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
五年高考
考点1 遗传物质的探索、DNA的结构与复制
考向1 遗传物质的探索
1.(2022辽宁,4,2分)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对生物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如表对教材中相关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材料 生物学研究
A 小球藻 卡尔文循环
B 肺炎链球菌 DNA半保留复制
C 枪乌贼 动作电位原理
D T2噬菌体 DNA是遗传物质
2.(2022海南,13,3分)某团队从表①~④实验组中选择两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该团队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 )
材料及标记
T2噬菌体 大肠杆菌
实 验 组 ① 未标记 15N标记
② 32P标记 35S标记
③ 3H标记 未标记
④ 35S标记 未标记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④和③
3.(2022湖南,2,2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 )
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
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
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
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
4.(2021全国乙,5,6分)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考向2 DNA的结构与复制
5.(2023山东,5,2分)将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一端固定于载玻片上,置于含有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体系中进行复制。甲、乙和丙分别为复制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图像,①和②表示新合成的单链,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该DNA复制过程中可观察到单链延伸暂停现象,但延伸进行时2条链延伸速率相等。已知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图分析,①和②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
B.甲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
C.丙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一定相等
D.②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3'端指向解旋方向
6.(2023浙江6月选考,16,2分)紫外线引发的DNA损伤,可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方式修复,机制如图所示。着色性干皮症(XP)患者的NER酶系统存在缺陷,受阳光照射后,皮肤出现炎症等症状。患者幼年发病,20岁后开始发展成皮肤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修复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B.填补缺口时,新链合成以5'到3'的方向进行
C.DNA有害损伤发生后,在细胞增殖后进行修复,对细胞最有利
D.随年龄增长,XP患者几乎都会发生皮肤癌的原因,可用突变累积解释
7.(2022重庆,4,2分)下列发现中,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是( )
A.遗传因子控制性状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半保留复制
8.(2022海南,11,3分)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1)。对此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图实验(图2):
图1 图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
B.第二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全保留复制
C.结合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菌DNA的离心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分散复制
D.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
9.(多选)(2022河北,16,3分)人染色体DNA中存在串联重复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体外扩增、电泳分离后可得到个体的DNA指纹图谱。该技术可用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多样性、特异性及稳定性是DNA鉴定技术的基础
B.串联重复序列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指纹图谱显示的DNA片段属于人体基础代谢功能蛋白的编码序列
D.串联重复序列突变可能会造成亲子鉴定结论出现错误
10.(2021辽宁,4,2分)下列有关细胞内的DNA及其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
B.子链的合成过程不需要引物参与
C.DNA每条链的5'端是羟基末端
D.DNA聚合酶的作用是打开DNA双链
11.(2021湖北,7,2分)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识别并切割双链DNA,用EcoRⅠ完全酶切果蝇基因组DNA,理论上得到DNA片段的平均长度(碱基对)约为( )
A.6 B.250 C.4 000 D.24 000
12.(2021北京,4,2分)酵母菌的DNA中碱基A约占32%,关于酵母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后A约占32%
B.DNA中C约占18%
C.DNA中(A+G)/(T+C)=1
D.RNA中U约占32%
13.(2021全国甲,30,9分)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片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dA—Pα~Pβ~Pγ)等材料制备了DNA片段甲(单链),对W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流程的示意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人员在制备32P标记的DNA片段甲时,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原因是 。
(2)该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在混合操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NA分子,去除RNA分子的目的是 。
(3)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 。
(4)该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N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NA,这种酶是 。
