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8 07:5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 一 语 文 试 题 卷 2016.4
命题:宋亚玲 审题:杜 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jū( )躬 ②lín( ) 选 ③面面相qù( ) ④颤动( )
2.根据课文默写。(7分)
① ,禅房花木深。 (作者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③日初出大如车盖, , ? 《两小儿辩日》
④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 ,紫红的桑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东游(到东方去) 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B.州城西南隅(角落) 重檐翼馆(鸟翅)
C.上倚河汉(靠)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通“埠”,水边停船之处)
D.非显者刺(名帖) 至于园可无憾矣(心感不满)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知难而上,奋发图强,是竞争的作用;知难而退,消极颓唐,也是竞争的作用。
B.《男生贾里》在孩子们中风靡一时,大家争相购买阅读。
C. 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D.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丁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性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他在教室里。 ②他在图书馆学习。
B.①这座房子朝南。 ②他朝学校走去了。
C.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②李老师和王老师一起回办公室了。
D.①数学考试他得了满分。 ②她的歌唱得很好听。
6.名著阅读(3分)
那妖精闻言,愈加嗔怒,喝一声,赶到面前,挺枪又刺。这行者轮棒又战几合,败阵又走。那妖王骂道:“猴子,你在前有二三十合的本事,你怎么如今正斗时就要走了,何也?”行者笑道:“贤郎,老子怕你放火。”妖精道:“我不放火了,你上来。"行者道:“既不放火,走开些, 好汉子莫在家门前打人。”那妖精不知是诈,真个举枪又赶。行者拖了棒,放了拳头,那妖王着了迷乱,只情追赶。前走的如流星过度,后走的如弩箭离弦。
不一时,望见那菩萨了。行者道:“妖精,我怕你了,你饶我罢。你如今赶至南海观音菩萨处,怎么还不回去?”那妖王不信,咬着牙,只管赶来。行者将身一幌,藏在那菩萨的神光影里。这妖精见没了行者,走近前,睁圆眼,对菩萨道:“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不答应。妖王拈转长枪喝道:“咄!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也不答应。妖精望菩萨劈心刺一枪来,那菩萨化道金光,径走上九霄空内。行者跟定道:“菩萨,你好欺伏我罢了!那妖精再三问你,你怎么推聋装哑,不敢做声,被他一枪搠走了,却把那个莲台都丢下耶!”菩萨只教:“莫言语,看他再要怎的。”此时行者与木叉俱在空中,并肩同看。只见那妖呵呵冷笑道:“泼猴头,错认了我也!他不知把我圣婴当作个甚人。几番家战我不过,又去请个什么脓包菩萨来,却被我一枪,搠得无形无影去了,又把个宝莲台儿丢了,且等我上去坐坐。”好妖精,他也学菩萨,盘手盘脚的,坐在当中。
①片段选自《西游记》,该片段故事情节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字)(1分)
②选段画线句分别表现出两位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答:
二、阅读与赏析(35分)
(一)(4分)
秋斋独宿江上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7.这首诗的第一句“山月皎如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加以赏析。(2分)
答:
8.诗人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二)(14分)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①普少习吏事  习: ②晚年手不释卷 释:
③尝主编《资治通鉴》 尝: 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 患:
⑤俟能讽诵乃已 已: ⑥或马上 或:
10.与“为一时之名臣”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读之竟日
C.主人处处款之 D.故时有物外之趣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译:
①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译:
12.读了赵普和司马光的故事,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答:
(三)(4分)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8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3. 选段中加点字“闪闪发光”四个字有何含义?(2分)
答:
14. 选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2分)
答:
(四)(13分)
13岁孩子的忧伤
玲珑
⑴儿子桑岩和同学去爬山,出了点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医院治疗。
⑵这是桑岩长这么大,第一次因受伤住院,看望的人络绎不绝,带着各种营养品和水果。我和老公也轮流值班陪着他,每天想办法给他做可口的饭菜。
⑶家境富足,这个时候更想让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顾。
⑷那天中午,我开了车带着从家里煲的冬瓜排骨汤赶到医院时,病房里静悄悄的,桑岩旁边的病床空空荡荡的,只有桑岩在,老公在我快到时赶回去处理公事了。
⑸我把冒着热气的排骨盛出来,这是桑岩从小最爱吃的,每天都吃不厌。但这次,他却并没有表现出我熟悉的热情来,只是看了一眼,然后说:“妈,以后你别给我送饭了,我想吃医院的饭菜。”“怎么了?”我有些诧异,“医院的饭菜做得那么粗糙,哪有家里的可口?”
⑹桑岩却并不回答我,又说:“你也别让那么多叔叔阿姨带着东西来看我了,好吗?”
⑺我有些愣怔,看着他——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⑻我轻轻问他:“告诉妈妈,为什么呀?”
⑼桑岩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指指旁边的床位:“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哥哥心里难受。”
⑽桑岩旁边的床位,有个比他大两三岁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岩为什么会这么说。于是我问:“哥哥为什么会难过?”
⑾“因为……”桑岩说,“你知道吗?他没有妈妈,他爸爸在工地上班,都没有时间照顾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轮流来陪他,但是没有人给他带好吃的,他只能吃医院的饭。妈妈,他的腿还没好利索,但今天他匆匆吃完饭,就拄着拐杖艰难地出去了,我想肯定是他看到你天天来送饭,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心里很难受,故意出去的。以后我和他一起吃医院的饭,我陪着他,他就不难过了……”
⑿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软起来,因这个十三岁男孩的善良——这些天,我只顾着他,心疼他的伤,担心着他的恢复,全力以赴地照顾他,却忽视了他旁边那个跟着父亲在工地上受伤的少年和他的处境、他的感受。我忽视了我们对桑岩如此丰富的宠爱,会让同样在病痛中孤单的男孩更加孤单,或者会自卑、伤感……桑岩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这样的感受。
⒀可是,我还是不愿意为此委屈儿子。于是我说:“那以后我多做一些,你和那个哥哥一起吃好吗?亲朋好友给你买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分一些给哥哥……”
⒁“不好。”桑岩打断我,“妈妈,这样他会觉得我们是可怜他,我不想那样做,如果是我,我也不会要别人可怜。妈,你就让我吃医院的饭吧,挺好的。”
⒂我的视线忽然就模糊了,然后,我伸出手轻轻拥抱了儿子。我很惭愧,我在这一刻看到了我的爱是多么自私和狭隘,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男孩。
⒃桑岩还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谙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善良就是不在病痛面前炫耀健康,不在贫穷面前显示富有,哪怕只是在一顿简陋的饭菜面前,也要隐藏手中的美味和丰盛。
⒄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成全他的善良呢!
15.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2分)
答:
16.第④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7.联系全文,体会第⒂段“惭愧”一词有何表达作用?(3分)
答:
18.文章第⑺⑿⒂段反复提到“十三岁男孩”,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其作用。(4分)
答:
三、表达与交流(43分)
19. 周末,无锡国际马拉松如期举行,而这一时期正是世界三大赏樱盛地之一的无锡鼋头渚景区进入赏樱最佳的时期,景区周围交通拥堵。
请你劝说原本要开车前往景区的爸爸改坐公共交通工具。(3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成长,不仅仅是身体上长得多高多壮实;成长,不仅仅是学会了自立自强、坚定勇敢。成长意味着所有优良的品性在你的血液里沉淀,所有积极的心态在你的心底里生根。
请以“我长大,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
要求:①内容真实,感情真挚; 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 一 语 文 答 题 卷
2016.04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
2.根据课文默写。(7分)




