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三篇
考前排查
主题排查
主题排查3 化学分析与计算
2. 为测定草酸钴样品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草酸钴样品3.000 g,加入100.00 mL 0.100 0 mol/L酸性KMnO4溶液,加热充分反应至不再有CO2气体产生(该条件下Co2+不被氧化,杂质不参与反应)。
②将溶液冷却,加水稀释定容至250 mL。
③取25.00 mL溶液,用0.100 0 mol/L FeSO4溶液滴定过量的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8.00 mL FeSO4溶液。计算样品中CoC2O4·2H2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Co—59)。
3. 现测定某溶液中锰元素含量。准确量取1.00 mL氟化后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硫酸、磷酸和硝酸银溶液振荡;将溶液加热至80 ℃,加入3 g (NH4)2S2O8充分反应后,再将溶液煮沸;冷却后,用0.070 0 mol/L的(NH4)2Fe(SO4)2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32.60 mL。计算氟化后溶液中Mn2+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5. 加热ZnSO4·7H2O固体,固体质量保留百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1 050 ℃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ZnO
答案:
摩尔质量M(ZnSO4·7H2O)为287 g/mol,
145 ℃时,剩余固体的摩尔质量为62.4%×287 g/mol=179 g/mol,减少了108 g/mol,此时固体为ZnSO4·H2O,
688 ℃时,此时固体的摩尔质量为161 g/mol,继续减少18 g/mol,此时固体为ZnSO4,
1050 ℃时,此时固体摩尔质量为81 g/mol,继续减少80 g/mol,剩余固体为ZnO,
故1 050 ℃时固体的化学式为ZnO
6.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广泛应用于造纸等行业。Na2S2O4易被氧化,129 ℃时分解,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实验室用NaBH4碱性溶液和NaHSO3酸性溶液制取Na2S2O4,实验室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需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防止Na2S2O4(或NaHSO3)被氧化
(2)在10~35 ℃下,向盛有一定浓度的NaHSO3溶液容器中滴加NaBH4溶液,生
成Na2S2O4和NaBO2,制备Na2S2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2O4产率与加入NaBH4溶液与NaHSO3溶液质量比的关系如题图所示,NaBH4碱性溶液与NaHSO3酸性溶液加料质量比增大时,Na2S2O4产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BO2+4Na2S2O4+6H2O
过量NaBH4将Na2S2O4还原到更低价态,导致Na2S2O4的产率下降
(4)称量5.0 g含Na2S2O4·2H2O晶体粗品溶于水配制成250 mL溶液,准确量取25.00 mL配制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甲醛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用0.200 0 mol/L标准碘溶液滴定至反应终点,重复实验三次后,平均消耗标准碘溶液20.00 mL。有关反应如下:Na2S2O4+2CH2O+H2O===NaHSO3·CH2O+NaHSO2·CH2O、NaHSO2·CH2O+2I2+2H2O===NaHSO4+4HI+CH2O。
计算该粗品中Na2S2O4·2H2O晶体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7. 二氯异氰尿酸钠[(CNO)3Cl2Na]为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氧化性消毒剂。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夹持装置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实验原理为2NaClO+(CNO)3H3===(CNO)3Cl2Na+NaOH+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仪器a中侧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的药品不可以选择_________(填字母)。
A. KMnO4 B. MnO2
C. K2Cr2O7 D. KClO
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
B
(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用平衡原理解释30%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从装置C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加入(CNO)3H3溶液。实验过程中C的温度必须保持在 17~20 ℃,pH控制在6.5~8.5,若温度过高,pH过低,会生成NCl3,为避免生成NCl3,可采取的最佳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面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
将装置C进行17~20 ℃冷水浴
答案:25.00%(计算过程见解析)
②下列操作会导致样品的有效氯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盛装 Na2S2O3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
B. 滴定管尖嘴处在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 碘量瓶中加入的稀硫酸偏少