考点2 基因的表达
考向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4.(2024湖北,16,2分)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有两条链,一条是模板链(指导mRNA合成),其互补链是编码链。若编码链的一段序列为5'-ATG-3',则该序列所对应的反密码子是( )
A.5'-CAU-3' B.5'-UAC-3'
C.5'-TAC-3' D.5'-AUG-3'
15.(2023江苏,6,2分)翻译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反密码子第1位碱基常为次黄嘌呤(I),与密码子第3位碱基A、U、C皆可配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分子内部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反密码子为5'-CAU-3'的tRNA可转运多种氨基酸
C.mRNA的每个密码子都能结合相应的tRNA
D.碱基I与密码子中碱基配对的特点,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16.(2023浙江1月选考,15,2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某细菌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形成念珠状结构——多聚核糖体(如图所示)。多聚核糖体上合成同种肽链的每个核糖体都从mRNA同一位置开始翻译,移动至相同的位置结束翻译。多聚核糖体所包含的核糖体数量由mRNA的长度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翻译过程中,各核糖体从mRNA的3'端向5'端移动
B.该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C.图中5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到mRNA上开始翻译,同时结束翻译
D.若将细菌的某基因截短,相应的多聚核糖体上所串联的核糖体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17.(2023海南,13,3分)噬菌体ФX174的遗传物质为单链环状DNA分子,部分序列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基因包含456个碱基,编码152个氨基酸
B.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其互补DNA序列是5'-GCGTAC-3'
C.噬菌体ФX174的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4种核糖核苷酸
D.E基因和D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存在部分重叠,且重叠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18.(2023全国乙,5,6分)已知某种氨基酸(简称甲)是一种特殊氨基酸,迄今只在某些古菌(古细菌)中发现含有该氨基酸的蛋白质。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这些古菌含有特异的能够转运甲的tRNA(表示为tRNA甲)和酶E。酶E催化甲与tRNA甲结合生成携带了甲的tRNA甲(表示为甲-tRNA甲),进而将甲带入核糖体参与肽链合成。已知tRNA甲可以识别大肠杆菌mRNA中特定的密码子,从而在其核糖体上参与肽链的合成。若要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含有甲的肽链,则下列物质或细胞器中必须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是( )
①ATP ②甲 ③RNA聚合酶 ④古菌的核糖体 ⑤酶E的基因 ⑥tRNA甲的基因
A.②⑤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19.(不定项)(2023辽宁,18,3分)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
B.图1所示转录产生的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
C.图2所示的转录过程是沿着模板链的5'端到3'端进行的
D.图2所示的DNA聚合酶催化DNA损伤链的修复,方向是从n到m
20.(2022河北,9,2分)关于中心法则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催化反应时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形成氢键
B.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均由核酸编码并在核糖体上合成
C.在解旋酶协助下,R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RNA
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在体外发挥催化作用
21.(2021河北,8,2分)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NA和蛋白质均由DNA编码
B.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起始转录、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
C.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D.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RNA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
22.(2021浙江6月选考,19,2分)某单链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正链RNA(+RNA),该病毒感染宿主后,合成相应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代表相应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RNA复制出的子代RNA具有mRNA的功能
B.病毒蛋白基因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给子代
C.过程①②③的进行需RNA聚合酶的催化
D.过程④在该病毒的核糖体中进行
23.(不定项)(2021辽宁,17,3分)脱氧核酶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单链DNA分子。如图为10-23型脱氧核酶与靶RNA结合并进行定点切割的示意图。切割位点在一个未配对的嘌呤核苷酸(图中R所示)和一个配对的嘧啶核苷酸(图中Y所示)之间,图中字母均代表由相应碱基构成的核苷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脱氧核酶的作用过程受温度的影响
B.图中Y与两个R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C.脱氧核酶与靶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有两种
D.利用脱氧核酶切割 mRNA可以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
考向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24.(2024广东,10,2分)研究发现,短暂地抑制果蝇幼虫中PcG蛋白(具有组蛋白修饰功能)的合成,会启动原癌基因zfh1的表达,导致肿瘤形成。驱动此肿瘤形成的原因属于( )
A.表观遗传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
