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卷5287430—【作业本】历史与社会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9课对外开放
1.(2023·贵州模拟)20世纪80年代以来, 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是经济特区的化表,是我国对外开收的“窗口",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答案】深圳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是经济特区的化表,是我国对外开收的“窗口",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故答案为:深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2.(2023七下·龙凤期中)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确定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 。
②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进入了 阶段。
③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从经济特区迈出, 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 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⑤在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个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深圳;2001;赎买
【知识点】三大改造;经济特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私合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 ① 结合所学可知,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确定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 结合所学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结合所学可知, 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从经济特区迈出,深圳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⑤ 结合所学可知,在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个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故答案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深圳;2001;赎买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3.新发展理念: 、 、 、 、 。
【答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故答案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新发展理念相关知识的掌握。
4.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领域 措施 影响 共同影响
政治 ①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_,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__________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分别掌管_________和________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_________掌控。
②地方:进一步废除________,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________直接任免。 ①秦朝创立了________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________的基本模式。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统局面。
文化 命丞相________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畅沟通﹐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
经济 ①以______国的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__制度,听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①秦朝创立了________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________的基本模式。
交通和边疆治理 ①统一______和_______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②派兵开凿______,统一岭南______地区。
③秦始皇派大将______北击_______,并修筑了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的______“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畅沟通﹐有利于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领域 措施 影响 共同影响
政治
①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 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 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 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②地方: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 县制 。全国分为 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 廷直接任免。
① 秦朝创立了大一统 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 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 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
文化
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 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 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 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 畅沟通,有利于 文化的 交流与发展。
经济 ①以秦 国的 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 通。
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 国家统一监制。 货币的统一,有利于 国 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 各地经济的交流 。度 量衡的统一,便利了 经 济的发展。
交通
和边
疆治
理 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②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③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 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 通八达,便利了秦朝的 水运和陆路交通。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政治:①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②地方: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影响:①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
文化: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影响: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经济:①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影响: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交通和边疆治理: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②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③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影响: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便利了秦朝的水运和陆路交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并理解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5.(2024·东莞模拟)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充满希望的富裕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断论。他总结了我国长期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造成停滞落后的教训,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家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
——摘编自《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放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开发的步骤将有前有后,引进项目的重点要各有侧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4年5月)
材料三 大事件表
时间 事件
1980年 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1990年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1994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WTO
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
(3)从材料三表格中任选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所选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原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尽快摆脱我国贫穷落后状态;吸收国外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力
(2)由沿海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逐步深入,稳步推进;立足国情等。
(3)[示例]
观点: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论述:1980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202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断论。他总结了我国长期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造成停滞落后的教训,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家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尽快摆脱我国贫穷落后状态;吸收国外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力。
(2)根据材料二“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可知,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是由沿海到内地;根据“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可知,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是逐步深入,稳步推进;立足国情等。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
(3)根据材料三,任选两个互相关联史实经济特区的设置和中国加入WTO,提炼观点为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论述时结合经济特区的设置以及意义、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做到史实准确,语言流畅即可。如1980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置,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02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对中国对外开放的认识等知识。
6.(2024八下·大理期末)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创业路上,有一座城市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个城市是( )
A.上海 B.厦门 C.深圳 D.珠海
【答案】C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所学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C项正确;
1984年,上海成为我国进一步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排除A项;
厦门、珠海也是经济特区,但没有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7.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特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
A.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B.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C.沿海地区及毗邻港澳 D.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
【答案】A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大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体现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制度,故选A项。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在于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并非是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排除B项。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在于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并非是沿海地区及毗邻港澳,排除C项。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在于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并非是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经济特区,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经济特区的相关史实。
