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天窗》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天窗》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8 16:2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天窗》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小小的天窗就是孩子的①wèi jiè。孩子可以从②zhàng zi里伸出头来,仰起脸瞥见③shǎn shǎn shuò shuò的星空。天窗上掠过的黑影会让孩子联想到④bà qì的⑤lǎo yīng,神秘的⑥biān fú……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文段中加点字“瞥”的意思是很快地大略看一下,表示“看”的意思的字还有很多,根据提示选择合适的表示“看”的字。
睁大眼睛看( ) 专注地看( ) 向远处看( )
二、选择题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锐利(duì) B.萝卜(bo) C.复杂(fǔ) D.瞥见(piě)
4.下面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蜻蜒 和谐 慰藉 老鹰 B.觅食 膨大 蔬菜 拂拭
C.朦胧 寂静 糟殃 美餐 D.装饰 响午 健康 譬如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能取得三科280分这样的成就,要感谢他妈妈的辅导。
B.当我递上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C.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增加了,质量也提高了。
D.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6.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B.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C.你会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D.你会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三、句子训练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缩句)

(2)屋子里黑得像地洞似的。(发挥想象补充句子)
妈妈累得 。
这棵树高得 。
(3)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改成反问句)

(4)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仿写设问句)

四、现代文阅读
①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②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8.“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句话抓住了“偷偷地、 、 ”等神态动作,形象地写出孩子们的 。
9.认真阅读第2自然段,完成思维导图。
10.林琳同学仿照第2自然段写出了自己的想象,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透过窗户,你会从那玻璃上面的一瓣冰凌花,窗檐上伸出的一根树枝,想象到无数 ,无数 ;你会从那窗外的一弯月牙,想象到这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
11.用“____”画出在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从天窗中获得的________和_______,感受到作者_______之情。
高处的窗
草白
①小时候,住在木房子里,板窗一关,俨然一个深幽的洞穴。屋外阳光煌煌、人声喧嚷,里面暗无天日。当一间屋子没了光,一切言行举止也便失去参照和意义。
②那是小伙伴的家,我只去过一次,雨天的阁楼上,有光从天而降,像戏剧舞台上的追光。抬头所见——屋顶之上镶着一块方形玻璃,雨水在高处的玻璃上流着,它们不会流进屋子里,光却能畅通无阻地进来,将各个角落注满。
③天窗是高处的眼睛,最早预告晨曦的到来,也将月光和星光带给阁楼上的人。如果是夏日午后一两点钟,光垂直落下,像雨帘,让屋里的一切流动起来。有了光,阁楼上的灰尘便能在高高低低的光线中起舞;有了光,一间屋子便不再是屋,子,而成为梦境中的飞行器。
④自那以后,关于未来房子的梦想中便有了“天窗”的身影。我不仅要在墙上开满大小不一的窗,还要有一条通往星空的秘道,我要“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我要“推窗问天色”“天窗送雪声”。后来,读到顾城的诗句“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不禁汗颜。我不应该只想着自己的房子,人世间但凡可称之为屋宅的东西,都应该被安上足够多的窗户,越多越好。
⑤我想要的窗由一面最普通的玻璃做成,甚至可以没有窗框、石膏线,剔除一切多余的装饰。如果可能,我还想拥有一小面彩色玻璃,焕发出华丽光亮的红宝石色、典雅沉静的祖母绿色、矢车菊那样的蓝紫色以及向日葵般的明黄色。我会将它镶嵌在某个透光的角落,一个高处、隐秘的空间,等待光线穿过。我想象那样的时刻,辉煌、璀璨,如梦似幻,那是所有光线的前世今生。
(选文有删改)
12.(内容概括)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关键词句,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
13.(内容理解)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自那以后,关于未来房子的梦想中便有了‘天窗’的身影”?
14.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句子赏析)有了光,阁楼上的灰尘便能在高高低低的光线中起舞。(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赏析句子小技巧 ①抓住关键词语 ②分析修辞手法
(2)(主旨情感)我会将它镶嵌在某个透光的角落,一个高处、隐秘的空间,等待光线穿过。我想象那样的时刻,辉煌、璀璨,如梦似幻,那是所有光线的前世今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5.(标题作用)“高处的窗”是文章的线索,交代了文章的 ,其中“高处”一词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 ,而且“高处的窗”也蕴含了作者对 的向往。
参考答案
1. 慰藉 帐子 闪闪烁烁 霸气 老鹰 蝙蝠 2. 瞪 盯 眺
3.B
A.锐利(duì)——ruì;
C.复杂(fǔ)——fù;
D.瞥见(piě)——piē;
4.B
A项中“蜻蜒”的“蜒”应写成“蜓”;C项中“糟殃”的“糟”应写成“遭”;D项中“响午”的“响”应写成“晌”。
5.C
A.用词不当,把“成就”改为“成绩”。
B.用词不当,将“心情”改为“表情”。
C.没有语病。
D.词语搭配不当,在“必须”后面加上“养成”。
6.D
A 句子“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屋子里的“黑”比喻成“地洞”。
B 句子“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闪电”比喻成“带子”。
C 句子“你会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彩”比喻成“山”“马”“巨人”。
D 句子“你会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中的“也许……也许……也许……”是三个并列的短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7. 天窗是慰藉。 像虾米一样直不起腰来 像擎天柱似的
