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提升训练:文言小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语文提升训练:文言小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1 14:2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届高考语文提升训练:文言小题
1.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察此何自起
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B.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其无 不失其所者久 B.人而不仁,如礼何 物格而后知至
C.迩之事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D.凿户牖以为室 是以圣人欲不欲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事斯语矣 事:实践,从事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通“徼(邀)”,求取
D.复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补救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益骄(益:稍微)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B.人而不仁(而:如果) 扪参历井仰胁息(历:穿越)
C.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嫉妒) 会论虞常(论:讨论)
D.振长策而御宇内(振:振兴) 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5.下面句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句
B.木直中绳, 以为轮 省略句
C.不拘于时 状语后置句
D.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句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帅襄、老聃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出人也远矣 其皆出于此乎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且焉置土石?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 )
A.于是怅然慷慨 B.空中而多窍
C.郦元之所见闻 D.尝从人事
9.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分类相同的一组是( )
A.拙于用大 慎终如始
B.以愚黔首 左丘失明
C.自贼者也 吴王使之将
D.非礼勿视 上计轩辕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全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B.暮去朝来颜色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凌万顷之茫然 迷花倚石忽已暝
D.枉用相存 是月丁未
11.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必退”与“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师”字含义不同。
B.“郑既知亡矣”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两句中的“亡”字含义相同。
C.“邻之厚,君之薄也”与“薄暮冥冥”(《岳阳楼记》)两句中的“薄”字含义不同。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意为“小”,与成语“微不足道”中的“微”字含义相同。
12.对下面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B.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C.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文胜质则史 史:虚饰,浮夸。
B.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树立。
C.会论虞常 论:判罪。
D.会盟而谋弱秦 弱:削弱。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益:更加。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表示祈使语气。
C.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焉:于是。
D.孝公既没 既:已经。
15.下列对原文《烛之武退秦师》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见秦伯、拯救郑国于危难之中的义勇精神。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说明不灭郑对秦国有利。
C.“朝济而夕设版焉”,是说晋文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计好了防御工事。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说明秦、晋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
16.下面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A.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B.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C.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D.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17.下列对本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B.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指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指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C.相,指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D.冠者,指成年男子。古时男子三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18.下列词语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语气助词
C.金就砺则利 金:黄金
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多
19.下列词语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
A.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听见
B.君子不齿 不齿:不愿提及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古文:文言文
D.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20.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听闻) 而闻者彰(清楚)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
B.则耻师焉,惑矣(迷惑) 枉用相存(问候、探望) 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为)
C.崖限当道者(界限)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方法)
D.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手) 而卒莫消长也(终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端正)
21.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而今安在哉
C.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扣舷而歌之
B.知不可乎骤得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故木受绳则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凌万顷之茫然
2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吾从而师之
B.舞幽壑之潜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积善成德 小学而大遗
D.明烛天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偭规矩而改错 B.扈江离与辟芷兮 C.固时俗之工巧兮 D.来吾道夫先路
25.下列选项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 句读之不知 蚓无爪牙之利
B.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转徙于江湖间
C.不拘于时 妆成每被秋娘妒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而耻学于师 月出于东山之上 自言本是京城女
26.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去私》) 可( )
(2)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 (《李林甫口蜜腹剑》) 啖( )
(3)人之所归则植 (《陆贽论审察群情》) 植( )
(4)田野辟,人民给 (《齐威王行赏罚》) 给( )
(5)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 (《江天一传》) 尚( )
2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
(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
(4)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
(5)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
(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
(7)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2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劝学 ( ) 学不可以已( )
金就砺则利( ) 声非加疾也( )
而闻者彰( ) 不耻相师( )
吾从而师之(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今之众人 ( ) 君子不齿( )
2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十二章》)( )
(2)君子喻于义(《论语十二章》)( )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大学之道》)( )
(4)其未兆易谋(《老子四章》)( )
(5)剖之以为瓢(《五石之瓠》)( )
(6)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兼爱》)( )
(7)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
(8)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
30.字词解释。
(1)君子喻于义( )
(2)敏于事而慎于言( )
(3)一日克己复礼( )
(4)常于几成而败( )
(5)复众人之所过( )
3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客有过主人者( ) (2)比三旦立于市( ) (3)遂盟强台而弗登( )
(4)扶而道苦之( ) (5)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 (6)就善水草舍止( )
(7)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 ) (8)廷尉当是也( )
(9)卒至于败( ) (10)既启之而复卷之( )
3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吾师道也 师: 。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 。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 。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 。
(5)吾未见其明也 明: 。
(6)彼与彼年相若也 相若: 。
(7)官盛则近谀 近: 。
(8)君子不齿 齿: 。
3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新沐者必弹冠( )
(2)是以见放( )
(3)新浴者必振衣( )
(4)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
(5)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
(6)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
(7)及见贾生吊之( )
(8)同死生,轻去就( )
3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
(2)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
(3)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4)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
(5)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
3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才能不及中人( ) (2)而倔起阡陌之中( )
(3)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25届高考语文提升训练:文言小题》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C
6.C
7.D
8.C
9.C
10.C
11.D
12.C
13.B
14.A
15.C
16.B
17.D
18.A
19.D
20.D
21.B
22.A
23.C
24.C
25.C
26. 适合 拿利益引诱人 树立,可引申为“振兴” 丰衣足食 通“上”,超过
27. 同“佯”,假装 因:趁机。用事:当权 表达 无论 连,跟着 资质,职分 诋毁
28. 勉励 停止 靠近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明显,显著 以……为耻 跟随 用来 普通人 并列,排列
29. 勤勉 知晓,明白 彰明 兆头 剖开 治疗 遗憾 慰问
30. 知晓,明白 并且 一旦 靠近 弥补,补救
31. 拜访 接连,连续 名词作动词,结盟 使动用法,使……苦,折磨 标识 靠近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判决,处理 最终 打开
32. 学习 知道,懂得 本来 无论,不论 明智 差不多 近乎 并列、排列
33. 洗头 放逐 抖动 顺应 怀抱着 文辞,这里指文学 凭吊 不看重
34. 像原来的样子。 锋利。 匹敌,相当。 先前。 衡量。
35. 平常的人 兴起 率领 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