(2022山东,11,4分)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欲使瓶中少量固体粉末最终消失并得到澄清溶液。下列物质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 ( )
气体 液体 固体粉末
A CO2 饱和Na2CO3溶液 CaCO3
B Cl2 FeCl2溶液 Fe
C HCl Cu(NO3)2溶液 Cu
D NH3 H2O AgCl
36.(2022北京,12,3分)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NO2。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HNO3。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2NO2(g) N2O4(g) ΔH<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升高时不利于NO2吸附
B.多孔材料“固定”N2O4,促进2NO2 N2O4平衡正向移动
C.转化为HNO3的反应是2N2O4+O2+2H2O 4HNO3
D.每获得0.4 mol HNO3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2
37.(2021河北,4,3分)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O2和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
38.(2021海南,17,12分)亚硝酰氯(NOCl)可作为有机合成试剂。
已知:①2NO+Cl2 2NOCl
②沸点:NOCl为-6 ℃,Cl2为-34 ℃,NO为-152 ℃
③NOCl易水解,能与O2反应
某研究小组用NO和Cl2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制备NOCl,并分离回收未反应的原料。
回答问题:
(1)通入Cl2和NO前先通入氩气,作用是 ;仪器D的名称是 。
(2)将催化剂负载在玻璃棉上而不是直接平铺在玻璃管中,目的是 。
(3)实验所需的NO可用NaNO2和FeSO4溶液在稀H2SO4中反应制得,离子反应方程式
为 。
(4)为分离产物和未反应的原料,低温浴槽A的温度区间应控制在 ,仪器C收集的物质是 。
(5)无色的尾气若遇到空气会变为红棕色,原因是 。
三年模拟
题型强化练
题型 气体制备综合分析
1.(2024广东深圳二模,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SO2的相关实验,其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制备SO2 B.收集SO2
C.验证SO2的还原性 D.验证SO2与水反应
2.(2024重庆巴蜀中学4月月考,5)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
A.制备氯气 B.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C.乙炔除杂 D.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3.(2024江西九江十校二模,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将产生的足量的气体通入c中,最终出现浑浊。下列所选物质组合符合要求的是 ( )
选项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A 浓硫酸 浓盐酸 Na[Al(OH)4]溶液
B 浓硝酸 Fe H2S溶液
C 稀盐酸 大理石 饱和Na2CO3溶液
D 浓氨水 生石灰 AgNO3溶液
4.(2024北京海淀二模,8)用下图装置和相应试剂进行性质验证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选项 目的 试剂a 试剂b 试剂c 试剂d
A NO2遇水生成酸 浓硝酸 铜粉 紫色石 蕊溶液 NaOH 溶液
B 非金属性:Cl>Br 盐酸 KMnO4 NaBr溶液 NaOH 溶液
C SO2具有还原性 硫酸 Na2SO3 酸性KMnO4 溶液 NaOH 溶液
D 酸性:乙酸>碳酸>苯酚 乙酸 Na2CO3 饱和NaHCO3 溶液 苯酚钠 溶液
5.(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7)实验是探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和试剂能实现相应元素不同价态间转化的是 ( )
选项 试剂 元素不同价 态间的转化
a b c
A 70%硫酸 亚硫酸钠 新制氯水
B 稀硫酸 硫化亚铁 氯化铁溶液
C 浓硝酸 铜片 水
D 浓盐酸 高锰酸钾 溴化钾溶液
综合拔高练
建议用时:20分钟
1.(2024山东青岛二模,1)化学与航天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火箭隔热层所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熔点高、难氧化
B.问天实验舱使用的石墨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飞船返回舱表层使用的玻璃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飞船舱体外壳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密度小、硬度大
2.(2024黑龙江哈三中一模,4)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 )
A.海水提溴:海水 Br2 HBr Br2
B.制硫酸:FeS2 SO2 H2SO3 H2SO4
C.制硝酸:N2 NH3 NO2 HNO3
D.制漂白粉:NaCl溶液 Cl2 漂白粉固体
3.(2024广东深圳二模,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l2的制备及性质检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固体a可为KMnO4
B.①处纸条无明显现象且②处纸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C.③处试纸变蓝,说明氧化性:Cl2>I2
D.实验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以促进尾气吸收
4.(2024福建泉州一模,7)氨氮废水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下图为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N+OH- NH3·H2O
B.过程②总反应式:3Cl2+2NH3·H2O 6Cl-+N2↑+2H2O+6H+
C.过程③:Cl2+S+2H+
D.Cl2溶于水:Cl2+H2O Cl-+ClO-+2H+
5.(2024湖南长沙四区3月调研考试,9)“中国芯”的主要原料是单晶硅。制取纯硅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步骤①中的反应为SiO2+C Si+CO2↑
B.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C.步骤②和③均属于置换反应
D.28 g纯硅中含有4 mol Si—Si键
6.(2024辽宁部分高中二轮联考,7)微生物介导的碳氮硫循环耦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S2-在富氧条件下最终的产物为S
B.S2-可作为电子供体进行N还原
C.N2可通过生物固氮用作氮肥
D.溶液中可存在:N N2↑+2H2O