25.(2024贵州,5,3分)大鼠脑垂体瘤细胞可分化成细胞Ⅰ和细胞Ⅱ两种类型,仅细胞Ⅰ能合成催乳素。细胞Ⅰ和细胞Ⅱ中催乳素合成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细胞Ⅱ中该基因多个碱基被甲基化。细胞Ⅱ经氮胞苷处理后,再培养可合成催乳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基化可以抑制催乳素合成基因的转录
B.氮胞苷可去除催乳素合成基因的甲基化
C.处理后细胞Ⅱ的子代细胞能合成催乳素
D.该基因甲基化不能用于细胞类型的区分
26.(2024黑、吉、辽,9,2分)如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和甲基化修饰过程。研究发现,50岁同卵双胞胎间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差异普遍比3岁同卵双胞胎间的差异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E的作用是催化DNA复制
B.甲基是DNA半保留复制的原料之一
C.环境可能是引起DNA甲基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D.DNA甲基化不改变碱基序列和生物个体表型
27.(2024山东,15,2分)酵母菌在合成色氨酸时需要3种酶X、Y和Z,trpX、trpY和trpZ分别为相应酶的编码基因突变的色氨酸依赖型突变体。已知3种酶均不能进出细胞,而色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分泌到胞外。将这3种突变体均匀划线接种到含有少量色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如图。据图分析,3种酶在该合成途径中的作用顺序为( )
A.X→Y→Z B.Z→Y→X
C.Y→X→Z D.Z→X→Y
28.(2023河北,7,2分)DNA中的胞嘧啶甲基化后可自发脱氨基变成胸腺嘧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启动子被甲基化后,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其结合
B.某些甲基化修饰可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C.胞嘧啶的甲基化能够提高该位点的突变频率
D.基因模板链中的甲基化胞嘧啶脱氨基后,不影响该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
29.(2023福建,7,2分)柳穿鱼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花形态为两侧对称;植株b的Lcyc基因被高度甲基化,花形态为辐射对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Lcyc在植株a和b中的复制方式不同
B.植株a和b中Lcyc的碱基序列不同
C.Lcyc在植株a和b的花中转录水平相同
D.Lcyc的甲基化模式可传给子代细胞
30.(2023河北,6,2分)关于基因、DNA、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均成对排布在同源染色体上
B.双螺旋DNA中互补配对的碱基所对应的核苷酸方向相反
C.染色体的组蛋白被修饰造成的结构变化不影响基因表达
D.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数与其等位基因数一定相同
31.(2022重庆,18,2分)研究发现在野生型果蝇幼虫中降低lint基因表达,能影响另一基因inr的表达(如图),导致果蝇体型变小等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lint基因的表达对inr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B.提高幼虫lint基因表达可能使其体型变大
C.降低幼虫inr基因表达可能使其体型变大
D.果蝇体型大小是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年模拟
综合基础练
1.(2024安徽合肥二模,10)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艾弗里向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分别加入不同的酶,再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提取物的转化活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加入的酶 RNA酶 蛋白酶 酯酶 DNA酶
转化活性 有 有 有 无
A.该实验应用了加法原理控制自变量,需要设置不加酶的对照组
B.实验结果说明很可能是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C.为确认DNA是转化因子,需分析比较提取物与DNA的理化特性
D.R型细菌在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中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2.(2024河北石家庄二模,7)关于基因表达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人由于基因异常而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
B.Lcyc基因的甲基化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柳穿鱼花的形态结构
C.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
D.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网络即可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3.(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4)培育耐盐碱作物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将野生大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GsSAMS转入水稻中,增强了水稻对盐碱的耐受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sSAMS基因的转入增加了水稻染色体的数量
B.GsSAMS基因转入水稻后最终定位于核糖体中
C.GsSAMS基因在水稻中使用与大豆不同的遗传密码
D.GsSAMS基因在水稻中成功表达了其编码的蛋白质
4.(2024重庆三模,7)如图为DNA半保留复制相关示意图。DNA聚合酶不能直接起始DNA前导链或冈崎片段的合成,需先借助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再在引物上聚合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换上相应的DNA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子链只能从3'端向5'端延伸,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反
B.神经元、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核都有如图所示过程
C.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
D.引物合成时与冈崎片段合成时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5.(2024辽宁沈阳二模,11)某同学用了48张红卡片(其中有10张卡片含字母A)为材料制作了一个双链DNA分子的模型,并以此为“模板”,再以其他颜色卡片为材料进行“DNA复制”及“转录”的模拟实验(注:红、绿卡片代表脱氧核苷酸;蓝卡片代表核糖核苷酸;卡片上的字母代表碱基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三次后形成的含绿卡片的DNA分子有7个
