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物理专题专项训练:电磁学实验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物理专题专项训练:电磁学实验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1 11:1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届高考物理专题专项训练:电磁学实验题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段阻值约几千欧的电阻丝(粗细均匀)的电阻率,图甲中C为一金属夹子。
(1)该同学首先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电阻丝的直径d = mm。
(2)由于没有合适的电流表,需要将量程为100 μA,内阻为200 Ω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Im = 100 mA的电流表,需要将微安表和一规格为 Ω的电阻并联。(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按电路原理图连接好电路,将夹子C夹在电阻丝某处,闭合开关S,用刻度尺测量B、C之间电阻丝的长度,记为x,通过电阻丝的电流记为I。改变B、C之间的长度x,多次测量,得到多组I、x数据。以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描点得到线性图像的斜率为k,已知恒压源E的电压恒为U,电阻丝的横截面积为S,电流表内阻可以忽略,则电阻丝的电阻率ρ = 。
2.某同学用传感器做“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采用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将开关先与“1”端闭合,电容器进行 (选填“充电”或“放电”),稍后再将开关与“2”端闭合,电容器进行 (选填“充电”或“放电”)。在下列图像中,表示以上过程中,通过传感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 ,电容器的带电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 。
(2)该同学用同一电路分别给两个不同的电容器充电,电容器的电容C1>C2,充电过程中电容器极板间电压随电容器的带电量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中①②所示,其中对应电容为C1的充电过程图像是 (选填①或②)。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
(3)心脏除颤器的工作原理是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称为电击除颤。工作时向心脏除颤器的储能电容器充电,使电容器获得一定的储能,对心颤患者皮肤上的两个电极板放电,让一部分电荷通过心脏,刺激心颤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跳动。如图是一次心脏除颤器的模拟治疗,该心脏除颤器的电容器电容为1.4×10-5F,充电至1.0×104V电压,如果电容器在2×10-3s时间内完成放电,放电结束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这次放电过程中通过人体组织的电流恒定
B.这次放电有0.14C的电荷量通过人体组织
C.若充电至5×103V,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7×10-6F
D.该次放电释放约700J电能
3.某同学欲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试验器材如图所示,已知当电流从灵敏电流计G左端流入时,指针向左偏转。现将灵敏电流计G、螺线管、开关、导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后闭合开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两种操作,能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即有感应电流产生的是_______。
A.将条形磁铁静置于螺线管中
B.将条形磁铁插入螺线管的过程中
(2)若将磁铁N极朝下从上往下竖直插入螺线管时,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将偏转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若条形磁铁极朝下从螺线管中竖直向上抽出时,螺线管接线柱的电势关系为 (选填“>”、“<”或“=”)。
4.收音机中可变电容器作为调谐电台使用。如图甲所示为空气介质单联可变电容器的结构,它是利用正对面积的变化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大小,某同学想要研究这种电容器充、放电的特性,于是将之接到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中,实验开始时电容器不带电,微电流传感器G可以记录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充电稳定后,断开单刀双掷开关,用电压表接在电容器两端测量电压,发现读数缓慢减小,原因是 。
