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9 08:5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寒假预习重点必背)
1.描写诗的名言:(语文园地三)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2.自立自强名言:(园地七日积月累)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3)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
3.读书谚语:(园地八日积月累)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3)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乡下人家》作者:陈醉云。 《天窗》作者:茅盾。
《三月桃花水》作者:刘湛秋。 《绿》作者:艾青。
《白桦》作者:苏联的叶赛宁。 《白鹅》作者:丰子恺。
《海上日出》作者:巴金。 《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作者:张天翼。
《巨人的花园》作者:英国作家王尔德。
《海的女儿》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我还读过他的童话《丑小
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
1.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通过本单元的
学习,我知道了:艾青、冰心等许多中国伟大的现代诗人。我还知道
一些外国伟大的诗人,如:泰戈尔、普希金等。
2. 《短诗三首》的作者都是冰心,她的原名是谢婉莹。它是我国著名
的现代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3.《在天晴了的时候》作者是戴望舒,称“雨巷诗人”是现代派象征主义
诗人。
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是杰出的
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课本中我们学过他的《猫》、《母鸡》,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经典著作。
5.《“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有《巴黎
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1.《琥珀》选自德国著名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
2.《短诗三首》选自冰心的的诗集《繁星》。
3.《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小英雄雨来》。
4.《芦花鞋》选自《青铜葵花》。
5.《囊萤夜读》选自《晋书·车胤传》。
6.《铁杵成针》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
7.《宝葫芦的秘密(节选)》选自《宝葫芦的秘密》。
8.《海的女儿》这篇课文是著名童话《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
《宿新市徐公店》 《四时田园杂兴》 《江畔独步寻花》
【宋】 杨万里 【宋】 范成大 【唐】 杜甫
篱落疏疏一径深, 梅子金黄杏子肥, 黄师塔前江水东,
树头新绿未成阴。 麦花雪白菜花稀。 春光懒困倚微风。
儿童急走追黄蝶, 日长篱落无人过, 桃花一簇开无主,
飞入菜花无处寻。 惟有蜻蜓蛱蝶飞。 可爱深红爱浅红
《墨梅》 《芙蓉楼送辛渐》 《独坐敬亭山》
【元】 王冕 【唐】 王昌龄 【唐】 李白
我家洗砚池头树, 寒雨连江夜入吴, 众鸟高飞尽,
朵朵花开淡墨痕。 平明送客楚山孤。 孤云独去闲。
不要入夸颜色好, 洛阳亲友如相问, 相看两不厌,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只有敬亭山。
《塞下曲》 《蜂》
【唐】卢纶 【唐】 罗隐
月黑雁飞高, 不论平地与山尖,
单于夜遁逃。 无限风光尽被占。
欲将轻骑逐, 采得百花成蜜后,
大雪满弓刀。 为谁辛苦为谁甜?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铁杵成针》本文选自宋代 祝穆 《方與(yǔ)胜览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
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ABB 式的词语:
阴森森 阴惨惨 光溜溜 沉甸甸 黑黝黝 毛茸茸
亮堂堂 笑眯眯 暖和和 红彤彤 白花花 绿油油
2.AABB 式的词语:
甜甜蜜蜜 闪闪烁烁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偷偷摸摸
从从容容 颤颤巍巍 慌慌张张 忙忙碌碌 朦朦胧胧
3.ABAC 式的拟声词:
吧嗒吧嗒 咕咚咕咚 咯吱咯吱 卜落卜落 滴答滴答
如雾如烟 如怨如诉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细声细气
4.AABC 式的词语:
姗姗来迟 勃勃生机 斤斤计较 空空如也 念念不忘
头头是道 依依不舍 历历在目 生生不息 格格不入
5.ABCC 式的词语:
白雪皑皑 生气勃勃 小心翼翼 可怜巴巴 议论纷纷
6.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粗细各异 前俯后仰 黑白相间 翻来覆去 大惊小怪
大同小异 古往今来 东张西望 争相恐后 积少成多
7.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你推我搡 千门万户 翻来覆去 争奇斗艳 翻山越岭
豪言壮语 胡言乱语 咬文嚼字 冰清玉洁 狼心狗肺
8.数字词语
成千上万 一无所有 千门万户 学富五车 一目十行
三言两语 四面八方 三心二意 百发百中 九牛一毛
9.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桃红柳绿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10.描写冬天的四字词语: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北风呼啸 天寒地冻 白雪皑皑
银装素裹 千里冰封 寒风凛凛 鹅毛大雪 滴水成冰
1.《四时田园杂兴》
(1)本诗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的田园风光。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梅子、杏子、麦花、菜花、蜻蜓、蛱蝶。
(3)“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
(4)“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
2.《宿新市徐公店》
(1)诗中描写景物静态的诗句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描写人物动态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远处寻。
(2)说明暮春季节景色的词语:疏疏、未成阴、菜花
(3)这首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急走”“追”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
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无处寻”一词引发读
者的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儿童面对一片菜花踟
蹰、一知所措的画面。
3.《清平乐·村居》
(1)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词题。
(2)诗中描写江南农村的特色的诗句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最能表现童趣的诗句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诗中描写的一家五口有:翁媪、太儿、中儿、小儿。其中大儿子正
在锄豆、二儿子正在织鸡笼、小儿子正在剥莲蓬。
(4)本诗描写的景物有:茅檐、小溪、青草。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
的风景。”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介绍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
特点,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
(2)本文描述的画面分别是:瓜藤攀檐图、鲜花轮放图、春笋出
土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自
然和谐、朴实欢快。
(3)写作顺序: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的季节顺序交叉