B.“复制”三次共需98张含字母G的绿卡片
C.“转录”模拟实验需10张含字母A的蓝卡片
D.“转录”形成的mRNA最多含16个密码子
6.(2024东北三校二模,23)基因的表达调控与生物的生长、发育及适应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关系。真核基因的表达除了与启动子有关,还与距离启动子较远的序列——增强子的调控有关。图1为对mPGES-1基因的增强子进行的有关实验:该增强子有1、2和3三个控制元件,研究者合成了三种不同的DNA,它们都含相同的启动子、报告基因(其转录产生的mRNA易于检测),但增强子分别缺少其中一种控制元件。检测报告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如图1所示。图2为人体肝脏细胞和眼睛晶状体细胞核内有关基因组成,图3为肝脏细胞和晶状体细胞核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1)启动子是 识别并结合的部位,作用是 。
(2)据图1分析,增强子中控制元件1和3对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的作用分别是 、 (填“促进”或“抑制”)。
(3)人体肝脏细胞和眼睛晶状体细胞中DNA组成 (填“相同”或“不同”),据图2可知,对特定基因表达而言,增强子中的控制元件 (填“完全”或“不完全”)相同。
(4)据图3可知,肝脏细胞只能表达白蛋白基因而不能表达晶体蛋白基因,而晶状体细胞则相反。据此推测,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依赖于基因增强子中 和 完全匹配。
综合拔高练
1.(2024东北三校二模,10)大肠杆菌的生长模式可以分为快生长和慢生长两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在一个复制原点上进行双向复制
B.营养丰富的条件下,大肠杆菌可以利用快生长模式快速增殖
C.大肠杆菌慢生长过程中不存在蛋白质与DNA复合体
D.一次复制结束之前,再次开始新一轮的复制,可提高复制频率
2.(2024河北邯郸二模,5)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肠道病毒EV71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如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NA上含有多个基因,能表达多种蛋白质
B.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至少有三种RNA参与
C.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可能是RNA复制酶
D.图中+RNA既是病毒的重要成分,也是复制、转录的模板
3.(2024河北衡水一模,5)真核细胞的基因经转录会产生前体mRNA,内含子转录的RNA片段会被剪接体(由一些蛋白质和小型RNA构成)切除,外显子转录的RNA片段会相互连接形成成熟mRNA,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时,R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5'端向3'端移动
B.翻译时,核糖体沿成熟mRNA链的5'端向3'端移动
C.剪接体识别结合前体mRNA时,需符合A—U、G—C碱基配对原则
D.b表示内含子转录出的RNA片段,不编码蛋白质
4.(2024湖南衡阳二模,6)染色质中的组蛋白尾部带正电荷,而DNA带负电荷,两者会紧密结合在一起,影响转录的进行。在T细胞中,线粒体代谢形成的乙酰辅酶A能进入细胞核,使与干扰素基因结合的组蛋白被乙酰化,从而促进干扰素基因的转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化的组蛋白与DNA结合能力下降而促进转录
B.组蛋白乙酰化会使干扰素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C.干扰素基因转录时,由RNA聚合酶对基因片段进行解旋
D.与干扰素基因结合的组蛋白乙酰化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5.(2024江西南昌一模,5)New Phytologist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有关大豆对盐胁迫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过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miR160a可通过切割GmARF16基因转录的mRNA使大豆具有耐盐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豆的不耐盐与耐盐这对性状由多对基因共同决定
B.若GmMYC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增加可提高耐盐性
C.脯氨酸含量增加可增大根部细胞渗透压引起耐盐性增强
D.miR160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别mRNA并断裂氢键
6.(2024重庆一模,9)在体育赛事中对男女性别的鉴定有多种方式,比如观察巴氏小体是否存在。巴氏小体是指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后浓缩成的染色质体,可在雌性哺乳动物的大部分细胞中看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是否存在巴氏小体判定性别比从外表性状上判定更加准确
B.细胞中出现巴氏小体是一种变异现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某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可在其体细胞中观察到巴氏小体存在
D.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其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7.(2024四川成都二诊,5)采用诱变技术使基因X发生突变,对突变前后同一单链片段进行测序,结果如图。突变前后第1~80位氨基酸完全相同,第80位氨基酸为丝氨酸(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UCC、UCG、UCA、AGU、AGC,终止密码子为UAA、UGA、UAG)。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诱变有可能改变编码前80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
B.图中所示的单链是基因X进行转录时的模板链
C.第80位和第82位的氨基酸相同但密码子不同
D.基因X发生突变后指导合成的肽链可能会变短
8.(多选)(2024河北唐山一模,14)神经干细胞中具有的miRNA是一类短而保守的非编码RNA,可以通过与目标mRNA非翻译区的不完全碱基配对来抑制翻译,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理活动中起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有关miRNA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需要模板DNA、原料、能量和RNA聚合酶等基本条件
B.相邻两个碱基间由磷酸—核糖—磷酸连接
C.可能通过抑制mRNA与核糖体结合来抑制翻译过程
D.合成受抑制可能引发神经干细胞异常增殖
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
五年高考
考点1 遗传物质的探索、DNA的结构与复制
考向1 遗传物质的探索
1.(2022辽宁,4,2分)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对生物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如表对教材中相关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B)