A
谢谢观赏主题排查3 化学分析与计算
1. 常用“碘量法”来测定气体中硫化氢含量,将收集500 mL的气体通过50.00 mL 0.050 0 mol/L Zn(CH3COO)2溶液的吸收瓶中,使H2S被完全吸收,向吸收瓶中加入10.00 mL 0.010 0 mol/L的碘溶液和10 mL乙酸溶液,将硫元素完全转化为硫单质,充分反应后转移至250 mL碘量瓶中;向碘量瓶中加入1.00 mL 1%淀粉溶液,用0.010 0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12.00 mL。试计算气体中硫化氢的浓度(以g/L计)写出计算过程(已知:I2+2S2O===2I-+S4O)。
答案:
根据关系式:I2~2S2O,
n(S2O)=0.010 0 mol/L×12.00×10-3L=1.2×10-4 mol
总计加入的碘n(I2)=0.010 0 mol/L×10.00×10-3L=1×10-4 mol
氧化硫元素的碘n(I2)=1×10-4 mol-×1.2×10-4 mol=4×10-5 mol
再根据关系式:I2~ZnS~H2S
n(H2S)=4×10-5 mol
m(H2S)=4×10-5 mol×34 g/mol=1.36 g×10-3 g
H2S的浓度==2.72×10-3g/L
2. 为测定草酸钴样品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草酸钴样品3.000 g,加入100.00 mL 0.100 0 mol/L酸性KMnO4溶液,加热充分反应至不再有CO2气体产生(该条件下Co2+不被氧化,杂质不参与反应)。
②将溶液冷却,加水稀释定容至250 mL。
③取25.00 mL溶液,用0.100 0 mol/L FeSO4溶液滴定过量的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8.00 mL FeSO4溶液。计算样品中CoC2O4·2H2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Co—59)。
答案:
依据反应原理得关系式:
5CoC2O4~2MnO~5Fe2+,
25.00 mL溶液中过量的n(KMnO4)=0.100 0 mol/L×18.00×10-3 L×=3.6×10-4 mol
CoC2O4消耗的n(KMnO4)=100.00×10-3 L×0.100 0 mol/L-3.6×10-4 mol×=6.4×10-3 mol,由此可知n(CoC2O4·2H2O)=n(CoC2O4)=×n(KMnO4)=×6.4×10-3 mol=0.016 mol,
w(CoC2O4·2H2O)=×100%=97.60%
3. 现测定某溶液中锰元素含量。准确量取1.00 mL氟化后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硫酸、磷酸和硝酸银溶液振荡;将溶液加热至80 ℃,加入3 g (NH4)2S2O8充分反应后,再将溶液煮沸;冷却后,用0.070 0 mol/L的(NH4)2Fe(SO4)2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32.60 mL。计算氟化后溶液中Mn2+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① 在Ag+催化下可发生反应:2Mn2++5S2O+8H2O===2MnO+10SO+16H+;
②(NH4)2S2O8在煮沸时易分解。
答案:
依据反应原理得关系式:Mn2+~MnO~5Fe2+
n(Mn2+)=0.070 0 mol/L×32.60×10-3 L×=4.564×10-4 mol
c(Mn2+)==0.456 4 mol/L
4. 废水中SO含量测定。准确量取50.00 mL水样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 0.050 0 mol/L 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氨水调节溶液pH=10,用0.010 0 mol/L EDTA(Na2H2Y)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反应为Ba2++H2Y2-===BaY2-+2H+。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EDTA 溶液27.50 mL。计算处理后水样中SO的含量(O—16,S—32,用mg/L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n总(Ba2+)=10.00×10-3 L× 0.050 0 mol/L=5.000×10-4 mol,
与EDTA反应的n(Ba2+)=n(H2Y2-)=27.50×10-3 L×0.010 0 mol/L=2.750×10-4 mol,
n(SO)=n(BaSO4)=与SO反应的n(Ba2+)=5.000×10-4 mol-2.750×10-4 mol=2.250×10-4 mol,
SO的含量==432 mg/L
5. 加热ZnSO4·7H2O固体,固体质量保留百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1 050 ℃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 ZnO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摩尔质量M(ZnSO4·7H2O)为287 g/mol,
145 ℃时,剩余固体的摩尔质量为62.4%×287 g/mol=179 g/mol,减少了108 g/mol,此时固体为ZnSO4·H2O,
688 ℃时,此时固体的摩尔质量为161 g/mol,继续减少18 g/mol,此时固体为ZnSO4,
1050 ℃时,此时固体摩尔质量为81 g/mol,继续减少80 g/mol,剩余固体为ZnO,
故1 050 ℃时固体的化学式为ZnO
6.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广泛应用于造纸等行业。Na2S2O4易被氧化,129 ℃时分解,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实验室用NaBH4碱性溶液和NaHSO3酸性溶液制取Na2S2O4,实验室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需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防止Na2S2O4(或NaHSO3)被氧化 。
(2)在10~35 ℃下,向盛有一定浓度的NaHSO3溶液容器中滴加NaBH4溶液,生成Na2S2O4和NaBO2,制备Na2S2O4的化学方程式为 NaBH4+8NaHSO3NaBO2+4Na2S2O4+6H2O 。