(2)首先将开关S打向1,这时观察到G有短暂的示数,稳定后,旋转旋钮,使电容器正对面积迅速变大,从开始到最终稳定,微电流传感器G记录的图像可能是______。
A. B. C. D.
(3)利用该电路也能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固定电容器正对面积后(电容器可视为理想电容器),先将开关接1,充电稳定后将开关接2,得到微电流传感器的图像。两次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的峰值分别为、。已知微电流传感器内阻为R,则电源的电动势为 ,电源内阻为 (用字母“,,R”表示)
5.力敏电阻是一种将机械力转换为电信号的特殊原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所受压力大小改变而改变,主要用于各种张力计、转矩计、加速度计、半导体传声器及各种压力传感器中。某社团活动小组对一个力敏电阻研究的过程中设计了以下实验:
(1)利用伏安法测出力敏电阻Rx在承受压力FN = 500 N时其电阻的大小。如图甲为测量电路,其中电压表V内阻约为2 kΩ,电流表A1内阻RA1 = 10 Ω,为减小测量误差,测量电路中电压表的右端应接在 端(选填“a”或“b”);
(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读数为3.0 V,电流表读数为0.05 A,则此时Rx = Ω;
(3)经查询厂家资料可知,该力敏电阻的阻值与所受压力大小可视为反比例关系。小组成员利用该力敏电阻设计了一个测量压力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为18 V,内阻很小可忽略:电流表A2量程为0 ~ 0.6 A、内阻RA2 = 5 Ω;定值电阻R0 = 20 Ω。闭合开关,在力敏电阻Rx上施加不同大小的压力F,电流表会显示不同的读数I,则与 成线性关系(选填“I”“”或“”);
(4)在图乙的电路中为了减小误差,要求电流表读数时指针在刻度盘的之间,则该力敏电阻允许承受的最大压力应小于 N。
6.某同学在物理实验室找到一个热敏电阻(图中符号TC),想研究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按照下图连接了实验器材,图中为定值电阻,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
(1)为了使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请在图中添加一根导线改进该实验 。
(2)正确添加导线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至适当位置,读出并记录两电压表,的示数,。则热敏电阻的阻值可以表示为 (用,、表示)。
(3)该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热敏电阻分为正温度系数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和负温度系数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两种,同时了解温度一定时流过热敏电阻的电流大小也会影响电阻值。为了判断该热敏电阻的种类,用控温箱升高热敏电阻的温度后,该同学应采取的实验步骤及判断方法是 。
7.图甲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多用电表的简图,图中E是电池,R1、R2、R3、R4和R5是定值电阻,R6是滑动变阻器,G是微安表头,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其中欧姆挡为“×100Ω”挡。
(1)图甲中的B端与 (填“红”或“黑”)表笔相连接。
(2)滑动变阻器R6的作用是 。
(3)挡位1、2是用来测量 (填“电压"“电流”或“电阻”)的,挡位1的量程比挡位2的量程 (填“大”或“小”)。
(4)用该多用电表测某定值电阻的阻值时,实验操作均正确,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测得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
8.某同学在进行扩大电流表量程的实验时,需要知道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和内阻。他设计了一个用标准电流表G1来测量待改装电流表G2的满偏电流和内阻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已知G1的量程略大于G2的量程,图中为滑动变阻器,为电阻箱,开始时开关S1和开关S2均为断开状态。经过一系列步骤,该同学顺利完成了这个实验。
(1)实验步骤如下:
a.分别将和的阻值调至最大;
b.合上开关S1;
c.调节使G2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此时G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μA;
d.合上开关S2;
e.反复调节和的阻值,使G2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G1的示数仍为,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 Ω。
(2)从实验设计原理上分析,可得G2的内阻 Ω。
(3)若要将G2的量程扩大为I,并结合前述实验过程中测量的结果,写出需在G2上并联的分流电阻的阻值表达式为 (用Ⅰ、、r表示)。
9.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置在 (填“a”或“b”)位置。
(2)下列操作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______。
A.开关闭合瞬间
B.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C.开关断开瞬间
D.开关闭合后,迅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3)将线圈A插入线圈B中,闭合开关S瞬间,发现电流计指针右偏,则保持开关S闭合,以下操作中也能使电流计指针右偏的是______。
A.拔出线圈A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
(4)某同学第一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慢慢向右移动,第二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快速向右移动,发现第二次电流计指针的摆动幅度较大,原因是线圈B中的 (填“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或“磁通量的变化率”)第二次比第一次的大。
10.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该热敏电阻制作测温范围为的温度计。所用器材有:直流电源 (电动势 内阻为1.5Ω), 电流表A(量程50mA,内阻为6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0Ω), 煤油温度计,(测温范围 ),电热水壶,开关S,导线若干,水和冰块。(整个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
(1)实验器材的组装和调节如下:
①按照图乙连接好电路;
②将热敏电阻浸入冰水混合物中,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使电流表指针满偏,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