选项 实验材料 生物学研究
A 小球藻 卡尔文循环
B 肺炎链球菌 DNA半保留复制
C 枪乌贼 动作电位原理
D T2噬菌体 DNA是遗传物质
2.(2022海南,13,3分)某团队从表①~④实验组中选择两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该团队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C)
材料及标记
T2噬菌体 大肠杆菌
实 验 组 ① 未标记 15N标记
② 32P标记 35S标记
③ 3H标记 未标记
④ 35S标记 未标记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④和③
3.(2022湖南,2,2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C)
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
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
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
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
4.(2021全国乙,5,6分)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D)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考向2 DNA的结构与复制
5.(2023山东,5,2分)将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一端固定于载玻片上,置于含有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体系中进行复制。甲、乙和丙分别为复制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图像,①和②表示新合成的单链,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该DNA复制过程中可观察到单链延伸暂停现象,但延伸进行时2条链延伸速率相等。已知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据图分析,①和②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
B.甲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
C.丙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一定相等
D.②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3'端指向解旋方向
6.(2023浙江6月选考,16,2分)紫外线引发的DNA损伤,可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方式修复,机制如图所示。着色性干皮症(XP)患者的NER酶系统存在缺陷,受阳光照射后,皮肤出现炎症等症状。患者幼年发病,20岁后开始发展成皮肤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修复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B.填补缺口时,新链合成以5'到3'的方向进行
C.DNA有害损伤发生后,在细胞增殖后进行修复,对细胞最有利
D.随年龄增长,XP患者几乎都会发生皮肤癌的原因,可用突变累积解释
7.(2022重庆,4,2分)下列发现中,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是(D)
A.遗传因子控制性状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半保留复制
8.(2022海南,11,3分)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1)。对此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图实验(图2):
图1 图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A.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
B.第二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全保留复制
C.结合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菌DNA的离心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分散复制
D.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
9.(多选)(2022河北,16,3分)人染色体DNA中存在串联重复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体外扩增、电泳分离后可得到个体的DNA指纹图谱。该技术可用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C)
A.DNA分子的多样性、特异性及稳定性是DNA鉴定技术的基础
B.串联重复序列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指纹图谱显示的DNA片段属于人体基础代谢功能蛋白的编码序列
D.串联重复序列突变可能会造成亲子鉴定结论出现错误
10.(2021辽宁,4,2分)下列有关细胞内的DNA及其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
B.子链的合成过程不需要引物参与
C.DNA每条链的5'端是羟基末端
D.DNA聚合酶的作用是打开DNA双链
11.(2021湖北,7,2分)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识别并切割双链DNA,用EcoRⅠ完全酶切果蝇基因组DNA,理论上得到DNA片段的平均长度(碱基对)约为(C)
A.6 B.250 C.4 000 D.24 000
12.(2021北京,4,2分)酵母菌的DNA中碱基A约占32%,关于酵母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D)
A.DNA复制后A约占32%
B.DNA中C约占18%
C.DNA中(A+G)/(T+C)=1
D.RNA中U约占32%
13.(2021全国甲,30,9分)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片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dA—Pα~Pβ~Pγ)等材料制备了DNA片段甲(单链),对W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流程的示意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人员在制备32P标记的DNA片段甲时,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原因是 合成DNA时,dATP先水解成腺嘌呤脱氧核苷酸,β位和γ位的磷酸基团脱离形成游离的磷酸,只有α位的磷酸基团会参与形成DNA 。
(2)该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在混合操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NA分子,去除RNA分子的目的是 避免RNA与DNA片段甲形成杂交分子,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造成干扰 。
(3)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 变性解聚为单链 。