3.(3分)( )
4.(3分)( )
5.(2分)( )
6.(3分)①(1分)
(2分)②

二、阅读与赏析(35分)
(一)(4分)
7.(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答:

(二)(14分)
9.(6分) ①习: ②释:
③尝: ④患:
⑤已: ⑥或:
10.(2分)( )
11.(4分)①译:

12.(2分)

(三)(4分)
13.(2分)答:

14.(2分)答:
(四)(13分)
15.(2分)答:

16.(4分)答:


17.(3分)答:


18.(4分)答:


表达与交流(43分)
19、(3分)

北塘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 一 语 文 答 案 2016.4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4分))①鞠 ②遴 ③觑 ④chàn
2.(7分)①曲径通幽处 常建 ②戎马关山北 ③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④碧绿的菜畦 高大的皂荚树
3.(3分)C 4.(3分)D 5. (2分)C
6. (3分)①观音慈善缚红孩儿。②红孩儿缺乏谋略,轻信对方;行者机智,明明是诱使对方入全套,话却说得极在理。
二、阅读与赏析(35分)
(一)(4分)
7.(2分)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
8.(2分)借“山月”“霜风”“竹”“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中的孤独。
(二)(14分)
9.(6分) ①熟悉 ②放下 ③曾经 ④担心 ⑤停止 ⑥有时
10. (2分)D
11. (4分)(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的时候),(他)处理决断得很快。
(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所读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12.(2分)阅读对我们非常重要,阅读的态度决定了你能收获多少。(言之有理即可)
(三)(4分)
13.(2分)“闪闪发光”四个字不仅是写实,而且蕴涵着革命烈士精神在闪闪发光。
14.(2分) 列数字、作比较。
(四)(13分)
15.(2分)儿子桑岩为了不让临床的哥哥难过,让“我”不要给他送饭,要与“哥哥”一起吃医院的饭菜。
16.(4分)环境描写,写出了病房内的安静,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桑岩不再让“我”送饭作铺垫。
17.(3分)运用人物心理描写,准确写出了“我”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深感自己自私和狭隘的心理状态,侧面烘托主人公桑岩的善良品质。
18.(4分)结构上:照应标题中的“十三岁男孩”,前后呼应;内容上:强调桑岩只有十三岁,年纪的小,这种善良是最本能的,与“我”对孩子的爱形成强烈的对比。
三、表达与交流(43分)
19.(3分)要有称呼;写清楚劝说理由;语气委婉,表达流畅准确,让人容易接受。
20.(40分)31分切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