小小的天窗难道不是你唯一的慰藉吗? 是谁在守卫边防呢?当然是英勇的解放军战士。
(1)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时,保留句子主干,删去修饰性词语,本题中“小小的”“你唯一的”均需删去。
(2)本题考查仿照例子,补充句子。
例句把“黑黑的屋子”比作“地洞”,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由此结合“妈妈累”和“树高”的特点,补充与之相似的事物作喻体进行补充作答。
如:妈妈累得像一滩泥一样。
这棵树高得像一个威武的哨兵。
(3)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
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本题改写时,加上反问词“难道”,“是”改为“不是”,句末加上语气词“吗”,句号改为问号。
改为:小小的天窗难道不是你唯一的慰藉吗?
(4)本题考查设问句的仿写。
设问句的特点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结合例句,仿写的句式为:“是谁……?当然是……”,由此仿写作答。
如:是谁来播种耕耘呢?当然是勤劳的农民。
8. 伸出头 仰起了脸 顽皮可爱 9.①一朵云 ②一条黑影 ③无数可爱的星 ④蝙蝠、夜莺、猫头鹰 ⑤丰富 10. 晶莹的雪花 大树 一把镰刀 一张弯弓 弯弯的小船 11.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乐趣 慰藉 对天窗的喜爱
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结合句子“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可知,句中的“偷偷地”是对孩子们的神态进行了描写,“伸出头来”“仰起了脸”是对孩子们的动作进行描写,这样就写出了孩子们淘气可爱的样子。
9.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可知,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粒星、一朵云、一条黑影;想到的分别是: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奇幻的云彩、蝙蝠、夜莺、猫头鹰。从而突出了孩子们充满新奇而趣味的丰富想象力。
10.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结合第②自然段可知,短文分别对透过天窗看到的一粒星、一朵云和一个黑影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并分别从数量、形状、动态方面进行了描述。我们在补充时也要结合看到的一瓣冰凌花、一根树枝、一弯月牙来想象,只要想象合理即可。
如:透过窗户,你会从那玻璃上面的一瓣冰凌花,窗檐上伸出的一根树枝,想象到无数晶莹的露珠,无数高大的白杨树;你会从那窗外的一弯月牙,想象到这也许是一根香蕉,也许是古老的石拱桥,也许是美丽的彩虹。     
11.本题考查找寻关键句并赏析。
结合课文第④自然段中“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第⑥自然段中“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可知,“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慰藉:安慰、抚慰:愁苦之心稍得慰藉。由此可知,这个天窗让作者从中得到的是安慰和趣味,着重强调了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12.(1)深幽的洞穴 (2)光从天而降 (3)雨帘 13.一是因为作者小时候居住的木房子里,板窗一关,屋内便暗无天日。二是因为作者儿时被小伙伴家阁楼屋顶上的方玻璃形成的景色所吸引。 14.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阁楼上的灰尘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光进入房间后屋内变得明亮的情形。 表达了作者对天窗的喜爱之情和对光明的向往。 15. 写作对象 阅读兴趣 光明
12.本题考查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填空。
根据“关闭板窗的木房子”可定位至文章第①段,阅读可知,作者觉得关闭板窗的木房子像一个深幽的洞穴,因此第一空应填“深幽的洞穴”。
根据“戏剧舞台上的追光”可定位至文章第②段,阅读可知,作者将光从天而降的样子比作戏剧舞台上的追光,因此第二空应填“光从天而降”。
根据“光垂直落下”可定位至文章第③段,阅读可知,作者由此想到了雨帘,因此第三空应填“雨帘”。
13.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第④段中作者说“自那以后,关于未来房子的梦想中便有了‘天窗’的身影”,一是因为作者小时候居住的木房子的一个特点:一旦关上板窗,整个屋子就会变得暗无天日,没有光线。这表明作者小时候的居住环境比较简陋,没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因此对于光线的依赖比较强。这也为后文作者对光线的重视和追求做了铺垫。
二是因为作者小时候在小伙伴家的阁楼上,第一次见识到了天窗的魅力。天窗让屋子充满了光,让灰尘在光中起舞,让整个屋子变得生动起来。这种体验让作者对未来的房子充满了梦想,希望自己的房子也能拥有这样的天窗,能够让光自由地进入,让屋子里的一切都生动起来。因此,作者说“自那以后,关于未来房子的梦想中便有了‘天窗’的身影”。
1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及分析主旨情感。
(1)解答此类题时应先从句子中找出能够表现修辞手法的词语,接着结合内容写出修辞手法的作用即可。根据第③段“有了光,阁楼上的灰尘便能在高高低低的光线中起舞。”这个句子中的“起舞”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赋予灰尘以人的动作。这样的描述使得灰尘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景象,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这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中常被用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2)第⑤段划线句子阅读可知,作者介绍了自己想要的窗子的样子,句中作者想象了自己要将窗子镶嵌在房间的什么位置,并通过“辉煌”“璀璨”“如梦似幻”等词语形容了光线从窗子照进来的情形,由此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天窗的喜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15.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及作用。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全篇围绕“高处的窗”进行叙述了作者对光线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处窗户的追求以及对窗户带来的感激之情。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作者对“高处的窗”的叙述来呈现的,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可知本文以“高处的窗”为线索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感悟,由此可知“高处的窗”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同时,对“高处的窗是什么”的好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合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