③用电热水壶将冰水混合物逐渐加热到 ,保持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保持不动”),用固定在水壶中的煤油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记录,同时记下对应电流表的读数;
④将电流表的刻度盘重新标定成温度刻度盘,温度计即可正常使用。
(2)使用:①根据上述数据,写出电流表的电流I与热敏电阻的关系式为 (用含Ⅰ的表达式表示);
②将热敏电阻浸入待测液体,闭合开关S,根据电流表指针的位置读出温度;
③当电流表的读数为25.0mA时,待测液体的温度为 ℃。
11.小开同学要把一个电流计(满偏电流为,内阻未知)改装成一个量程为的电压表。为此,他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先进行该电流计内阻值的测量。其中为总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好电路后,小开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开关闭合之前将、调到最大值;
②只闭合开关,将由最大阻值逐渐调小,使电流计读数达到满偏电流;
③保持不变,再闭合,调节电阻箱的值,使电流计读数等于,同时记录下此时电阻箱的读数为。
(1)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可求得待测电流计的内阻为 ;
(2)小开同学用测量值作为电流表的内阻,将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 的电阻;
(3)小开同学用一个同量程的标准电压表与改装后的电压表并联进行校准,其中标准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时,改装电压表的表盘如图丙所示,则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为 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改装电表的量程发生偏差的可能原因是:电流计内阻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4)要达到预期改装目的,不重新测量电流计的内阻值,只需将阻值为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的电阻即可,其中 。
12.小明同学要把一个电流计(满偏电流为1 mA,内阻未知)改装成一个量程为6 V的电压表。为此,他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先进行该电流计内阻值的测量。其中R1为总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好电路后,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开关闭合之前将R1、R2调到最大值;
②只闭合开关S1,将R1由最大阻值逐渐调小,使电流计读数达到满偏电流Ig;
③保持R1不变,再闭合S2,调节电阻箱R2的值,使电流计读数等于,同时记录下此时电阻箱的读数为60 Ω。
(1)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可求得待测电流计的内阻为 Ω;
(2)小明同学用测量值作为电流表的内阻,将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6 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R = Ω的电阻;
(3)小明同学用一个同量程的标准电压表与改装后的电压表并联进行校准,其中标准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时,改装电压表的表盘如图丙所示,则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为 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改装电表的量程发生偏差的可能原因是:电流计内阻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4)要达到预期改装目的,不重新测量电流计的内阻值,只需将阻值为R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kR的电阻即可,其中k = 。
13.兴趣小组要测量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实验器材:
A.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
B.电流表:量程,内阻
C.电流表:量程,内阻
D.定值电阻
E.定值电阻
F.定值电阻
G.滑动变阻器R()
H.导线与开关
(1)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需要先将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将电流表量程扩大为0.5A,另一定值电阻作为保护电阻,则三个定值电阻选择为:a ;b ;c (均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2)在图示乙器材中按照电路图连接成测量电路。
(3)电路连接准确无误后,闭合开关K,移动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电流表、的示数,作出了图像如图丙所示,则电池组电动势 V;内阻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14.“祖冲之”研究小组用图中所给的器材进行与安培力有关的实验。金属导轨和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足够大的电磁铁(未画出)的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上方,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下方,一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且与两导轨垂直。
(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以限流方式接入电路,且在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沿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 。
(2)为使金属棒在离开导轨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有人提出以下建议:
A.适当增大两导轨间的距离
B.换一根更长的金属棒
C.适当减小金属棒中的电流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3)根据磁场会对电流产生作用力的原理,人们发明了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回旋加速器 B.电磁炮 C.质谱仪
15.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来探究影响电荷间静电力的因素。如图,A是一个带正电的小球,系在绝缘丝线上带正电的小球B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离,静电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
