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化学肥料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5化学肥料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08 20:5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8.5化学肥料
……?
……?
化学肥料在农业日常生活中由什么作用呢?
那么我们怎么确定是哪一种化学肥料呢?
常用化肥
正像人需要营养一样,植物生长也需要养分我们从《生物学》的学习中知道植物生长需要的元素很多,如C、H、O等,它们来自空气、土壤和水分,来源充足;
但还有一些元素却需要通过施肥补给,才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尤其是N、P、K。
图为植物营养不足
人类最初使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和植物茎叶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
后来才发展到用化学方法制取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常用化肥分为氨肥、磷肥、钾肥
此外还有含氨、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的复合肥料。
氮、磷、钾三种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是明显的,
有人认为“氮肥壮叶,磷肥壮果,钾肥壮茎”。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它表明三类化肥的主要功效有所侧重
氮肥 碳酸氢铵(NH4HCO3)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会受潮,易分解,含氮低于17%
硝酸铵(NH4NO3)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高温或猛烈撞击时易爆炸,含氮低于35%
尿素[CO(NH2)2] 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易溶于水,含氮不超过46.67%
磷肥 重过磷酸钙 [Ca(H2PO4)2] 灰色,能溶于水
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 的混合物] 灰色,部分溶于水
钾肥 氯化钾 (KCl)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易结块
复合肥 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磷酸钾 [K3PO4]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化肥工业,为农业增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我国在耕地面积仅占世界7%的情况下,供养了世界约18%的人口,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怎样检验铵态氮肥
在上表列举的常用化肥中,除尿素外,其余都属于无机盐。在氮肥中铵态氮肥种类较多,应用较广,它们都是铵盐,铵盐中的“NH4+”叫作铵根离子。
怎样用简单的方法检验铵态氮肥呢 请观察实验。
观察活动 >>>
目的:学习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
【实验 8-17】
方法1 见图8.5-3a
将氯化铵和熟石灰粉末放在研钵中
①混合-②研磨-③闻气味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用碳酸氢铵进行类似实验,结果如何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 见图8.5-3b
滴烧碱溶液于装有氯化铵的试管中,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检验
现象:
再用碳酸氢铵进行类似实验,结果如何
现象:
化肥的合理施用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作用重大,效果明显,但不合理施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化肥产生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大气污染,含氮化肥在施用后,会产生氨气、氮氧化物等多种气体,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浓度过高,还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伤害。
其次是水体污染,化肥中的N、P元素和有害物质会随降水和土壤水分运动进入水体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促进水生植物中某些藻类过量生长,其死亡、腐烂、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生动物死亡,导致水质恶化。
最后是土壤污染,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的生产能
力逐渐下降,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养分比失调且土壤会逐渐酸化,使得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锰、镉、汞、铅、铬等的活性增强,或导致有毒物质释放,进一步对土壤生物造成危害。
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让出发应提倡化肥的合理施用,减少污染,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讨论与交流 >>>
1.施用化肥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能否禁止施用化肥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仍是主要的增产手段,应该合理的施用化肥,禁止施用是不合理的。
2.如何合理施用化肥,谈谈你的看法
化肥在使用时,要有针对性,均衡适度地使用化肥,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负面作用,农药在使用时,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对症下药,适时用药,并按照规定的使用量、深度、次数合理混用农药,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便充分发挥不同农药的特性,以最少量的农药获得最高的防治效果。
实践活动 >>>
目的 学习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制,并探究氮、磷、钾元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挑选长势基本一致的玉米幼苗,测量其起始的株高、根长、叶数,进行相关探究。
2.配制营养液:玉米生长所需各元素的贮藏液配制如下表,使用时加蒸馏水配制成相应的营养液。
按照上表,查阅相关资料,分别配制1000mL完全液、
缺氮营养液、缺磷营养液、缺钾营养液,并用它们培养玉米幼苗。
记录不同营养液培养的玉米的生长情况,分析它们长势的差异及原因。
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硫酸钾 K2SO4
B.硝酸钾 KNO3
C.尿素 CO(NH2)2
D.磷酸二氢钙 Ca(H2PO4)2
解析:A选项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K元素,属于钾肥;B选项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K、N元素,属于复合肥料;C选项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N元素,属于氮肥;D选项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P元素,属于磷肥。故选B。
1.取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氯化钾 B.碳酸钾
C.硫酸铵 D.磷酸钙
2.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3.化学肥料与农家肥料相比,其优点是( )
A.营养元素种类全
B.肥效快
C.不破坏土壤的结构
D.肥效长
4.铵态氮肥在贮存和使用时,不要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其原因是( )
A.混合后生成不溶性物质,降低肥效 
B.混合后增加土壤碱性 
C.混合后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D.混合后造成钾元素的损失,降低肥效
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铵盐不能与碱类物质混放或混用
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
C.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
D.长期使用硫酸铵、硫酸钾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化肥的鉴别(氮肥、磷肥和钾肥)
种类 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状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加熟石灰研磨 铵态氮肥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无明显现象
化肥、农药的施用
合理施用:促进农作物增产
不合理施用
污染大气[产生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N2O、NH3、H2S等)]
破坏土壤(使土壤酸化、板结)
污染水体(使水体含氮和磷增多,富营养化)
【注意】
①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同时施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②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以保护作物,提高产量,但使用不当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