(4)该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N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NA,这种酶是 DNA酶(或答DNA水解酶) 。
考点2 基因的表达
考向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4.(2024湖北,16,2分)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有两条链,一条是模板链(指导mRNA合成),其互补链是编码链。若编码链的一段序列为5'-ATG-3',则该序列所对应的反密码子是(A)
A.5'-CAU-3' B.5'-UAC-3'
C.5'-TAC-3' D.5'-AUG-3'
15.(2023江苏,6,2分)翻译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反密码子第1位碱基常为次黄嘌呤(I),与密码子第3位碱基A、U、C皆可配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A.tRNA分子内部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反密码子为5'-CAU-3'的tRNA可转运多种氨基酸
C.mRNA的每个密码子都能结合相应的tRNA
D.碱基I与密码子中碱基配对的特点,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16.(2023浙江1月选考,15,2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某细菌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形成念珠状结构——多聚核糖体(如图所示)。多聚核糖体上合成同种肽链的每个核糖体都从mRNA同一位置开始翻译,移动至相同的位置结束翻译。多聚核糖体所包含的核糖体数量由mRNA的长度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图示翻译过程中,各核糖体从mRNA的3'端向5'端移动
B.该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C.图中5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到mRNA上开始翻译,同时结束翻译
D.若将细菌的某基因截短,相应的多聚核糖体上所串联的核糖体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17.(2023海南,13,3分)噬菌体ФX174的遗传物质为单链环状DNA分子,部分序列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
A.D基因包含456个碱基,编码152个氨基酸
B.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其互补DNA序列是5'-GCGTAC-3'
C.噬菌体ФX174的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4种核糖核苷酸
D.E基因和D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存在部分重叠,且重叠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18.(2023全国乙,5,6分)已知某种氨基酸(简称甲)是一种特殊氨基酸,迄今只在某些古菌(古细菌)中发现含有该氨基酸的蛋白质。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这些古菌含有特异的能够转运甲的tRNA(表示为tRNA甲)和酶E。酶E催化甲与tRNA甲结合生成携带了甲的tRNA甲(表示为甲-tRNA甲),进而将甲带入核糖体参与肽链合成。已知tRNA甲可以识别大肠杆菌mRNA中特定的密码子,从而在其核糖体上参与肽链的合成。若要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含有甲的肽链,则下列物质或细胞器中必须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是(A)
①ATP ②甲 ③RNA聚合酶 ④古菌的核糖体 ⑤酶E的基因 ⑥tRNA甲的基因
A.②⑤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19.(不定项)(2023辽宁,18,3分)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D)
A.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
B.图1所示转录产生的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
C.图2所示的转录过程是沿着模板链的5'端到3'端进行的
D.图2所示的DNA聚合酶催化DNA损伤链的修复,方向是从n到m
20.(2022河北,9,2分)关于中心法则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C)
A.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催化反应时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形成氢键
B.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均由核酸编码并在核糖体上合成
C.在解旋酶协助下,R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RNA
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在体外发挥催化作用
21.(2021河北,8,2分)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NA和蛋白质均由DNA编码
B.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起始转录、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
C.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D.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RNA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
22.(2021浙江6月选考,19,2分)某单链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正链RNA(+RNA),该病毒感染宿主后,合成相应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代表相应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RNA复制出的子代RNA具有mRNA的功能
B.病毒蛋白基因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给子代
C.过程①②③的进行需RNA聚合酶的催化
D.过程④在该病毒的核糖体中进行
23.(不定项)(2021辽宁,17,3分)脱氧核酶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单链DNA分子。如图为10-23型脱氧核酶与靶RNA结合并进行定点切割的示意图。切割位点在一个未配对的嘌呤核苷酸(图中R所示)和一个配对的嘧啶核苷酸(图中Y所示)之间,图中字母均代表由相应碱基构成的核苷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CD)
A.脱氧核酶的作用过程受温度的影响
B.图中Y与两个R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C.脱氧核酶与靶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有两种
D.利用脱氧核酶切割 mRNA可以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
