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前、课中、课后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前、课中、课后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8 15:14:19

文档简介

平行卷5284025—【作业本】历史与社会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决定成立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   的作用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   》为代国歌;以   为国旗;采 用   纪年 会议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   ,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影响意义:这次会制度正式确立议的召开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多方面的准备,标志着    制度正式确立
2.(2023七下·龙凤期中)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921年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①   年 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1982年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②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把③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 中共十六大④“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7年 中共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12年 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⑤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2024八下·台江期中)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
4.学完了本课,请你以自己擅长的形式,为本课所学知识画一幅示意图,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可以是思维导图,也可以是结构图,漫画等。请写出你的设计意图,让老师看得懂。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 主同盟 中国 共产党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中国的空前统一,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三:
(1)指出与材料一选举结果有关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会议召开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说明新中国的成立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的理由。
(3)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写出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时代主题。
6.(2024八下·会昌期中)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片所示内容哪幅是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的(  )
A. B.
C. D.
7.(2024九上·涪城开学考)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奋进的脚步,70年光辉的历程。以下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3八下·营口期末)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徐徐升起。人民海军和陆军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以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通过主席台;人民空军的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与该场景相关的史事是(  )
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9.(2024·禅城模拟) 下面年代尺中,①阶段的历史特征是(  )
A.过渡徘徊,生死攸关 B.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C.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D.艰苦创业,全面调整
10.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巩固政权;二是动员全国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不堪的国民经济。下列事件属于完成第一任务的措施是 (  )
A.西藏和平解放 B.开国大典
C.颁布“共同纲领” D.解放战争
11.(2024八下·潜江月考)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上通过的重要文件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并说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的首创。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简析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的改变。
12.(2023八下·前郭尔罗斯月考)请结合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
(2)此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哪里?
(3)会议决定新中国首都.新中国代国歌和新中国纪年方法分别是什么?
(4)此次会议建立的制度是什么?
(5)会议上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毛泽东;北京;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公元;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故答案为:;第1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空、临时宪法;第3空、毛泽东;第4空、北京;第5空、义勇军进行曲;第6空、五星红旗;第7空、公元;第8空、人民英雄纪念碑;第9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2.【答案】1949;经济建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 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
1987 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六大,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答案为:1949;经济建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及党的中央会议。难度较低,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3.【答案】西藏和平解放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故答案为:西藏和平解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
4.【答案】略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本课知识的综合认识,通过示意图对本课的重点知识进行罗列,明确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即可。
故答案为:
作图区: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记忆力,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点评】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难度适中,理解并识记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即可作答。
5.【答案】(1)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目的: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或筹建新中国)。
(2)理由: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任答一点即可)
(3)图(a):西藏和平解放。图(b):抗美援朝。图(c):土地改革。时代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人民政协;“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表格信息可知, 与材料一选举结果有关的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或筹建新中国)。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中国的空前统一,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的理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一幅图片反映了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第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与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故答案为:
(1) 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目的: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或筹建新中国)。
(2) 理由: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任答一点即可)
(3) 图(a):西藏和平解放。图(b):抗美援朝。图(c):土地改革。时代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6.【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选项B就是五星红旗,故选项B符合题意;
A.A选项是党旗,是为了纪念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符合题意;
C.C选项是国徽, 是在1950年6月23日, 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 ,不符合题意;
D.D选项是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进行准确记忆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准确识记国旗的样式。
7.【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结合所学可知,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解读正确,符合题意;②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读正确,符合题意;③1978年,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团谨的目标,解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④2017年,中共十九大,标志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年代尺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相关史实。
8.【答案】C
【知识点】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描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也就是开国大典,故C符合题意。
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在1945年10月围绕如何建国的事情进行谈判,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讨论抗战结束后的方向,三大改造是在1953年开始,到1956年底结束,ABD时间及地点都能不符,可以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围绕开国大典展开,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9.【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年代尺”,可知①阶段是从1949-1956年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启了中国新的历史纪元,B项正确;
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A项;
改革开放,继往开来是指1978年之后的历史阶段,排除C项;
艰苦创业,全面调整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①阶段的历史特征是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0.【答案】A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西藏和平解放是巩固新生政权,属于完成第一任务的措施,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西藏的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
11.【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知识点】三大改造;人民政协;“共同纲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原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的首创。
(3)据材料三“图一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图二递交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申请”“图三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故答案为: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社会主义改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
12.【答案】(1)1949 年。
(2)北平。
(3)北京、《义勇军进行曲》、公元纪年。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中国入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2)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
