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前、课中、课后练
一、课前预学
1.(2023七下·龙凤期中)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921年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① 年 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1982年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②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把③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 中共十六大④“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7年 中共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12年 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⑤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成果 创立者 确立会议 重要意义
理论 邓小平 中共 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 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 ”重要思想 江泽民 中共十六大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的问题
胡锦涛 中共十八大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 思想 中共 是当代中国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其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 意义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攀升。针对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 的科学判断。
4.(2023八下·吉林期末)“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的“中国梦”。请写出标志着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的历史事件。
(2)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从此中国向“国家富强”这一“中国梦”迈进了一大步。请写出这次会议名称和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3)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的中国梦的道路上,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伟大构想洗雪了百年国耻。请写出这一伟大构想的名称和1999年洗雪百年国耻的历史事件。
(4)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中国富强的中国梦的征途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正向民族复兴迈进。请列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确立的两个科学理论。
(5)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会实现更多的“中国梦”,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实现“中国梦”。
二、课中导学
5.(2023八下·遂川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对内改革的两例具体举措。
材料三:
(1) 思想指引时代方向。对比上面两幅图片相关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
(2) 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分别写出上面年代尺中①②处对应的理论成果,并举出科学理论指导
(3) 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简述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根据图片总结我国对外开放历程的特征。
三、课后助学
6.(2021七下·大庆期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7.(2024八下·大理期末)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邓小平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的是( )
A.历史课堂笔记 B.纪录片《邓小平》
C.《邓小平的故事》 D.邓小平遗留的手稿
8.1982年,党的某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该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9.(2024九下·长春月考)在中共十六大上,哪一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0.(2024八下·湘潭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的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一个伟大的党诞生了,是它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三: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这个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指出我们的党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请问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的“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写出这一转移过程中党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及其完成转移的标志是什么?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949;经济建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 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
1987 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六大,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答案为:1949;经济建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及党的中央会议。难度较低,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2.【答案】邓小平;十五大;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党;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十九大;马克思主义;决定性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梦”;“四个全面”;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进一步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其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 决定性意义。
故答案为:
第1空、邓小平
第2空、十五大
第3空、社会主义
第4空、三个代表
第5空、党
第6空、科学发展观
第7空、发展
第8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空、习近平
第10空、十九大
第11空、马克思主义
第12空、决定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知识的掌握。
3.【答案】新常态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攀升。针对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
故答案为:新常态。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相关史实。
4.【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建设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澳门回归祖国
(4)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中国梦”;中共十九大;“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本题考查十一三中全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3)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的科学理论有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本题考查“中国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澳门回归祖国。
(4)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梦”等知识。难度适中,识记并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识记并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澳回归的史实,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间及中国社会社会主义理论,理解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和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5.【答案】(1)都是思想解放运动;都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等
(2)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内改革的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设立雄安新区等
(3)作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等。意义: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特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由接纳世界到融入世界。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比上面两幅图片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都是思想解放运动;都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等。
(2)根据材料二中年代尺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内改革的具体举措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设立雄安新区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发展快,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起了极为重要作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由材料三可以看出,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后,陆续开放内地,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由接纳世界到融入世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五大与中共十九大、中国对内改革的具体举措、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我国对外开放历程的特征等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作了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党的重要会议的相关史实。
7.【答案】D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遗留的手稿是当事人邓小平直接记录或留下的遗物,D项正确;
历史课堂笔记属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取的相关知识,不属于一手史料,排除A项;
纪录片《邓小平》属于艺术作品创作,不属于一手史料,排除B项;
《邓小平的故事》属于文学作品创作,不属于一手史料,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8.【答案】A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项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符合题意;
B项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符合题意;
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不符合题意;
D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共十二大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党的重要会议。
9.【答案】A
【知识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项正确;
邓小平理论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
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
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十八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三个代表”相关知识的掌握。
10.【答案】A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A项符合题意;
B:邓小平理论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B项不符合题意;
C:科学发展观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C项不符合题意;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2)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事件:红军长征;会议:遵义会议;完成转移:甘肃会宁会师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新道路……
【知识点】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
(1)意义:根据材料一“1921年一个伟大的党诞生了……”,结合所学可知,这个伟大的党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2)根据地:根据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结合所学可知,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事件:根据材料三“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结合所学可知,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取得了长征的全面胜利。
转折: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纠正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党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标志: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题应结合上述材料,以“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为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言之有理即可。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新道路……
故答案为: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2)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事件:红军长征;会议:遵义会议;完成转移:甘肃会宁会师.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新道路……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红军长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题应结合上述材料,以“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为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1 / 1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前、课中、课后练