考向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24.(2024广东,10,2分)研究发现,短暂地抑制果蝇幼虫中PcG蛋白(具有组蛋白修饰功能)的合成,会启动原癌基因zfh1的表达,导致肿瘤形成。驱动此肿瘤形成的原因属于(A)
A.表观遗传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
25.(2024贵州,5,3分)大鼠脑垂体瘤细胞可分化成细胞Ⅰ和细胞Ⅱ两种类型,仅细胞Ⅰ能合成催乳素。细胞Ⅰ和细胞Ⅱ中催乳素合成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细胞Ⅱ中该基因多个碱基被甲基化。细胞Ⅱ经氮胞苷处理后,再培养可合成催乳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甲基化可以抑制催乳素合成基因的转录
B.氮胞苷可去除催乳素合成基因的甲基化
C.处理后细胞Ⅱ的子代细胞能合成催乳素
D.该基因甲基化不能用于细胞类型的区分
26.(2024黑、吉、辽,9,2分)如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和甲基化修饰过程。研究发现,50岁同卵双胞胎间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差异普遍比3岁同卵双胞胎间的差异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酶E的作用是催化DNA复制
B.甲基是DNA半保留复制的原料之一
C.环境可能是引起DNA甲基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D.DNA甲基化不改变碱基序列和生物个体表型
27.(2024山东,15,2分)酵母菌在合成色氨酸时需要3种酶X、Y和Z,trpX、trpY和trpZ分别为相应酶的编码基因突变的色氨酸依赖型突变体。已知3种酶均不能进出细胞,而色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分泌到胞外。将这3种突变体均匀划线接种到含有少量色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如图。据图分析,3种酶在该合成途径中的作用顺序为(A)
A.X→Y→Z B.Z→Y→X
C.Y→X→Z D.Z→X→Y
28.(2023河北,7,2分)DNA中的胞嘧啶甲基化后可自发脱氨基变成胸腺嘧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启动子被甲基化后,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其结合
B.某些甲基化修饰可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C.胞嘧啶的甲基化能够提高该位点的突变频率
D.基因模板链中的甲基化胞嘧啶脱氨基后,不影响该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
29.(2023福建,7,2分)柳穿鱼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花形态为两侧对称;植株b的Lcyc基因被高度甲基化,花形态为辐射对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A.Lcyc在植株a和b中的复制方式不同
B.植株a和b中Lcyc的碱基序列不同
C.Lcyc在植株a和b的花中转录水平相同
D.Lcyc的甲基化模式可传给子代细胞
30.(2023河北,6,2分)关于基因、DNA、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等位基因均成对排布在同源染色体上
B.双螺旋DNA中互补配对的碱基所对应的核苷酸方向相反
C.染色体的组蛋白被修饰造成的结构变化不影响基因表达
D.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数与其等位基因数一定相同
31.(2022重庆,18,2分)研究发现在野生型果蝇幼虫中降低lint基因表达,能影响另一基因inr的表达(如图),导致果蝇体型变小等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lint基因的表达对inr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B.提高幼虫lint基因表达可能使其体型变大
C.降低幼虫inr基因表达可能使其体型变大
D.果蝇体型大小是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年模拟
综合基础练
1.(2024安徽合肥二模,10)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艾弗里向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分别加入不同的酶,再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提取物的转化活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加入的酶 RNA酶 蛋白酶 酯酶 DNA酶
转化活性 有 有 有 无
A.该实验应用了加法原理控制自变量,需要设置不加酶的对照组
B.实验结果说明很可能是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C.为确认DNA是转化因子,需分析比较提取物与DNA的理化特性
D.R型细菌在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中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2.(2024河北石家庄二模,7)关于基因表达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白化病人由于基因异常而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
B.Lcyc基因的甲基化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柳穿鱼花的形态结构
C.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
D.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网络即可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3.(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4)培育耐盐碱作物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将野生大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GsSAMS转入水稻中,增强了水稻对盐碱的耐受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GsSAMS基因的转入增加了水稻染色体的数量
B.GsSAMS基因转入水稻后最终定位于核糖体中
C.GsSAMS基因在水稻中使用与大豆不同的遗传密码
D.GsSAMS基因在水稻中成功表达了其编码的蛋白质
4.(2024重庆三模,7)如图为DNA半保留复制相关示意图。DNA聚合酶不能直接起始DNA前导链或冈崎片段的合成,需先借助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再在引物上聚合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换上相应的DNA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DNA复制时,子链只能从3'端向5'端延伸,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反
B.神经元、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核都有如图所示过程
C.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