(3)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中国入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1 / 1平行卷5284025—【作业本】历史与社会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决定成立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   的作用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   》为代国歌;以   为国旗;采 用   纪年 会议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   ,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影响意义:这次会制度正式确立议的召开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多方面的准备,标志着    制度正式确立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毛泽东;北京;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公元;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故答案为:;第1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空、临时宪法;第3空、毛泽东;第4空、北京;第5空、义勇军进行曲;第6空、五星红旗;第7空、公元;第8空、人民英雄纪念碑;第9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
2.(2023七下·龙凤期中)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921年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①   年 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1982年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②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把③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 中共十六大④“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7年 中共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12年 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⑤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答案】1949;经济建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 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
1987 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六大,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答案为:1949;经济建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及党的中央会议。难度较低,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3.(2024八下·台江期中)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
【答案】西藏和平解放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故答案为:西藏和平解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
4.学完了本课,请你以自己擅长的形式,为本课所学知识画一幅示意图,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可以是思维导图,也可以是结构图,漫画等。请写出你的设计意图,让老师看得懂。
【答案】略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本课知识的综合认识,通过示意图对本课的重点知识进行罗列,明确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即可。
故答案为:
作图区: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记忆力,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点评】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难度适中,理解并识记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即可作答。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 主同盟 中国 共产党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中国的空前统一,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三:
(1)指出与材料一选举结果有关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会议召开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说明新中国的成立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的理由。
(3)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写出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时代主题。
【答案】(1)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目的: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或筹建新中国)。
(2)理由: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任答一点即可)
(3)图(a):西藏和平解放。图(b):抗美援朝。图(c):土地改革。时代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人民政协;“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表格信息可知, 与材料一选举结果有关的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或筹建新中国)。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中国的空前统一,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的理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一幅图片反映了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第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与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故答案为:
(1) 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目的: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或筹建新中国)。
(2) 理由: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任答一点即可)
(3) 图(a):西藏和平解放。图(b):抗美援朝。图(c):土地改革。时代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6.(2024八下·会昌期中)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片所示内容哪幅是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选项B就是五星红旗,故选项B符合题意;
A.A选项是党旗,是为了纪念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符合题意;
C.C选项是国徽, 是在1950年6月23日, 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 ,不符合题意;
D.D选项是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进行准确记忆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准确识记国旗的样式。
7.(2024九上·涪城开学考)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奋进的脚步,70年光辉的历程。以下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结合所学可知,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解读正确,符合题意;②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读正确,符合题意;③1978年,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团谨的目标,解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④2017年,中共十九大,标志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年代尺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相关史实。
8.(2023八下·营口期末)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徐徐升起。人民海军和陆军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以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通过主席台;人民空军的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与该场景相关的史事是(  )
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答案】C
【知识点】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描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也就是开国大典,故C符合题意。
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在1945年10月围绕如何建国的事情进行谈判,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讨论抗战结束后的方向,三大改造是在1953年开始,到1956年底结束,ABD时间及地点都能不符,可以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围绕开国大典展开,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9.(2024·禅城模拟) 下面年代尺中,①阶段的历史特征是(  )
A.过渡徘徊,生死攸关 B.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C.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D.艰苦创业,全面调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年代尺”,可知①阶段是从1949-1956年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启了中国新的历史纪元,B项正确;
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A项;
改革开放,继往开来是指1978年之后的历史阶段,排除C项;
艰苦创业,全面调整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①阶段的历史特征是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0.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巩固政权;二是动员全国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不堪的国民经济。下列事件属于完成第一任务的措施是 (  )
A.西藏和平解放 B.开国大典
C.颁布“共同纲领” D.解放战争
【答案】A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西藏和平解放是巩固新生政权,属于完成第一任务的措施,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西藏的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
11.(2024八下·潜江月考)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上通过的重要文件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并说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的首创。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简析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的改变。
【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知识点】三大改造;人民政协;“共同纲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原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的首创。
(3)据材料三“图一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图二递交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申请”“图三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故答案为: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社会主义改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
12.(2023八下·前郭尔罗斯月考)请结合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
(2)此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哪里?
(3)会议决定新中国首都.新中国代国歌和新中国纪年方法分别是什么?
(4)此次会议建立的制度是什么?
(5)会议上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答案】(1)1949 年。
(2)北平。
(3)北京、《义勇军进行曲》、公元纪年。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中国入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2)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
(3)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中国入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