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件(共48张PPT)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件(共48张PPT)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09 18: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1.合理营养
(1)概念: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
养。“全面”指摄取的营养物质的种类要
齐全;“平衡”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的
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平衡膳食宝塔(如右图)。
2.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要做到注意饮食卫生,防腐、防毒、防污染、防变质等。
高原地区氧气含量低,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一段时间后到海拔较低的地区比赛,成绩一般会有所提高。研究表明,在海拔约2400米的训练基地开展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肺活量(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总量),改善运动表现。特别是世代居住在平原地区的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后,效果更为明显,肺活量可提高约20%。
测定肺活量能说明什么问题?从小学到初中,你的肺活量在增大吗?
在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吸气和呼气。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想一想,议一议
答案:鼻是呼吸道重要组成部分,鼻腔中的鼻毛、黏液以及毛细血管等可以对外界寒冷、干燥、不洁的空气进行处理,使进入肺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张大嘴巴吸气,外界气体未经过鼻腔的处理,直接通过咽、喉、气管下行到肺,容易对肺部造成伤害。
想一想,议一议
当你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啼哭就标志着你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了。从此,你就离不开空气了,你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道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内有鼻毛,鼻粘膜
气体的通道
气体的通道,发声的器官
内有黏膜和纤毛
内有黏膜和纤毛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

写出引发肺炎的致病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 。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作为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有什么作用呢?
二、呼吸道的作用
讨论一下
分析下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讨论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1)鼻: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湿润作用。
(2)咽
①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空气通过咽和喉进入气管,而食物通过咽进人食管。
②呼吸时,会厌软骨张开,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
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
一样盖住喉口,
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会引起剧烈咳嗽,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图4-25)。
(3)喉:喉既属于呼吸道又是发声器官。我们能说、能笑,这些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呼吸时,两条声带是分开的,当两条声带拉紧,中间的空隙缩小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振动了声带,就发出了声音,如下图。
小资料
青少年在变声期,声带有显著的变化,如长度、宽度、厚度明显增加,易充血、肿胀等,很容易受伤。为了保护声带,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不吸烟、不喝酒。
(4)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下端分成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肺和右肺。
支气管在肺叶中反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
①腺细胞的功能:在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从而湿润吸入的气体;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能清洁吸人的气体。
②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的上皮细胞表面有纤毛,纤毛可以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讨论
①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答案: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这些骨或软骨形成管状结构具有支撑作用,这样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此外,鼻腔前部的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液和气管内壁上的纤毛、黏液也在保证气流通畅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讨论
②呼吸道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2.呼吸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鼻腔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吸入的冷空气,减少冷空气对气管和支气管的刺激;鼻腔内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湿润;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黏附吸入的灰尘和细菌,气管壁上的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讨论
③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3.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等病原体。呼吸系统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因此,我们不要随地吐痰。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讨论
④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4.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环境中空气过于污浊,超过了呼吸道的净化处理能力,则经过呼吸道处理后进入肺内的空气中仍会有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的类型及预防
预防措施
由于呼吸道对吸人的气体不能做到完全的清洁,因此在发生沙尘暴等引起空气污浊的情况下,人们往往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土的吸入。重污染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戴口罩可以有效
降低感染风险。在一些存在有毒气体的环境
中,则需要佩戴防毒面具。
1.请将呼吸道各部分与相应功能用线连起来。
①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 a.温暖吸入的空气
②鼻腔前部丛生鼻毛 b.清洁吸人的空气
③呼吸道黏膜分泌黏液 c.湿润吸入的空气
④鼻腔黏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保证空气畅通
⑤气管、支气管表面的纤毛
2.判断正误。
(1)咽只属于呼吸系统。 ( )
(2)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 )
(3)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 ( )
(4)呼吸道能处理吸人空气中的所有有害物质。 ( )
(5)尘肺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 ( )



×
×
一、概念检测
1.完成下面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图解。


气管
支气管

2.在进行人工呼吸前,为什么要先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污物?
2.进行人工呼吸前,先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污物,目的
是使被救者的鼻、咽、喉等部位通畅,以利于空气进出肺。否则,空气容易进人胃内,回气时可能带动胃内食物返出,出现呼吸道堵塞,造成室息。
3.如果前一天晚上因感冒而鼻塞,需要用嘴呼吸,那么,第二天醒来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3.会感到口干舌燥。这说明口腔在湿润吸人的空气的过
程中,失去了大量的水分。用嘴呼吸不能对吸入的空
气起到充分的预热和清洁作用,所以不如用鼻呼吸好。
二、拓展应用
1.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是怎样传播的?说一说这些致病的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途”,以及它们在“旅途”中的“遭遇”。
1.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飞沫和痰等传播的。这些致病微生物到达患者发病部位的“旅途是: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则是到达肺)。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首先随空气被吸人鼻腔,需要穿过密密的“鼻毛森林”,有些就被黏液留在了“森林”里,顺利穿过鼻腔的致病微生物又来到了一个路口一咽,顺着气流它们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喉,之后到达了气管、支气管,这一路程最难走,很多微生物和灰尘被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包裹起来形成了痰,再由纤毛把痰扫回咽部,咳出体外,只有少部分没被咳出,到达了肺。
2.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要尖叫等。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这样要求的原因。
2.这些“条条框框”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身体健
康。例如,不随地吐痰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吃饭时不
大声说笑可以避免食物进人气管,否则可能引起剧烈
咳嗽甚至危及生命;不高声喊叫或尖叫是为了保护同
学们的声带。
3.吃东西时,尤其在吃坚果、硬糖等食物时,如果嬉笑、打闹、啼哭,容易发生食物卡喉或进入呼吸道的情况,紧接着可能表现出突然呛咳、不能发声、呼吸急促、面部及唇部青紫,严重者甚至迅速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或心跳停止等症状。“海姆利希(也称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针对这类呼吸道异物室息的快速急救方法。请你查找资料,解释这种急救方法利用了呼吸系统的哪些知识,并和家人一起学习该急救法针对不同人群的具体操作步骤。
3.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利用施救者的双手对患者
腹部进行快速向上的压迫,使患者腹腔内的压力迅速
增大,从而将气道内的异物迅速排出。海姆立克急救
法在针对不同人群时的方法有不同。
(1)婴幼儿:对一些比较小的婴幼儿,救助人员应
该把孩子抱起,一手捏住其颜骨两侧,手臂紧贴孩子
前胸,让孩子趴在救助者膝盖上,另一只手在孩子背
部拍或按压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2)成人:在成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令其弯腰,头部前倾,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双臂环绕患者的腰部;抢救者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之间,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冲击压迫患者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直至异物排出。
但如果是孕妇或过度肥胖人士发生严重的气道异物梗阻,就不适合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这时可以用胸前区冲击法。
1.引起肺炎的细菌从空气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 )
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C
2.属于呼吸系统且能产生痰的器官是( )
A.鼻 B.食道
C.气管 D.肺
C
3.雾霾中PM2.5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腔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腔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感受气味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