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英语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B(1a-1d)
本课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涉及“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语言与文化”。
单元主题:Fun places and nature 该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中”社区生活”这一主题。其中B篇阅读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主题下“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的生态特征与自然景观”子主题内容。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围绕Fun places and nature这一主题展开,涉及六个语篇,包括三段听力、一段日常对话、一篇杂志文章、一篇说明文。 语篇一是一段听力材料,该对话是学生之间的对话,主要谈论了周边的各种博物馆。通过听力内容呈现了单元话题并输入了单元目标语言如: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science museum? —Yes,I have. I went to the National Science Museum last year.等表述曾经去过某地的句型结构。 语篇二是一段听力材料,该对话主要谈论了曾经浏览过的主题公园和博物馆的经验,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去自己心仪的博物馆。 语篇三是一段朋友之间的对话,把话题内容从浏览过的地方扩展到对某个地方更为具体的描述。引导学生加入一些更为细节的信息,丰富谈话内容。 语篇四是一篇摘自杂志的说明文,为读者呈现不同特色的博物馆。训练学生通过上下文阅读和构词法等途径,分析词义的功能。 语篇五是一段两个同学之间的听力对话。话题从博物馆拓展到旅游景点。对话中谈到了中国两个著名景点---长城和兵马俑,以及谈到了当地特色食物,丰富谈话内容。结合旅游情境继续学习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语篇六是一篇有关新加坡的地理信息的说明性文章。文章从新加坡的语言,食物,动物园,天气四个方面介绍新加坡。可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从文中找出去新加坡旅游的理由。训练学生读后记笔记,依据笔记内容总结并复述文章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语篇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1.了解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谈论感受; 2.谈论曾经去过的地方以及在那里做了什么。 3.运用获取关键词策略听懂有关曾经去博物馆和的对话。通过谈论过去的经历,增进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热爱,同时提高表达能力。Period 1: 对话 (different museums and parks) (2课时)助主题语境听、说、读、认以下单词和短语unbelievable, progress, rapid, unusual, encourage, peaceful,tea art, tea set; 2.能够运用预测和跳读策略梳理三位同学参观博物馆的所见、所闻、所感等信息; 3.能够运用思维导图介绍最喜欢的博物馆,并客观评价博物馆的重要性。 Period 2:杂志文章 (the trip to three museums) (1课时)1.能准确运用现在完成时和过去时态描述去过的地方。 2.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并善于发现总结规律,掌握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 3.能了解迪斯尼乐园的相关信息,体会旅游的乐趣。Period 3: 语法 (1课时)1.能用现在完成时讨论旅行经历。 2.能听懂运用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谈论旅游经历的对话; 3.通过交流旅游过的名胜古迹,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 Period 4: 采访 (1课时)1.在主题语境下理解文章并了解新加坡的旅游资源; 2.利用思维导图获取文章主要信息,归纳文章大意。 3.让学生学会思考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引起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Period 5: 说明文 (1课时)1.运用含有现在完成时的句子描述自己的家乡或祖国的著名景点; 2.分析旅游宣传文本的特点,知道如何宣传一个旅游目的地,能根据提示书写个人旅行经历的文章。 3.深入了解自己家乡和祖国的名胜古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Period 6: 应用文 (1课时)
Fun Places and Nature
一、语篇研读
What: 本语篇为听力采访语篇,讲述了来自澳大利亚的Peter描述他在中国的旅行经历,括他游览了中国北京的长城、故宫、鸟巢,西安的兵马俑,并品尝了特色美食——北京烤鸭。 Why: 本语篇的明线是通过介绍Peter在中国旅行的经历,引导学生使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介绍自己的旅行经历,学习如何询问对方的旅行经历,培养利用关键词获取信息和听中速记的技能,学习在新情境中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询问他人的旅行经历并介绍自己的经历。暗线则是听过介绍Peter来中国的旅行经历,带领学生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同时展示了中国广受外国友人喜爱的人文景观和美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How: 语篇是一个采访形式的口语,以问答的方式描述了旅行的时间、地点、活动及感受。涉及介绍旅游景点的词汇:“the Terracotta Army和the Bird’s Nest;交流旅行经历时所使用的核心语言,如Have you been to/ visited/ seen/ tried ... Yes, I’ve been to/ visited/ seen/ tried ...”。对话中主要使用了两种时态描述旅行经历。重点使用现在完成时Peter在中国旅行的地点及品尝的美食;使用一般过去时来描述旅行的时间、地点、交通方式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借助主题语境听、说、读、认以下短语:the Terracotta Army, the Bird’s Nest;(学 习理解) 2. 运用获取关键词和听中速记的策略听懂有关旅游经历的对话;(应用实践) 3. 运用现在完成时介绍你的旅行经历, 将家乡推荐给更多的人。(迁移创新)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主题词汇the Terracotta Army, the Bird’s Nest等;使用现在完成时谈论曾经去 过的地方,介绍自己的旅行经历:如“I’ve been to /visited/ seen/ tried ... 培养学生获取关键词和速记的听力能力。 教学难点: 基于结构化知识,运用恰当的时态围绕主题介绍自己的旅行经历,向他人推荐祖国的美景。
教学过程