一、课前预学
1.(2023七下·龙凤期中)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921年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① 年 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1982年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②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把③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 中共十六大④“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7年 中共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12年 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⑤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答案】1949;经济建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 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
1987 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六大,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答案为:1949;经济建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及党的中央会议。难度较低,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成果 创立者 确立会议 重要意义
理论 邓小平 中共 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 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 ”重要思想 江泽民 中共十六大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的问题
胡锦涛 中共十八大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 思想 中共 是当代中国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其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 意义
【答案】邓小平;十五大;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党;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十九大;马克思主义;决定性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梦”;“四个全面”;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进一步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其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 决定性意义。
故答案为:
第1空、邓小平
第2空、十五大
第3空、社会主义
第4空、三个代表
第5空、党
第6空、科学发展观
第7空、发展
第8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空、习近平
第10空、十九大
第11空、马克思主义
第12空、决定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知识的掌握。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攀升。针对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 的科学判断。
【答案】新常态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攀升。针对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
故答案为:新常态。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相关史实。
4.(2023八下·吉林期末)“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的“中国梦”。请写出标志着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的历史事件。
(2)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从此中国向“国家富强”这一“中国梦”迈进了一大步。请写出这次会议名称和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3)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的中国梦的道路上,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伟大构想洗雪了百年国耻。请写出这一伟大构想的名称和1999年洗雪百年国耻的历史事件。
(4)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中国富强的中国梦的征途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正向民族复兴迈进。请列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确立的两个科学理论。
(5)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会实现更多的“中国梦”,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实现“中国梦”。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建设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澳门回归祖国
(4)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中国梦”;中共十九大;“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本题考查十一三中全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3)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的科学理论有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本题考查“中国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澳门回归祖国。
(4)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梦”等知识。难度适中,识记并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识记并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澳回归的史实,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间及中国社会社会主义理论,理解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和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二、课中导学
5.(2023八下·遂川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对内改革的两例具体举措。
材料三:
(1) 思想指引时代方向。对比上面两幅图片相关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
(2) 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分别写出上面年代尺中①②处对应的理论成果,并举出科学理论指导
(3) 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简述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根据图片总结我国对外开放历程的特征。
【答案】(1)都是思想解放运动;都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等
(2)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内改革的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设立雄安新区等
(3)作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等。意义: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特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由接纳世界到融入世界。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比上面两幅图片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都是思想解放运动;都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等。
(2)根据材料二中年代尺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内改革的具体举措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设立雄安新区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发展快,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起了极为重要作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由材料三可以看出,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后,陆续开放内地,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由接纳世界到融入世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五大与中共十九大、中国对内改革的具体举措、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我国对外开放历程的特征等知识。
三、课后助学
6.(2021七下·大庆期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作了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党的重要会议的相关史实。
7.(2024八下·大理期末)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邓小平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的是( )
A.历史课堂笔记 B.纪录片《邓小平》
C.《邓小平的故事》 D.邓小平遗留的手稿
【答案】D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遗留的手稿是当事人邓小平直接记录或留下的遗物,D项正确;
历史课堂笔记属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取的相关知识,不属于一手史料,排除A项;
纪录片《邓小平》属于艺术作品创作,不属于一手史料,排除B项;
《邓小平的故事》属于文学作品创作,不属于一手史料,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8.1982年,党的某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该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A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项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符合题意;
B项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符合题意;
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不符合题意;
D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共十二大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党的重要会议。
9.(2024九下·长春月考)在中共十六大上,哪一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A
【知识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项正确;
邓小平理论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
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
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十八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三个代表”相关知识的掌握。
10.(2024八下·湘潭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的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A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A项符合题意;
B:邓小平理论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B项不符合题意;
C:科学发展观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C项不符合题意;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一个伟大的党诞生了,是它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三: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这个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指出我们的党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请问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的“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写出这一转移过程中党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及其完成转移的标志是什么?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2)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事件:红军长征;会议:遵义会议;完成转移:甘肃会宁会师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新道路……
【知识点】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
(1)意义:根据材料一“1921年一个伟大的党诞生了……”,结合所学可知,这个伟大的党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2)根据地:根据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结合所学可知,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事件:根据材料三“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结合所学可知,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取得了长征的全面胜利。
转折: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纠正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党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标志: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题应结合上述材料,以“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为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言之有理即可。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新道路……
故答案为: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2)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事件:红军长征;会议:遵义会议;完成转移:甘肃会宁会师.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新道路……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红军长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题应结合上述材料,以“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为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