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课题:习作
内容分析: 教材以一句“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的乐园”点明了本次习作的主题,然后用图示的方法,启发学生打开习作的思路,从多个角度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乐园》,要写出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爱在你的乐园干什么,你的乐园带给你什么快乐。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留意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自己在某个地方的快乐生活,并与他人分享其中的快乐。 语言运用:运用本单元课文用关键语句表达情感的方法,将自己的快乐融人习作,清楚地表达出来。 思维能力:回忆日常生活,打开习作思路,融入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聚焦乐园,描写出乐园样貌、乐园中的活动和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快乐融人习作,清楚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 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
情境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本单元的单元首页。苍翠的远山,潺潺溪水,杨柳依依,水牛耕作,儿童戏蝶……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幅迷人的风景画对农村孩子来说朴素寻常,对城市孩子来说是新奇又陌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名家眼中的乡野世界,打卡美丽乡村,一起感受乡村生活的纯朴、独特与美好。 活动流程: 为了更好地将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单元将创设一个大情境——“田园诗歌与乡村打卡之旅”。在这个大情境中,学生将扮演“小小探索家”,通过诗歌学习、乡村生活体验、转述练习、乐园描绘等三个小活动深入理解和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创造力。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块一 聊聊我的乐园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作文写完了吗?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同学是怎样给我们介绍他的乐园的吧。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读一读这篇例文的一个小片段,说一说这篇例文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出示课件:每到夏天,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我们约上小伙伴,有的在溪水里捉鱼,有的搬起石头抓螃蟹,可是一不小心就会被螃蟹的钳子钳着,有几个小伙伴甚至被咬得哇哇大叫,即便这样,我们还是玩得不亦乐乎。有些顽皮的男孩子们会下水玩打水仗,把水泼向对方,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个个都变成了落汤鸡。而我却和其他小伙伴们玩起了扔石头游戏,比比谁扔得远,谁抛得高,随着石头落下,溪水溅起了一朵朵小水花…… 点评:动作、神态描写都属于细节描写,……用好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能让事件写得更加生动,更能感受到快乐。 学生认真仔细地读一读范文的一个小片段,思考探究这篇例文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阅读中把握写作技巧,培养学生挖掘他人习作亮点的能力。
板块二 分享我的乐园。
运用《乐园介绍卡》,自主习作。把卡片中的内容自主串联在一起,形成一篇完整的习作。 教师引导:下面请你和同桌交换作文,根据“评价标准”一到五级的星级评价。相互评价,写出最后的评价。 3.出示评价标准。基本的要求有两个: 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用词准确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确。 评价标准逐层递进: 乐园标题恰当、吸引人。 描述内容全面,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运用三种以上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 )能感受到作者的快乐之情。 4.出示评改范例。教师引导: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说说这个段落有什么问题? 生:这个段落的描写没有突显作者的心情,我没有感受到快乐。 教师:这位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这个段落的问题在于没能突出“乐”,对桑葚的描写不够细致,也没突显自己的心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读一读评改后的段落,再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5.回顾总结。 教师引导: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出不少写好作文的技巧。你能来说一说你总结出了哪些技巧吗? 选取好玩、好看、有意义的地点。 介绍时要按照方位顺序。 要写出快乐的事情有哪些。 要指出快乐之处,并有所升华 学生把卡片中的内容自主串联在一起,形成一篇完整的习作。并且根据评价标准互评互改。 对比阅读,感受写法,总结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