教学 目标学习活动信息技术融合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对话中Perer在中国的旅行经历,包括旅游地点、美食以及感受,完成相关听力任务。(学习理解)1.Do a survey: Which is the hottest place to visit in China 2.Talk about the two hottest cities “Beijing” and “Xi’an”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 Q1: What do you know about Beijing Get stude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Beijing. Then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famous places and food in Beijing,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ictures. Q2: 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 Get students work in pairs to talk about Beijing. A: Have you been to ______ B: Yes, I have. / No, I haven't. A: Have you visited ... B: ... A: Have you tried some delicious food B: ... Q3: What do you know about Xi’an Get stude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Xi’an.Then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famous places and food in Xi’an,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ictures. Q4: Have you ever been to Xi’an Get students work in pairs to talk about Xi’an. Pre-listening Get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s the students might ask Peter. While-listening (1)Get students to circle the key word in each sentence. Then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check the questions they hear. (2)Listen again and finish the chart,then check the answers. (3)Listen for the third time and fill in the chart about the places Peter had been to and his feelings. Then check the answers. 1.利用智慧平板上的互动功能,调查学生心目中最热门的旅游城市。 学生输入答案后,系统自动生成云图和列表,调查结果清晰明了。 2.利用平板互动中的推送课件功能,将课件推送至学生平板上,学生可以更清晰的观看课件内容,提高听课效率。 3.利用平板互动里的截图推送功能,将1c的听力任务页面截图推送至学生端,学生可直接在平板上作答。 完成后提交答案,教师可查看所有学生的作答情况,随机抽查某位学生的答案,全班共同核对。 设计意图:导入主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激活学生关于谈论旅行经历所需要的词汇,包括地名、美食以及评价所需要的形容词;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对话内容,并培养学生根据关键词及听中速记的能力准确获取、梳理和记录关键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完成听力任务,以及从Peter的感谢信中寻找介绍旅行经历的相关语句,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内化语言,为语言的输出奠定基础。
2. 基于Peter在中国旅行的采访,找寻描述旅行地点、活动及美食的完成时句型,关注、提取、归纳并内化谈论旅行经历的表达方式。能利用导图复述Peter的旅行经历。(应用实践) 5.Have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to retell Peter’s trip.Then invit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to present their performance to the class. 6.Get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how they talk about a trip. 4.学生小组讨论时,二个难度的任务二选一,讲课件推送至学生端,学生可以任意切换两张图片,随时获取信息。 利用抢答功能,学生主动争取小组展示的机会,同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5.利用希沃白板5中的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对话的核心内容,梳理、归纳和内化关键句型与重点语言,为进一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做好铺垫。(描述与阐释、内化与运用)
3. 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谈论自己的旅行经历,推荐家乡的美景美食。(迁移创新) 6.Watch a video about Ningxia, then 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s and famous foods in Ningxia. After that, ask students to be a spokesman to introduce Ningxia to others. 6.将课件推送至学生端,方便学生清晰的查看评价标准,修正自己的语言表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超越语篇、联系实际生活的活动,用所学语言做事情。根据新语境整合运用相关语言表达,小组合作完成交际任务,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形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迁移创新(想象与创造)
作业:1. Write a passage to retell Peter’s trip experience. 2. Make a poster or vlog to introduce one or two fun places you have ever been to using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教学反思:通过基于智慧平板教学,将希沃白板5,希沃易课堂与学习平板结合使用,不仅优化了教学方式,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引入部分的调查为例。传统的课堂中,调查任务布置了后,学生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呈现调查结果。通过智慧终端的接入,学生在半分钟内即可完成调查,教师端即可接收到可视化的云图和列表等两种结果呈现方式,更好的实现了精准化教学。第二、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教师检测学生听力结果只能通过个别提问的方式,不可能大面积的了解学情。1c是将听到的句子划√,根据题目的特点,利用屏幕推送功能将听力任务推送到平板上,学生直接在平板上完成,提交图片即可。教师可实时浏览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能更加精准的了解学情。检测答案,可以随机选择一位同学的答案展示。第三、在复述环节,利用小组合作并结合平板有效的结对帮扶,达到人人有事做的目标。在重要环节,将课件推送至学生端,有助于视力不好的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听课内容,提高听课效率。 基于智慧教学助手授课大大解决了英语教学中的短板,帮助老师精准的了解学情,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