7.(2024北京西城一模,10)硅是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和镁粉模拟工业制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电负性:S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Ⅰ中引燃时用镁条,利用了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热的性质
B.Ⅱ中主要反应有:MgO+2HCl MgCl2+H2O、Mg2Si+4HCl 2MgCl2+SiH4↑
C.为防止SiH4自燃,Ⅱ需隔绝空气
D.过程中含硅元素的物质只体现氧化性
8.(2024北京东城二模,7)用下图装置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CO2和S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中现象说明产物中有SO2
B.②中利用了KMnO4的氧化性
C.将②③对调也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2H2SO4(浓)+C CO2↑+2SO2↑+2H2O
9.(2024安徽合肥一模,5)工业上以硫黄或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入过量的空气可将硫黄直接转化为SO3
B.控制温度400~500 ℃可增大催化剂活性
C.吸收剂b可选用98.3%的浓硫酸
D.工业上可用氨水处理尾气中的SO2
10.(2024北京海淀一模,3)用充有NH3的烧瓶进行“喷泉实验”,装置及现象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产生“喷泉”证明NH3与H2O发生了反应
B.无色溶液变红证明NH3极易溶于水
C.红色溶液中存在含有离子键的含氮微粒
D.加热红色溶液可观察到红色变浅或褪去
11.(2024福建三校一模,7)实验室模拟从工业海带中提取碘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灼烧”用到的硅酸盐仪器有坩埚、泥三角、玻璃棒、酒精灯
B.“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 I2+2H2O
C.“反萃取”所得有机层经处理后可循环再利用
D.“沉淀”时每生成1 mol碘,理论上转移2 mol电子
专题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五年高考
考点1 无机非金属材料
1.(2024江西,1,3分)景德镇青花瓷素有“国瓷”的美誉。是以黏土为原料,用含钴、铁的颜料着色,上釉后一次性高温烧制而成的青蓝色彩瓷。下列关于青花瓷说法正确的是 (C)
A.青蓝色是由于生成了单质钴
B.表面的釉属于有机高分子膜
C.主要成分为铝硅酸盐
D.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只有Fe2O3
2.(2024湖北,1,3分)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C)
发明 关键操作 化学原理
A 制墨 松木在窑内闷烧 发生不完全燃烧
B 陶瓷 黏土高温烧结 形成新的化学键
C 造纸 草木灰水浸泡树皮 促进纤维素溶解
D 火药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2024广东,3,2分)嘀嗒嘀嗒,时间都去哪儿了!计时器的发展史铭刻着化学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制作日晷圆盘的石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机械表中由钼钴镍铬等元素组成的发条,其材质属于合金
C.基于石英晶体振荡特性计时的石英表,其中石英的成分为SiC
D.目前“北京时间”授时以铯原子钟为基准Cs的质子数为55
4.(2023广东,1,2分)“高山流水觅知音”。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C)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
5.(2023湖北,3,3分)工业制备高纯硅的主要过程如下:
粗硅 SiHCl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SiO2+2C Si+2CO↑
B.1 mol Si含Si—Si键的数目约为4×6.02×1023
C.原料气HCl和H2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
D.生成SiHCl3的反应为熵减过程
6.(2022河北,1,3分)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
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
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
7.(2021重庆,1,3分)“垃圾分类记心上,魅力山城新时尚”。下列可回收物中,主要成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
考点2 卤族元素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8.(2024黑、吉、辽,6,3分)H2O2分解的“碘钟”反应美轮美奂。将一定浓度的三种溶液(①H2O2溶液;②淀粉、丙二酸和MnSO4混合溶液;③KIO3、稀硫酸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在无色和蓝色之间来回振荡,周期性变色;几分钟后,稳定为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无色→蓝色:生成I2
B.蓝色→无色:I2转化为化合态
C.H2O2起漂白作用
D.淀粉作指示剂
9.(2024浙江1月选考,6,3分)为回收利用含I2的CCl4废液,某小组设计方案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步骤Ⅰ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上下两层均为无色
B.步骤Ⅰ中,分液时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溶液A
C.试剂X可用硫酸
D.粗I2可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
10.(2024广东,8,2分)1810年,化学家戴维首次确认“氯气”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A.制备Cl2 B.净化、干燥Cl2
C.收集Cl2 D.验证Cl2的氧化性
11.(2023湖北,2,3分)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 (D)
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
D.Li、Na、K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
12.(2022辽宁,6,3分)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褪色原因为I2被Fe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
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I-被氧化
13.(2022北京,7,3分)已知:H2+Cl2 2H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2在Cl2中燃烧
A.H2分子的共价键是s-s σ键,Cl2分子的共价键是s-p σ键
B.燃烧生成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呈雾状
C.停止反应后,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产生白烟