8.(2023·邵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该材料描述的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答案】A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A项深圳是题干材料描述的城市,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识记基础史实。
9.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迅速崛起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下列与之相关的推动因素有( )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
②经济特区的建立
③长三角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④沿海城市的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浙江迅速崛起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并向经济强省迈进”,结合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有利于浙江经济发展,故①符合题意。我国五大经济特区分别位于广东、福建和海南,与浙江不符,故②不符合题意。1985年,长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有利于浙江地区经济发展,故③符合题意。1984年,我国开放宁波、温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促进了浙江地区经济发展,故④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迅速崛起,与之相关的推动因素有①③④,故选C项。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改革开放。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
10.如图所示为我国对外开放阶段进程示意图。在这一进程中属于“由点到线”阶段开放的史实是( )
A.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B.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有重点”“由点到线”“点线面结合”“全方位”,结合所学可知:
“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体现的是“有重点”的开放阶段,排除A项。
“由点到线”指的是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形成沿海开放线,故选B项。
“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体现了“点线面相结合”开放阶段,排除C项。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反映了对外开放深入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相关史实。
11.(2023八下·北林期末)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A处是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区的 。
(2)图中B处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
(3)图中C处是我国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
【答案】(1)长江三角洲
(2)深圳
(3)海南
【知识点】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1)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A处是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区的长江三角洲。
(2)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B处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3)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C处是我国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海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12.某校九(1)班同学在学完“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这个单元后,以此为主题分三个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1)第一小组20 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动。同学们根据三次.变动发生的时间和反映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史实绘制了如下年代尺。
请将年代尺中的①③⑤⑥补充完整,并写出20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趋势。
(2)第二小组同学们借助一张漫画探寻俄乌冲突加剧的原因。
漫画反映了俄乌冲突加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第三小组为了解中国政府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付出的努力,同学们收集了以下图片。
从时代主题的角度谈谈中国政府这些做法的意义。
【答案】(1)①凡尔赛一华盛顿;③世界多极化:⑤联合国;⑥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派出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发展。
【知识点】亚太经合作组织;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1)内容: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协调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①填凡尔赛一华盛顿;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故③填世界多极化: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故⑤填联合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故⑥填二。
趋势: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根据漫画信息可知,面临着乌克兰危机,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拱火,火上浇油,加剧了危机冲突,结合所学可知,缘于冷战结束后,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根据图片信息“中国‘蓝盔’”“‘一带一路’倡议”,反映了新的历史世纪,中国政府致力于
建立国际新秩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派出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发展。
故答案为:(1)①凡尔赛一华盛顿;③世界多极化:⑤联合国;⑥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派出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发展。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20 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年代尺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20 世纪世界格局演变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俄乌冲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漫画的分析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政府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付出的努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
1 / 1平行卷5287430—【作业本】历史与社会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9课对外开放
1.(2023·贵州模拟)20世纪80年代以来, 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是经济特区的化表,是我国对外开收的“窗口",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2.(2023七下·龙凤期中)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确定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 。
②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进入了 阶段。
③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从经济特区迈出, 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 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⑤在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个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新发展理念: 、 、 、 、 。
4.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领域 措施 影响 共同影响
政治 ①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_,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__________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分别掌管_________和________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_________掌控。
②地方:进一步废除________,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________直接任免。 ①秦朝创立了________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________的基本模式。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统局面。
文化 命丞相________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畅沟通﹐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
经济 ①以______国的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__制度,听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①秦朝创立了________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________的基本模式。
交通和边疆治理 ①统一______和_______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②派兵开凿______,统一岭南______地区。
③秦始皇派大将______北击_______,并修筑了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的______“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畅沟通﹐有利于_______________
5.(2024·东莞模拟)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充满希望的富裕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断论。他总结了我国长期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造成停滞落后的教训,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家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
——摘编自《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放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开发的步骤将有前有后,引进项目的重点要各有侧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4年5月)
材料三 大事件表
时间 事件
1980年 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1990年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1994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WTO
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
(3)从材料三表格中任选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所选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6.(2024八下·大理期末)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创业路上,有一座城市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个城市是( )
A.上海 B.厦门 C.深圳 D.珠海
7.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特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
A.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B.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C.沿海地区及毗邻港澳 D.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
8.(2023·邵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该材料描述的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9.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迅速崛起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下列与之相关的推动因素有( )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
②经济特区的建立
③长三角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④沿海城市的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如图所示为我国对外开放阶段进程示意图。在这一进程中属于“由点到线”阶段开放的史实是( )
A.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B.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2023八下·北林期末)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A处是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区的 。
(2)图中B处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
(3)图中C处是我国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
12.某校九(1)班同学在学完“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这个单元后,以此为主题分三个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1)第一小组20 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动。同学们根据三次.变动发生的时间和反映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史实绘制了如下年代尺。
请将年代尺中的①③⑤⑥补充完整,并写出20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趋势。
(2)第二小组同学们借助一张漫画探寻俄乌冲突加剧的原因。