(1)他们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B先后挂在如图甲中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小球B平衡后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依次 ,由此可得,两小球所带电量不变时,距离增大,两小球间静电力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以上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等效替代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微小量放大法
16.皮皮志同学到实验室准备做三组实验,第一组实验计划将一只量程为的灵敏电流计分别改装成量程为的电流表、量程为5V的电压表和量程为10V的电压表。于是设计的改装电路如图1所示。图1中G为灵敏电流计,、和是三个定值电阻,选择开关K可以分别置于、、三个位置,从而实现多功能测量,实验室中还有两个备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
(1)皮皮志同学用图2所示电路测定灵敏电流计G的内阻。先将的阻值调至最大,闭合,缓慢减小的阻值,直到G的指针满偏,然后闭合,保持的阻值不变,逐渐调节的阻值,使G的指针半偏,此时电阻箱的读数等于G的内阻。若电源电动势,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填“”或“”),灵敏电流计G的内阻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2)上述步骤测得G的内阻为。进行了第二组实验利用图1搭配定值电阻。
①图1中选择开关置于时,构成量程为的电流表,则电阻的阻值为 ;
②图1中选择开关置于时,构成量程为的电压表,则电阻的阻值为 ;
17.学习小组在测量某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合金细棒的电阻率实验中,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接入电路中合金细棒的长度,又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合金细棒的电阻约为100Ω。
(1)进一步用螺旋测微器测合金细棒的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直径 mm。
(2)为了精确测得该合金细棒的电阻,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①电源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2Ω)
②电压表V(量程1V、内阻为1000Ω)
③电流表A(量程30mA、内阻约为1Ω)
④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0Ω)
⑤电阻箱(0~9999Ω)
⑥导线若干,开关一只
①由于提供的电压表量程不足,现需使其量程变为3V,则需要在电压表上串联一个电阻箱,则 Ω;
②若按照图乙所示设计电路,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或);并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③由于电表不是理想电表,若从系统误差的角度分析,用上述方法测得的合金电阻率与真实值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18.一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在夜晚有车辆经过时,前方路灯将被点亮;、为相同规格的光敏电阻,其阻值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为调节范围的电阻箱,、可视为理想二极管,、为电磁继电器的线圈,当三极管的、两极间电压达到时,三极管被导通,从而使得由电源正极经电磁继电器、三极管的和极到达电源负极的回路被导通,电磁继电器吸附衔铁(未画出),从而使开关闭合,路灯被点亮。
(1)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 (填“减小”或“增大”)。
(2)为保证夜晚有车辆经过时,路灯会被点亮,电阻箱的阻值应分别设置为 , 。
(3)二极管、的作用是 。
19.甲、乙、丙三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1)如图,甲同学在断开开关时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下列操作中同样能使指针向右偏转的有_____。
A.闭合开关
B.开关闭合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
C.开关闭合时将A线圈从B线圈中拔出
D.开关闭合时将A线圈倒置再重新插入B线圈中
(2)如图,乙同学将条形磁铁从B线圈上方由静止释放,使其笔直落入B线圈中,多次改变释放高度,发现释放高度越高,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过的角度越大。该现象说明了线圈中 (选填“磁通量”“磁通量变化量”或“磁通量变化率”)越大,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
(3)丙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他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对二极管正负极进行确认,某次测量时发现多用电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说明此时黑表笔接触的是二极管的 (选填“正极”或“负极”)。
20.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x。 实验中除开关、若干导线之外还提供下列器材:
A.待测合金丝Rx(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约5Ω)
B.电源(电动势4V,内阻不计)
C.电流表(0~3A,内阻约0.01Ω)
D.电流表(0~0.6A,内阻约0.2Ω)
E.灵敏电流计G(满偏电流Ig为200μA,内阻rg为500Ω)
F.滑动变阻器(0~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1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3A)
H.电阻箱R0(0~99999.9Ω)
(1)为了测量准确、调节方便,实验中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均填写仪器前的字母)
(2)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x,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 端(选填“a”或“b”)。
(3)若测出合金丝长度为L,直径为d,电阻为R,则该合金电阻率的表达式 。(用上述字母和通用数学符号表示)