D.可通过原电池将H2与Cl2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4.(2021广东,4,2分)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 (B)
选项 生产活动 化学原理
A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 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
B 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 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
C 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
D 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 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
15.(2021湖南,6,3分)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镁
C.“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MgO+C+Cl2 MgCl2+CO
D.“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MgCl2
考点3 硫及其化合物
16.(2024安徽,4,3分)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按图示路径在自然界中转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D)
选项 甲 乙 丙
A Cl2 NaClO NaCl
B SO2 H2SO4 CaSO4
C Fe2O3 Fe(OH)3 FeCl3
D CO2 H2CO3 Ca(HCO3)2
17.(2024湖北,7,3分)过量SO2与以下0.1 mol·L-1的溶液反应,下列总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A)
溶液 现象 化学方程式
A Na2S 产生淡黄色沉淀 3SO2+2Na2S 3S↓+2Na2SO3
B FeCl3 溶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 2FeCl3+SO2+2H2O 2FeCl2+H2SO4+2HCl
C CuCl2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SO2+2CuCl2+2H2O 2CuCl↓+H2SO4+2HCl
D Na2CO3 (含酚酞)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2SO2+Na2CO3+H2O CO2+2NaHSO3
18.(2023北京,7,3分)蔗糖与浓硫酸发生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C)
A.过程①白色固体变黑,主要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过程②固体体积膨胀,与产生的大量气体有关
C.过程中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
D.过程中蔗糖分子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
19.(2023广东,9,2分)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试管,关闭活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Ⅰ中试管内的反应,体现H+的氧化性
B.Ⅱ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在Ⅰ和Ⅲ的试管中,都出现了浑浊现象
D.撤掉水浴,重做实验,Ⅳ中红色更快褪去
20.(2023河北,9,3分)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C)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Cl2通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蓝 氧化性:Cl2>I2
B. 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C.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SO2具有氧化性
D. NH3通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溶液变红 氨水显碱性
21.(2022湖北,8,3分)硫代碳酸钠能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
2NaHS(s)+CS2(l) Na2CS3(s)+H2S(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Na2CS3不能被氧化
B.Na2CS3溶液显碱性
C.该制备反应是熵减过程
D.CS2的热稳定性比CO2的高
22.(2022广东,5,2分)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H2SO4的酸性
B.a处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
C.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H2O生成
23.(2021北京,6,3分)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 用试管收集SO2后进行如图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O2与H2O发生了反应
B.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2的溶解已达饱和
C.取出试管中溶液,立即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 H2SO3,H2SO3 H++HS,HS
D.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SO2挥发
24.(2021辽宁,8,3分)含S元素的某钠盐a能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
B.c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C.d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反应②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
25.(2021福建,4,4分)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
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
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
26.(2021山东,8,2分)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NaHCO3
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
D.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和NaHCO3