描写。
5.《天窗》
(1)本文的中心句:这时候,小小的天空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写出
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幻想。
(2)“天窗”象征着:孩子们通往想象世界的窗口。
(3)我是一个:好玩、爱动、爱联想、爱想象的孩子。
6.《琥珀》
(1)《琥珀》的体裁是科学小品。
(2)科学家推测琥珀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老松树滴下的松脂正好
包住两只小虫,形成松脂球,第二地壳发生变化,松脂球被埋在漏水
下,形成了化石。
(3)这篇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这块琥珀
的形成、发现的过程,并推测出的科学价值。
7.《飞向蓝天的恐龙》
(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
(2)“点睛之笔”指的是:辽宁西部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
了强有力的证据。
(3)20 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
龙化石。
(4)我知道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轻盈,骨
骼中空,脑颅膨大,前肢越来越长,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后来慢
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8.《千年梦圆在今朝》
(1)“梦”指的是中华民族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圆”
使圆满、使周全。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入
太空并于 10 月 16 日顺利返回,它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
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7 年 10 月 24 日,我国成
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
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2)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万户,中国第一个
在太空遨游的宇航员是杨利伟,我国正式实验的月球探测工程是“嫦娥
工程”。
(3)《千年梦圆在今朝》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了“梦圆”背后的精
神和力量。在梦圆的过程方面,课文列举了嫦娥奔月的神话,鲲鹏展
翅、九天揽月的想象和万户亲身实践,表现了炎黄子孙坚持不懈的精
神;在探索方面,课文重点写了“神舟五号”的研制过程,充分表现了中
国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敢于探索的精神。
9.《繁星(一五九)》诗中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风、雨,
第二个“风雨”指的是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磨难。
10.《白桦》
(1)前两节重点写了白桦的外形,后两节重点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
(2)本诗采用了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白桦正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描写白桦的美丽景象,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颜色的变化,又富有动态
的美感。
(3)诗歌描写了白桦在多种环境中的美,环境有:寒冬的雪后、清晨的
朝霞中、朦胧的寂静中。
11.《在天晴了的时候》诗中依次描写出了雨后的:泥路、小草、
小白菊、风蝶儿,在作者描绘的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中:“泥路”是温柔
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闲游……
12.《猫》
(1)猫的特点:古怪而可爱。
(2)老舍笔下的猫性格有些古怪,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既老实又贪玩,
却很尽职;二是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又一声不出;三是有时很
胆小,有时又无比勇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猫老实的表现在:成天睡大觉;它很贪玩表现在:一天一夜不回家;
它很尽职的表现在:屏凝视捉老鼠。
13.《母鸡》
(1)重点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
雏。
(2)课文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联系全文来看:从夜间有什
么动静就啼叫,可以看出母鸡很负责;从鸡雏们的肚子圆圆的,自己
却消瘦了许多,可以看出母鸡很慈爱;从有一点响动,就警戒起来,
准备作战,可以看出母鸡很勇敢;从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
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可以看
出母鸡很辛苦。
(3)本文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
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人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写了母鸡慈
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14.《白鹅》
(1)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将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作对比,表现鹅
的叫声严肃郑重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
之相来表现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
(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高
傲”的意思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这句话
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3)叫声的表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步态的表现:傲慢;从容,大模大样:傲然站立。
吃相的表现: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大踏步。
15.《海上日出》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本文的中心句是:“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
描写了海上日出时壮观景象。
文章结尾用反问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做总结,表达了作者对这
一奇观的赞美之情。
(3)作者按太阳变化的顺序,抓住了颜色、光亮、位置变化,刻画了太
阳在海面下、露出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的四个画面。依次
描写了是:晴朗天气的日出和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
16.《记金华的双龙洞》
(1)本文是一篇游记,文章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2)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按游览的顺序,依次介绍
作者去双龙洞路上,再写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最后写出洞。
(3)洞口的特点:很宽;外洞的特点:高大;孔隙的特点:狭小;
内洞的特点:黑、大、奇,重点写了奇的特点。
(4)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作者游览的先后顺序;一条是暗
线,即作者多次写到水,以溪流流经的路线为线索。
17.《习作例文》
(1)《颐和园》颐和园在北京(城市名),课文主要描绘了颐和园的美丽景
色。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方位顺序,分别描写了长廊、万寿山、
