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词三首》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夏季农忙时,xú xú( )清风吹来,xī shū( )的篱(lí lǐ)笆前没有行人,只有蝴dié( )和qīng tíng( )正翩翻起舞。遥望远处,máo yán( )下的婆婆一边剥着花生,一边和正在用锄(zhù chú)头锄去地里的zá( )草的lǎo wēng( )聊天。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并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读画线句,我想到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 , ”,其中“杂兴”的意思是 ,“兴”的读音是 。
二、选择题
3.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稀疏(sū) 杂兴(zá) 锄(chú)豆
B.卧剥(bāo) 亡赖(wú) 蛱蝶(jiā)
C.翁媪(ǎo) 相媚好(mèi) 徐公店(qú)
D.篱笆(lí ba) 茅檐(yán) 老翁(wēng)
4.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跑) B.四时田园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C.梅子金黄杏子肥(果肉肥厚) D.日长篱落无人过(太阳影子很长)
5.关于本课的三首古诗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写的是初春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
B.《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乡村春日的景色,描绘了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C.《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江南乡村的田园景色。
三、填空题
6.按要求完成填空。
(1) “ , 。”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特点。
(2)迁移运用。
同样的季节,给人的感受却是不同。初夏时,看到满树金黄的梅子,肥硕的杏子,雪白的麦花,稀疏的菜花,会吟诵出“ , 。”;看到连日的雨水,抑或是灿烂的骄阳,可能会想到“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3)淳朴乡村,是一幅和谐的画卷。范成大笔下,这幅画有花有果,有形有色——“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辛弃疾笔下,这幅画有声有色——“茅檐低小, 。 ,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
四、诗词曲鉴赏
课内古诗文阅读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7.解释词语。
茅檐: 翁媪: 亡赖:
8.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
9.三个儿子在做着不同的事,大儿子 ,二儿子 ,小儿子 。大儿子和二儿子的活动,反映了这家人的 。
10.本词的作者是 ,号 。联系这首词,说说你对“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理解: 。
11.全词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A.全词描写了农村孩子的勤劳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B.全词描写了农村孩子努力劳作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C.全词描写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
D.全词描绘了吴音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______________,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
12.将古诗补充完整。
13.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的景象,我是根据“ ”这句话推测出来的。
14.读这首诗的后两句,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三句诗中的“急走”“追”两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儿童的天真活泼。
B.这首诗前两句写静景,后两句写人物活动,一静一动,使整首诗的画面一下子生动起来。
C.这首诗描绘了明丽、活泼的乡村图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 。
16.将全诗补充完整。
17.解释下列词语。
①杂兴: ②篱落:
18.诗中用梅子黄、 、 、菜花稀,写出了 时节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19.说说“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一句的妙处。
2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徐徐 稀疏 lí 蝶 蜻蜓 茅檐 chú 杂 老翁 2.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随兴而写的诗 xìng
3.D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稀疏(sū)——(shū):意思是宽松,不稠密。
B.蛱蝶(jiā)——(jiá):蛱蝶科的一种蝴蝶,翅膀呈赤黄色,有黑色纹饰,幼虫身上多刺,危害农作物。
C.徐公店(qú)——(xú):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4.D
D.日长篱落无人过: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日长:白天长了。
5.A
A.《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原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初夏时节果实累累、麦田中白花盛开的景象,展现了南方农村的勃勃生机;诗的后两句从侧面烘托出农民劳动的繁忙:由于初夏农事繁忙,都在田间辛勤劳作,以至于白天很少有人经过篱落。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篱笆旁悠闲地飞舞,衬托出村中的宁静。并不是写的是初春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本项叙述错误。
6.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1)本句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全诗是: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一二句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本句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全诗是: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联系语境中的关键词“金黄的梅子,肥硕的杏子,雪白的麦花,稀疏的菜花”可知是前两句。
(3)本句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全诗是: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笔下有花有果,有形有色的诗句是前两句。
本句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全词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正剥莲蓬。
7. 房檐 老翁和老妇 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8. 清平乐 卜算子 9. 锄豆 织鸡笼 剥莲蓬 勤劳、懂事及对生活的热爱 10. 辛弃疾 稼轩 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11.C
7.本题考查古诗词中对字义的理解。
“茅檐低小”的意思是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茅檐”指的是草屋的屋檐。
结合诗句“白发谁家翁媪”的描写可知,“那满头白发的一对老人是谁家的呀?”翁是指男性,老翁。媪是女性,指老妇人。“翁媪”是指老翁和老妇人。
“亡赖”原意指不务正业,不务正业的人。结合诗句“最喜小儿亡赖”可知,是指小孩子顽皮、淘气,表示对小孩子的喜爱。
8.本题考查对古诗词词牌名的掌握。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和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和音律。例如:忆江南、如梦令、长相民、浣溪沙、菩萨蛮、卜算子等都是词牌名。《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9.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
结合“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是:大儿子在溪水东面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因此可知,大儿子的活动是锄豆,二儿子的活动是织鸡笼。小儿子的活动是剥莲蓬。
10.本题考查诗人,诗句的理解。
《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
“亡赖”的意思是淘气、顽皮。“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意思是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1.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
A.此选项虽然提到了农村孩子的勤劳,但错误地将作者的情感解读为“同情”。实际上,词中并没有表达出对农民的同情,而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以及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B.此选项虽然注意到了农村孩子的劳作,但过度解读了孩子们的行为动机,将其与对父母的孝敬直接联系起来,并上升到弘扬传统美德的高度。词中并未明确提及孩子们劳作是为了孝敬父母,而是展现了他们各自忙碌、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画面。
C.这个选项准确地概括了词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词中通过描绘低矮的茅屋、青青的溪草、醉里吴音的翁媪以及三个儿子各自忙碌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赞赏。
D.此选项仅关注了词中的“吴音”元素,并将其作为全词的主题,忽略了词中更为丰富和生动的农村生活场景。同时,将作者的情感简单解读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也过于片面和肤浅。实际上,作者通过描绘整个农村生活画面,表达了对这种和谐、闲适生活的喜爱和赞赏。
12.篱落疏疏一径深 飞入菜花无处寻 13. 春 树头新绿未成阴 14.一个儿童正奔跑着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翩翩飞入菜花中,儿童着急地东找西找,却怎么也找不到。 15.C
12.本题考查古诗词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篱”“疏”“菜”的正确写法。
1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根据“树头新绿未成阴”即译文“新叶还没有完全成长出来,形成树荫。”可知,从这句话中推测出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 季的景象。
1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根据诗的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译文可知,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一个孩童正奔跑着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是黄色的,菜花也是黄色的,蝴蝶翩翩飞入菜花中,孩童到处找,可是再也找不到那只蝴蝶了。
15.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C.《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的景色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刻画出了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故选C。
16.麦花雪白菜花稀 蜻蜓蛱蝶飞 17. 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篱笆 18. 杏子肥 麦花白 夏季 19.“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20.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16.本题主要考查补全诗句。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出自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意思: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17.本题主要考查解释词语。
“四时田园杂兴”意思是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所以“杂兴”的意思是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意思是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篱落”的意思是篱笆。
18.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出自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意思: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19.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的意思: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因为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村中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惟有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也从侧面写出人农民的忙碌。
20.本题考查了对诗歌的理解。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本题中这首诗歌描绘的景色是初夏时节,从“金黄的梅子”“肥大的杏子”“雪白的麦花”“稀疏的菜花”可以得出整首诗歌表达的感情是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