漫画反映了俄乌冲突加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第三小组为了解中国政府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付出的努力,同学们收集了以下图片。
从时代主题的角度谈谈中国政府这些做法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深圳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是经济特区的化表,是我国对外开收的“窗口",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故答案为:深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2.【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深圳;2001;赎买
【知识点】三大改造;经济特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私合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 ① 结合所学可知,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确定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 结合所学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结合所学可知, 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从经济特区迈出,深圳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⑤ 结合所学可知,在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个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故答案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深圳;2001;赎买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3.【答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故答案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新发展理念相关知识的掌握。
4.【答案】
领域 措施 影响 共同影响
政治
①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 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 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 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②地方: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 县制 。全国分为 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 廷直接任免。
① 秦朝创立了大一统 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 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 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
文化
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 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 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 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 畅沟通,有利于 文化的 交流与发展。
经济 ①以秦 国的 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 通。
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 国家统一监制。 货币的统一,有利于 国 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 各地经济的交流 。度 量衡的统一,便利了 经 济的发展。
交通
和边
疆治
理 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②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③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 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 通八达,便利了秦朝的 水运和陆路交通。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政治:①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②地方: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影响:①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
文化: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影响: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经济:①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影响: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交通和边疆治理: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②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③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影响: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便利了秦朝的水运和陆路交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并理解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5.【答案】(1)原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尽快摆脱我国贫穷落后状态;吸收国外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力
(2)由沿海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逐步深入,稳步推进;立足国情等。
(3)[示例]
观点: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论述:1980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202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断论。他总结了我国长期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造成停滞落后的教训,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家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尽快摆脱我国贫穷落后状态;吸收国外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力。
(2)根据材料二“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可知,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是由沿海到内地;根据“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可知,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是逐步深入,稳步推进;立足国情等。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
(3)根据材料三,任选两个互相关联史实经济特区的设置和中国加入WTO,提炼观点为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论述时结合经济特区的设置以及意义、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做到史实准确,语言流畅即可。如1980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置,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02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对中国对外开放的认识等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所学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C项正确;
1984年,上海成为我国进一步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排除A项;
厦门、珠海也是经济特区,但没有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7.【答案】A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大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体现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制度,故选A项。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在于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并非是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排除B项。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在于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并非是沿海地区及毗邻港澳,排除C项。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在于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并非是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经济特区,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经济特区的相关史实。
8.【答案】A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A项深圳是题干材料描述的城市,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识记基础史实。
9.【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浙江迅速崛起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并向经济强省迈进”,结合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有利于浙江经济发展,故①符合题意。我国五大经济特区分别位于广东、福建和海南,与浙江不符,故②不符合题意。1985年,长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有利于浙江地区经济发展,故③符合题意。1984年,我国开放宁波、温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促进了浙江地区经济发展,故④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迅速崛起,与之相关的推动因素有①③④,故选C项。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改革开放。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
10.【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有重点”“由点到线”“点线面结合”“全方位”,结合所学可知:
“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体现的是“有重点”的开放阶段,排除A项。
“由点到线”指的是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形成沿海开放线,故选B项。
“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体现了“点线面相结合”开放阶段,排除C项。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反映了对外开放深入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相关史实。
11.【答案】(1)长江三角洲
(2)深圳
(3)海南
【知识点】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1)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A处是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区的长江三角洲。
(2)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B处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3)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C处是我国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海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12.【答案】(1)①凡尔赛一华盛顿;③世界多极化:⑤联合国;⑥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派出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发展。
【知识点】亚太经合作组织;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1)内容: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协调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①填凡尔赛一华盛顿;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故③填世界多极化: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故⑤填联合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故⑥填二。
趋势: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根据漫画信息可知,面临着乌克兰危机,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拱火,火上浇油,加剧了危机冲突,结合所学可知,缘于冷战结束后,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根据图片信息“中国‘蓝盔’”“‘一带一路’倡议”,反映了新的历史世纪,中国政府致力于
建立国际新秩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派出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发展。
故答案为:(1)①凡尔赛一华盛顿;③世界多极化:⑤联合国;⑥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派出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发展。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20 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年代尺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20 世纪世界格局演变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俄乌冲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漫画的分析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政府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付出的努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