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的景物。
(2)《七月的天山》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由远到近的顺序,从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语句看出来。
18.《小英雄雨来(节选)》
(1)主题:《小英雄雨来》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
来,他机智勇敢,为了掩护李大叔,机智地同鬼子作斗争的故事,表
现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英雄精神。
(2)“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小英雄
雨来》中出现了三次。这句话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前两次出现
在夜校上课时,雨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
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第三次出现在雨来就打算以死保护交
通员时,表明雨来,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这句
话点明了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来自对祖国的热爱。
(3)本文可以分为六个部分进行描写,其中详写了雨来游泳本领高、掩
护李大叔、智勇斗鬼子,略写了雨来上夜校读书、怀念雨来、机智脱
险。
19.《我们家的男子汉》(1)文中的三个小标题是:他对食物的兴趣、他
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表现他率真爽气、自主独立、
沉着勇敢。
(2)课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
成长为小“男子汉”的形象,语言生动、风趣、幽默而含蓄。
20.《芦花鞋》
(1)《芦花鞋》主要写了青铜在镇上卖芦花鞋,一共卖了一百
零一双芦花鞋的事,赞美了青铜勤俭、纯朴的品质。
(2)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分别是:编织芦花鞋、
卖芦花鞋、大雪中坚持卖鞋、卖了自己穿的鞋。
21.《芙蓉楼送辛渐》
(1)本诗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其中“一片冰心
在玉壶”最能体现诗人胸怀,表达了诗人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句诗作者描写的是:送别友
人时的场面。既写友人去向,又暗喻送别心情的语句是:楚山孤。
22.《塞下曲》
(1)题目“塞下曲”是古代的一种军歌,第一句点明时间是在一个月黑寂静
的晚上,第二句中的“单于”指的是敌军的最高将领,第三句写了我军准
备追击敌军的情形,第四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
(2)诗中写出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的雪中英姿的诗句是: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这句诗的意思是:将军准备率领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
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3)《塞下曲》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写出了战士们的英勇和必胜
的信心。
23.《墨梅》
(1)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
的高尚情操。梅花的品格精神:高风亮节、神清骨秀、高洁端庄。从
梅花的品格精神联想到了:文天祥、范仲淹、王安石等。
(2)诗的前两句写实,强调“我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
后两句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花,
只是要让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意思是: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
它的颜色好看,它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间。这句诗赞美了墨梅不
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4)“洗硕池”是一个典故,与王羲之有关。
24.《囊萤夜读》
(1)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褒”的意思是:用口袋装。“萤”的意思是:
萤火虫。“囊萤”的意思是:用袋子装萤火虫。
(2)故事中赞美了车胤学习刻苦的句子是:“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
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3)文中概括车胤精神品格的句子是:恭勤不倦。车胤遇到的困难是:
家贫不常得油。车胤的方法是: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4)这个故事讲的是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我知道这样的故事还有《程
门立雪》《手不释卷》《铁杵成针》。
25.《铁杵成针》
(1)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铁杵“的意思是:用来舂
米或捣衣的铁棒。主人公是唐代诗人李白。
(2)故事中让李白深受触动的事是:“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
曰:‘欲作钍。’”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文意:磨针溪在眉州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
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
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把这根铁棒
磨成针。”李白被这位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就回去勤奋学习,
完成学业。
26.《“诺曼底号”遇难记》
(1)课文讲述了“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轮船在英伦海峡面临沉没的
危险时,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指挥救援,把生的希望留
给乘客和船员,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全部人员获救后,最后随船
沉没的悲壮故事,歌颂了船长哈尔威舍己为人的英雄精神。
(2)课文按照“雾海夜航——海难发生——临危指挥——盛赞船长”顺序
来写。
(3)课文多次写雾,雾大、雾浓,这是造成海滩的直接原因,同时,还
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衬托了人们的心情。
课文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
士黄继光为了让部队攻下敌军的阵地,避免付出更大的牺牲,舍身堵
住敌人的枪口,英勇牺牲的悲壮故事,歌颂他视死如归,奋不顾身的
大无畏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1)王葆想到一个宝葫芦,来实现心中的愿望。
(2)文奶奶讲了四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分别是:①张三劈面撞见了一
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②李四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
了一个宝葫芦;③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④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
(3)文中的“我”指的是主人公叫王葆,他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他时常
会想到它,做算术题的时候想到了它,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的时候
想到了它,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的时候,他又想到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