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天晴了的时候》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9 09:2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课题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认识“炫、垢”等7个生字,发展自主识字学词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读后感受,发展语言、文化素养。 3.尝试用诗歌写出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景象,发展语言、思维素养。
【评价任务】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目标1)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韵律,并能背诵课文。(目标2) 3.能结合诗歌中的诗句说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目标2) 4.用诗歌的形式将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景象写出来。(目标3)
【学习内容】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戴望舒创作的诗。整首诗节奏舒缓,韵律自然。 第一节中,诗人观察细致独特,想象富有诗性,赋予文字一种宁静而不乏灵动的美感:雨后的小路上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不再胆怯、逐渐绽透的小白菊,抖去水珠、自在闲游的凤蝶儿等事物,。 后两节写了雨后漫步小径的独特感受。其中第二节运用回环的方式,“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句式整齐,跳跃的节奏中突出诗人悠闲愉悦的心情。第三节中新阳“推开了”阴霾,云的“脚迹”,这些拟人化的用词更是抒发了诗人自在悠闲、宁静平和的心情。 本课作为略读课文,则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期学习的方法,练读诗歌,读出韵味,选取自己喜欢的诗句赏析现代诗之美,进而发展他们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
【学情分析】 经历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对现代诗的音韵、画面以及情感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加之前期的收集经典诗、创作写诗的拓展实践活动,对于欣赏现代诗、体会诗意与情感,具备了基本的方法与经验。如能够抓住诗句中有新鲜感的语句,想象画面,感受诗句背后所表达的心情与情感;通过朗读、想象、比较阅读,初步体会现代诗饱含情感、想象丰富、语言表达独特的特点。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情境导入,走进诗文。1.欣赏图片,用关键词描绘雨后天晴景象,或说出自己的感受。 2.阅读作者信息。 结合诗题,发现这首诗是诗人后期作品,情调明朗。1.出示图片,激发学生对雨后天晴景象的喜爱。 2.板书【在天晴了的时候】,出示作者信息。 戴望舒(1905—1950),杭州人,中国诗人。早期作品大都吟咏个人的悒郁情怀和生活遭遇;后期诗作表现出反抗精神,情调趋向明朗。能说出雨后天晴景象具有清新、生机、美好的特点。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对背景信息的了解,初步把握这首诗的感彩,激发学生深入诗文的兴趣。环节二:自主练读,读出韵味。(指向目标1、目标2)1.读好诗文 (1)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读音; (2)朗读课文,圈出韵脚; (3)再读课文,读出韵味; (4)同桌互评朗读情况。 2.朗读、听读、评价1.出示任务: (1)自由练读课文,借助识字条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圈出诗中的韵脚; (3)尝试通过停顿和重音,读出诗歌的韵味; (4)同桌互评朗读韵味。 2.组织全班开展朗读展示、评价反复朗读课文,读出韵律。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将自主识字的方法运用在朗读中,在一个又一个的任务驱动下反复朗读、听他人读、互相评价,逐渐将课文读准、读通、读出韵味。环节三: 自主感悟,互动交流。(目标2)1.品味诗意,交流感受。 根据板书提示学习。 (1)自主学习,批注感受; (2)合作分享,互相补充; (3)集体汇报,深入体会。 2.体会诗情 (1)集体讨论课文中诗人的心情与情感。 (2)跟随背景音乐沉浸地朗读课文。1.品析诗意 师:读好了这首诗的韵味,更要品出诗的意味。结合现代诗的特点来细细品味这首诗吧。 板书:语句新颖独特、读起来朗朗上口、饱含情感 出示任务: (1)品读诗歌,找到自己喜欢的诗句,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诗意,批注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2)小组交流,补充完善。 组织各小组汇报,适时点拨、板书。 2.体会诗情 (1)提问:通过对这首诗的诗意的理解,体会诗人的心境。 板书:自在悠闲、宁静平和 (2)带着自在悠闲的心情朗读课文。 播放轻音乐。结合诗歌中的诗句批注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与同学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在悠闲的心情。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在自主赏析中建立自己对诗文的初步感知,再经过合作交流碰撞出更深刻的感受,最后经过集体点拨,对诗文有更全面、丰富的感受。环节四:延展生活,创意写诗。(目标3)1.联系生活情境,回忆中雨后天晴景象中的美好事物。 2.在轻松的背景音乐中沉浸创作,自由写诗。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诗,集体赏析。1.播放图片,引导回忆生活中雨后天晴的场景。 2.任务投放: 结合现代诗的三个特点,用诗文展示出自己眼中独一无二的雨后天晴景象。 3.交流分享,展评激励。写出个性化的雨后天晴小诗,并愉快地分享、交流。活动意图说明: 以图片、音乐激发学生对雨后天晴美景的灵感,在创作、朗读、评价中增强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与自信。
【板书设计】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语句新颖独特 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宁静平和 朗朗上口 赤着脚 携着手 踏着新泥 涉过溪流 饱含情感 新阳推开阴霾 云的脚迹闲游 自在悠闲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课中作业:
1.诗歌创编。
结合现代诗的三个特点,用诗文展示出自己眼中独一无二的雨后天晴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2.在正确读音下划“___”
炫(xuàn xuán)耀 胆怯(qiè què) 尘垢(hòu gòu)
曝(pù bào)晒 跋涉(sè shè) 光晕(yùn yūn)
3.根据提示填空。
(1)“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中_______一词用得十分传神,体现出雨后小草____________的样子。
(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经过春雨的洗礼,“试试寒,试试暖”,表现出小白菊_________的心情。
(3)“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中的“闲”,表现出____________的心情,在诗中既指_________,又指_________,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情感。
4.同桌互背课文。
有感情背诵( ) 流利背诵( ) 在提示下完成背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