(4)甲同学按照图1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将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调为R0=14500Ω,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IG和电流表A的示数IA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 由此可知,合金丝接入电路的电阻测量值Rx =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乙同学选择同样的器材,按图3所示电路测量合金丝的阻值,保持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在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他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IG和电流表A的示数IA也随之增加,图中反映和关系的示意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1.两同学探究用粗细均匀的镍铬丝将表头G改装成电流表。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表头G两端并联长为L的镍铬丝,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表头G满偏,此时毫安表示数为I。改变线夹的位置以改变L,重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表头G仍满偏,获得多组I、L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
(1)请按图甲所示电路用笔画线替代导线将图乙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闭合电键前,应将实物图中滑动变阻器滑动头滑到 (选填“a端”或“b端”)。
(3)若图丙中图线的纵截距为c,斜率为h,则G表的满偏电流Ig = (用c、k表达)。
(4)若要把该表头G改装成量程为nIg(n > 1)的电流表,需要把长为 的镍铬丝并联在表头G两端。(用c、k、n表达)
2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电磁铁、小钢球和光电门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小球吸在电磁铁上时测量出小球球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为h。
(1)电磁铁用的铁芯可分为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在磁场撤去后还会有很强的磁性,而软磁性材料在磁场撤去后就没有明显的磁性了,本实验中的电磁铁的铁芯应该用 (选填“硬”或“软”)磁性材料制作;
(2)本实验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
(3)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时应使用 (选填“内”或“外”)测量爪测量。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 ;
(4)调整小球的下落高度h,断开电磁铁电源,记录计时装置显示的挡光时间t,多次重复上述过程,作出随h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用表示);
(5)小明每次测量h时均测量的是电磁铁下端到光电门下端的距离,仍作出图像,他是否可以通过图像求得重力加速度?请简要说明理由 。
23.某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该压敏电阻测量某一浓度的盐水密度,实验过程中,他们将压敏电阻的受力面水平放置在盛有盐水的容器底部,通过测量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图线得到压敏电阻所受压力的大小,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得出盐水的密度,盐水中的导线及压敏电阻与盐水绝缘良好。
(1)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3的实物连线 。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 端。(选填“a”或“b”)
(3)若电路中的电压表均可看成理想电压表,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N。
(4)已知压敏电阻的水平横截面积,重力加速度g取,在(3)的条件下,测得容器内压敏电阻上方的液体高度,则该盐水的密度为 。
24.(1)在图甲中,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不通电时指针停在正中央),则在图乙中,磁体N极插入线圈A过程中,通过线圈的磁通量 (填“增大”或“减小”),电流表的指针将 (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偏转;在图丙中,导体棒ab向左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将 (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偏转。

(2)在图丁中,R为光敏电阻(光照强度变大,电阻变小),轻质金属环A用轻绳悬挂,与长直螺线管共轴(A线圈平面与螺线管线圈平面平行),并位于螺线管左侧。当光照增强时,从左向右看,金属环A中电流方向为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金属环A将 (填“向左”或“向右”)运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25届高考物理专题专项训练:电磁学实验题》参考答案
1.(1)2.748/2.749/2.750
(2)0.20
(3)
2.(1) 充电 放电 A C
(2) ② 电压相同时电容大的带电量大,可知②为C1图像
(3)BD
3.(1)B
(2) 向右 >
4.(1)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
(2)A
(3)
5.(1)b
(2)50
(3)
(4)1250
6.(1)
(2)
(3)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与之前相同,若示数变大,则为正温度系数电阻,反之则为负温度系数电阻
7.(1)红
(2)欧姆调零
(3) 电流 大
(4)800
8.(1) 24.7 580
(2)580
(3)
9.(1)a
(2)B
(3)C
(4)磁通量的变化率
10.(1) 52.5 保持不动
(2) 26
11.(1)120
(2)5880
(3) 6.4 偏小
(4)
12.(1)120
(2)5880
(3) 6.4 偏小
(4)
13.(1) F D E
(2)
(3)
14.(1)见解析
(2)A
(3)B
15.(1) 减小 减小
(2)C
16.(1) 小
(2) 200 4840
17.(1)3.499/3.500/3.501
(2) 2000 R1 偏大
18.(1)增大
(2) 90 3
(3)防止线圈断电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损坏三极管,提供自感电流释放的通路
19.(1)CD
(2)磁通量变化率
(3)负极
20.(1) D F
(2)b
(3)
(4)4.5
(5)A
21.(1)
(2)a端
(3)c
(4)
22.(1)软
(2)不需要
(3) 外 10.15
(4)
(5)可以;因为每次h的测量误差相等,图像斜率不变
23.(1)见解析
(2)b
(3)0.6
(4)/1200
24.(1) 增大 向左 向右
(2) 逆时针 向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