(3)Na2S2O4产率与加入NaBH4溶液与NaHSO3溶液质量比的关系如题图所示,NaBH4碱性溶液与NaHSO3酸性溶液加料质量比增大时,Na2S2O4产率下降的原因是 过量NaBH4将Na2S2O4还原到更低价态,导致Na2S2O4的产率下降 。
(4)称量5.0 g含Na2S2O4·2H2O晶体粗品溶于水配制成250 mL溶液,准确量取25.00 mL配制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甲醛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用0.200 0 mol/L标准碘溶液滴定至反应终点,重复实验三次后,平均消耗标准碘溶液20.00 mL。有关反应如下:Na2S2O4+2CH2O+H2O===NaHSO3·CH2O+NaHSO2·CH2O、NaHSO2·CH2O+2I2+2H2O===NaHSO4+4HI+CH2O。
计算该粗品中Na2S2O4·2H2O晶体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根据题意,n(I2)=c(标准液)×V(标准液)=0.2 mol/L×20.00×10-3 L=0.004 mol,
由已知反应得关系式:Na2S2O4~2I2,
n(Na2S2O4)=n(I2)=×0.004 mol×=0.02 mol,
m(Na2S2O4×2H2O)=0.02 mol×210 g/mol=4.2 g,
质量分数为×100%=84%
7. 二氯异氰尿酸钠[(CNO)3Cl2Na]为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氧化性消毒剂。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夹持装置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实验原理为2NaClO+(CNO)3H3===(CNO)3Cl2Na+NaOH+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仪器a中侧管的作用为 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 ,装置A中的药品不可以选择 B (填字母)。
A. KMnO4 B. MnO2
C. K2Cr2O7 D. KClO
(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用平衡原理解释30%硫酸的作用 氯气溶于水存在:Cl2+H2O??H++Cl-+HClO,30%硫酸中的H+使平衡左移,减少氯气损失 。
(3)当从装置C中观察到 液面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 时,加入(CNO)3H3溶液。实验过程中C的温度必须保持在 17~20 ℃,pH控制在6.5~8.5,若温度过高,pH过低,会生成NCl3,为避免生成NCl3,可采取的最佳改进措施为 将装置C进行17~20 ℃冷水浴 。
(4)二氯异氰尿酸钠缓慢水解可产生HClO消毒灭菌。通过下列实验检测样品的有效氯含量: 准确称取1.420 0 g样品,用容量瓶配成250.0 mL溶液;取25.00 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 min;用0.100 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0.00 mL[已知 H++(CNO)3Cl+2H2O===(CNO)3H3+2HClO、I2+2S2O===S4O+2I-、该样品的有效氯=×100%]。
①计算该样品的有效氯(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25.00%(计算过程见解析)
②下列操作会导致样品的有效氯测定值偏高的是 A (填字母)。
A. 盛装 Na2S2O3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
B. 滴定管尖嘴处在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 碘量瓶中加入的稀硫酸偏少
【解析】 (1)装置A中仪器a中侧管的作用为平衡压强,有利于浓盐酸顺利滴下;装置A用于制备Cl2,没有加热装置,则可用KMnO4或K2Cr2O7或KClO与浓盐酸反制备。(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氯气溶于水存在平衡为Cl2+H2O??H++Cl-+HClO,30%硫酸电离出的H+使该平衡逆向移动,减少氯气的溶解损失。(3)装置C用于生成二氯异氰尿酸钠,反应原理是2NaClO+(CNO)3H3===(CNO)3Cl2Na+NaOH+H2O,由图可知,氯气和NaOH溶液先反应生成NaClO,当从装置C中观察到液面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时,说明NaOH溶液已反应充分生成了NaClO,此时可加入(CNO)3H3溶液,发生生成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反应,实验过程中C的温度必须保持在17~20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采用冷水浴加热。
(4)①由题干信息可知,反应的关系式为
(CNO)3Cl2Na~2HClO~2I2~4S2O,
即25.00 mL样品溶液中
n[(CNO)3Cl2Na]=n(Na2S2O3)
=0.25×0.100 0×20×10-3 mol=5×10-4 mol,则
1.420 0 g样品中n(Cl)=5×10-4 mol×2×=1×10-2 mol,所以样品的有效氯测定值为×100%=25.00%。
②盛装Na2S2O3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导致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偏低,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V偏大,则样品的有效氯测定值偏高,A正确;滴定管在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则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V读数偏小,样品的有效氯测定值偏低,B错误;碘量瓶中加入的稀硫酸偏少,过程中生成I2的量偏小,滴定过程中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V偏小,样品的有效氯测定值偏低,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