D.引物合成时与冈崎片段合成时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5.(2024辽宁沈阳二模,11)某同学用了48张红卡片(其中有10张卡片含字母A)为材料制作了一个双链DNA分子的模型,并以此为“模板”,再以其他颜色卡片为材料进行“DNA复制”及“转录”的模拟实验(注:红、绿卡片代表脱氧核苷酸;蓝卡片代表核糖核苷酸;卡片上的字母代表碱基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复制”三次后形成的含绿卡片的DNA分子有7个
B.“复制”三次共需98张含字母G的绿卡片
C.“转录”模拟实验需10张含字母A的蓝卡片
D.“转录”形成的mRNA最多含16个密码子
6.(2024东北三校二模,23)基因的表达调控与生物的生长、发育及适应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关系。真核基因的表达除了与启动子有关,还与距离启动子较远的序列——增强子的调控有关。图1为对mPGES-1基因的增强子进行的有关实验:该增强子有1、2和3三个控制元件,研究者合成了三种不同的DNA,它们都含相同的启动子、报告基因(其转录产生的mRNA易于检测),但增强子分别缺少其中一种控制元件。检测报告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如图1所示。图2为人体肝脏细胞和眼睛晶状体细胞核内有关基因组成,图3为肝脏细胞和晶状体细胞核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1)启动子是 RNA聚合酶 识别并结合的部位,作用是 启动转录 。
(2)据图1分析,增强子中控制元件1和3对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的作用分别是 抑制 、 促进 (填“促进”或“抑制”)。
(3)人体肝脏细胞和眼睛晶状体细胞中DNA组成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据图2可知,对特定基因表达而言,增强子中的控制元件 不完全 (填“完全”或“不完全”)相同。
(4)据图3可知,肝脏细胞只能表达白蛋白基因而不能表达晶体蛋白基因,而晶状体细胞则相反。据此推测,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依赖于基因增强子中 控制元件 和 激活剂 完全匹配。
综合拔高练
1.(2024东北三校二模,10)大肠杆菌的生长模式可以分为快生长和慢生长两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大肠杆菌在一个复制原点上进行双向复制
B.营养丰富的条件下,大肠杆菌可以利用快生长模式快速增殖
C.大肠杆菌慢生长过程中不存在蛋白质与DNA复合体
D.一次复制结束之前,再次开始新一轮的复制,可提高复制频率
2.(2024河北邯郸二模,5)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肠道病毒EV71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如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RNA上含有多个基因,能表达多种蛋白质
B.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至少有三种RNA参与
C.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可能是RNA复制酶
D.图中+RNA既是病毒的重要成分,也是复制、转录的模板
3.(2024河北衡水一模,5)真核细胞的基因经转录会产生前体mRNA,内含子转录的RNA片段会被剪接体(由一些蛋白质和小型RNA构成)切除,外显子转录的RNA片段会相互连接形成成熟mRNA,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转录时,R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5'端向3'端移动
B.翻译时,核糖体沿成熟mRNA链的5'端向3'端移动
C.剪接体识别结合前体mRNA时,需符合A—U、G—C碱基配对原则
D.b表示内含子转录出的RNA片段,不编码蛋白质
4.(2024湖南衡阳二模,6)染色质中的组蛋白尾部带正电荷,而DNA带负电荷,两者会紧密结合在一起,影响转录的进行。在T细胞中,线粒体代谢形成的乙酰辅酶A能进入细胞核,使与干扰素基因结合的组蛋白被乙酰化,从而促进干扰素基因的转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A.乙酰化的组蛋白与DNA结合能力下降而促进转录
B.组蛋白乙酰化会使干扰素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C.干扰素基因转录时,由RNA聚合酶对基因片段进行解旋
D.与干扰素基因结合的组蛋白乙酰化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5.(2024江西南昌一模,5)New Phytologist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有关大豆对盐胁迫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过程如图所示。研究发现,miR160a可通过切割GmARF16基因转录的mRNA使大豆具有耐盐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大豆的不耐盐与耐盐这对性状由多对基因共同决定
B.若GmMYC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增加可提高耐盐性
C.脯氨酸含量增加可增大根部细胞渗透压引起耐盐性增强
D.miR160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别mRNA并断裂氢键
6.(2024重庆一模,9)在体育赛事中对男女性别的鉴定有多种方式,比如观察巴氏小体是否存在。巴氏小体是指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后浓缩成的染色质体,可在雌性哺乳动物的大部分细胞中看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根据是否存在巴氏小体判定性别比从外表性状上判定更加准确
B.细胞中出现巴氏小体是一种变异现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某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可在其体细胞中观察到巴氏小体存在
D.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其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7.(2024四川成都二诊,5)采用诱变技术使基因X发生突变,对突变前后同一单链片段进行测序,结果如图。突变前后第1~80位氨基酸完全相同,第80位氨基酸为丝氨酸(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UCC、UCG、UCA、AGU、AGC,终止密码子为UAA、UGA、UAG)。下列推断错误的是(B)
A.诱变有可能改变编码前80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
B.图中所示的单链是基因X进行转录时的模板链
C.第80位和第82位的氨基酸相同但密码子不同
D.基因X发生突变后指导合成的肽链可能会变短
8.(多选)(2024河北唐山一模,14)神经干细胞中具有的miRNA是一类短而保守的非编码RNA,可以通过与目标mRNA非翻译区的不完全碱基配对来抑制翻译,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理活动中起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有关miRNA叙述正确的是(ACD)
A.合成需要模板DNA、原料、能量和RNA聚合酶等基本条件
B.相邻两个碱基间由磷酸—核糖—磷酸连接
C.可能通过抑制mRNA与核糖体结合来抑制翻译过程
D.合成受抑制可能引发神经干细胞异常增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