27.(2020海南,15,10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应将产出的炉渣和尾气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黄铁矿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2)由炉渣制备还原铁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
(3)欲得到更纯的NaHSO3,反应①应通入 过量 (填“过量”或“不足量”)的SO2气体。
(4)因为Na2S2O5具有 还原 性,导致商品Na2S2O5中不可避免地存在Na2SO4。检验其中含有S的方法是 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 。
(5)一般用K2Cr2O7滴定分析法测定还原铁粉的纯度。
实验步骤:称取一定量样品,用过量稀硫酸溶解,用标准K2Cr2O7溶液滴定其中的Fe2+。
反应式:Cr2+6Fe2++14H+ 2Cr3++6Fe3++7H2O
某次实验称取0.280 0 g样品,滴定时消耗浓度为0.030 00 mol·L-1的K2Cr2O7溶液25.10 mL,则样品中铁含量为 90.36 %。
考点4 氮及其化合物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28.(2024湖南,7,3分)某学生按图示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
①铜丝表面缓慢放出气泡,锥形瓶内气体呈红棕色;
②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逐渐加快,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③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至几乎无色;
④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终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开始阶段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缓慢,原因是铜丝在稀HNO3中表面钝化
B.锥形瓶内出现了红棕色气体,表明铜和稀HNO3反应生成了NO2
C.红棕色逐渐变浅的主要原因是3NO2+H2O 2HNO3+NO
D.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原因是硝酸消耗完全
29.(2024广东,13,4分)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B)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酸性:CF3COOHCl
B 某冠醚与Li+能形成超分子,与K+则不能 Li+与K+的离子半径不同
C 由氨制硝酸:NH3→NO→NO2→HNO3 NH3和NO2均具有氧化性
D 苯酚与甲醛反应,可合成酚醛树脂 合成酚醛树脂的反应是加聚反应
30.(2023重庆,5,3分)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31.(2023广东,4,2分)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NH3喷泉实验。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B)
32.(2024江苏,6,3分)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
A.汽车尾气处理:2NO+4CO N2+4CO2
B.N电催化为N2的阳极反应:2N+12H++10e- N2↑+6H2O
C.硝酸工业中NH3的氧化反应:4NH3+3O2 2N2+6H2O
D.CO2和H2催化制二甲醚:2CO2+6H2 CH3OCH3+3H2O
33.(2022天津,5,3分)燃油汽车行驶中会产生CO、NO等多种污染物。下图为汽车发动机及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C)
A.甲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C.反应(Ⅰ)在常温下容易发生
D.反应(Ⅱ)中NO是氧化剂
34.(2022福建,10,4分)氨氮是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可用次氯酸盐作处理剂,有关反应可表示为:
①2NH3+3ClO- N2↑+3Cl-+3H2O
②NH3+4ClO-+OH- N+4Cl-+2H2O
在一定条件下模拟处理氨氮废水:将1 L 0.006 mol·L-1的氨水分别和不同量的NaClO混合,测得溶液中氨去除率、总氮(氨氮和硝氮的总和)残余率与NaClO投入量(用x表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x1的数值为0.009
B.x>x1时,c(Cl-)=4c(N)
C.x>x1时,x越大,生成N2的量越少
D.x=x1时,c(Na+)+c(H+)+c(N)=c(Cl-)+c(OH-)+c(ClO-)
35.(2022山东,11,4分)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欲使瓶中少量固体粉末最终消失并得到澄清溶液。下列物质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 (A)
气体 液体 固体粉末
A CO2 饱和Na2CO3溶液 CaCO3
B Cl2 FeCl2溶液 Fe
C HCl Cu(NO3)2溶液 Cu
D NH3 H2O AgCl
36.(2022北京,12,3分)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NO2。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HNO3。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2NO2(g) N2O4(g) ΔH<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温度升高时不利于NO2吸附
B.多孔材料“固定”N2O4,促进2NO2 N2O4平衡正向移动
C.转化为HNO3的反应是2N2O4+O2+2H2O 4HNO3
D.每获得0.4 mol HNO3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2
37.(2021河北,4,3分)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NO2和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
38.(2021海南,17,12分)亚硝酰氯(NOCl)可作为有机合成试剂。
已知:①2NO+Cl2 2NOCl
②沸点:NOCl为-6 ℃,Cl2为-34 ℃,NO为-152 ℃
③NOCl易水解,能与O2反应
某研究小组用NO和Cl2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制备NOCl,并分离回收未反应的原料。
回答问题:
(1)通入Cl2和NO前先通入氩气,作用是 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仪器D的名称是 干燥管 。
(2)将催化剂负载在玻璃棉上而不是直接平铺在玻璃管中,目的是 增大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
(3)实验所需的NO可用NaNO2和FeSO4溶液在稀H2SO4中反应制得,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N+Fe2++2H+ NO↑+Fe3++H2O 。
(4)为分离产物和未反应的原料,低温浴槽A的温度区间应控制在 -34 ℃~-6 ℃ ,仪器C收集的物质是 Cl2 。
(5)无色的尾气若遇到空气会变为红棕色,原因是 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为红棕色的NO2 。
三年模拟
题型强化练
题型 气体制备综合分析
1.(2024广东深圳二模,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SO2的相关实验,其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A.制备SO2 B.收集SO2
C.验证SO2的还原性 D.验证SO2与水反应
2.(2024重庆巴蜀中学4月月考,5)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B)
A.制备氯气 B.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C.乙炔除杂 D.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3.(2024江西九江十校二模,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将产生的足量的气体通入c中,最终出现浑浊。下列所选物质组合符合要求的是 (C)
选项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A 浓硫酸 浓盐酸 Na[Al(OH)4]溶液
B 浓硝酸 Fe H2S溶液
C 稀盐酸 大理石 饱和Na2CO3溶液
D 浓氨水 生石灰 AgNO3溶液
4.(2024北京海淀二模,8)用下图装置和相应试剂进行性质验证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选项 目的 试剂a 试剂b 试剂c 试剂d
A NO2遇水生成酸 浓硝酸 铜粉 紫色石 蕊溶液 NaOH 溶液
B 非金属性:Cl>Br 盐酸 KMnO4 NaBr溶液 NaOH 溶液
C SO2具有还原性 硫酸 Na2SO3 酸性KMnO4 溶液 NaOH 溶液
D 酸性:乙酸>碳酸>苯酚 乙酸 Na2CO3 饱和NaHCO3 溶液 苯酚钠 溶液
5.(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7)实验是探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和试剂能实现相应元素不同价态间转化的是 (D)
选项 试剂 元素不同价 态间的转化
a b c
A 70%硫酸 亚硫酸钠 新制氯水
B 稀硫酸 硫化亚铁 氯化铁溶液
C 浓硝酸 铜片 水
D 浓盐酸 高锰酸钾 溴化钾溶液
综合拔高练
建议用时:20分钟
1.(2024山东青岛二模,1)化学与航天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火箭隔热层所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熔点高、难氧化
B.问天实验舱使用的石墨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飞船返回舱表层使用的玻璃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飞船舱体外壳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密度小、硬度大
2.(2024黑龙江哈三中一模,4)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A)
A.海水提溴:海水 Br2 HBr Br2
B.制硫酸:FeS2 SO2 H2SO3 H2SO4
C.制硝酸:N2 NH3 NO2 HNO3
D.制漂白粉:NaCl溶液 Cl2 漂白粉固体
3.(2024广东深圳二模,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l2的制备及性质检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固体a可为KMnO4
B.①处纸条无明显现象且②处纸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C.③处试纸变蓝,说明氧化性:Cl2>I2
D.实验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以促进尾气吸收
4.(2024福建泉州一模,7)氨氮废水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下图为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D)
A.过程①:N+OH- NH3·H2O
B.过程②总反应式:3Cl2+2NH3·H2O 6Cl-+N2↑+2H2O+6H+
C.过程③:Cl2+S+2H+
D.Cl2溶于水:Cl2+H2O Cl-+ClO-+2H+
5.(2024湖南长沙四区3月调研考试,9)“中国芯”的主要原料是单晶硅。制取纯硅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步骤①中的反应为SiO2+C Si+CO2↑
B.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C.步骤②和③均属于置换反应
D.28 g纯硅中含有4 mol Si—Si键
6.(2024辽宁部分高中二轮联考,7)微生物介导的碳氮硫循环耦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S2-在富氧条件下最终的产物为S
B.S2-可作为电子供体进行N还原
C.N2可通过生物固氮用作氮肥
D.溶液中可存在:N N2↑+2H2O
7.(2024北京西城一模,10)硅是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和镁粉模拟工业制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电负性:S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Ⅰ中引燃时用镁条,利用了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热的性质
B.Ⅱ中主要反应有:MgO+2HCl MgCl2+H2O、Mg2Si+4HCl 2MgCl2+SiH4↑
C.为防止SiH4自燃,Ⅱ需隔绝空气
D.过程中含硅元素的物质只体现氧化性
8.(2024北京东城二模,7)用下图装置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CO2和S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①中现象说明产物中有SO2
B.②中利用了KMnO4的氧化性
C.将②③对调也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2H2SO4(浓)+C CO2↑+2SO2↑+2H2O
9.(2024安徽合肥一模,5)工业上以硫黄或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通入过量的空气可将硫黄直接转化为SO3
B.控制温度400~500 ℃可增大催化剂活性
C.吸收剂b可选用98.3%的浓硫酸
D.工业上可用氨水处理尾气中的SO2
10.(2024北京海淀一模,3)用充有NH3的烧瓶进行“喷泉实验”,装置及现象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D)
A.产生“喷泉”证明NH3与H2O发生了反应
B.无色溶液变红证明NH3极易溶于水
C.红色溶液中存在含有离子键的含氮微粒
D.加热红色溶液可观察到红色变浅或褪去
11.(2024福建三校一模,7)实验室模拟从工业海带中提取碘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灼烧”用到的硅酸盐仪器有坩埚、泥三角、玻璃棒、酒精灯
B.“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 I2+2H2O
C.“反萃取”所得有机层经处理后可循环再利用
D.“沉淀”时每生成1 mol碘,理论上转移2 mol电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