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表格式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表格式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9 09:3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根据三个具体情境打开思路,明白情境不同需要着重介绍的方面也不同,抓住动物的特点也不同。 2.借助思考板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自己创设情景,从生活中寻找、提炼习作素材。 3.根据思考板中的构思,完成一篇“我的动物朋友”的习作,根据不同情境,向特定的对象介绍动物朋友的特点。
【评价任务】 1.学生在课堂中讨论交流,能够明白情境不同,需要着重介绍的方面也不同,抓住动物的特点也不同。(目标1) 2.学生能够借助思考板打开思路,拟定自己要写的动物,正确填写思考板。(目标2) 3.学生能够借助思考板清楚地表达,完成一篇《我的动物朋友》习作,写出动物的特点。(目标3)
【学习内容】 本次习作要求:一是选择教材中的情境或者自己创设的情境,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二是写之前要先思考,自己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动物朋友,并抓住它的特点来写。 本次习作设计以提供不同情境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针对这一情境的需求,应该着重介绍哪一方面的情况,需要抓住动物什么特点。根据思考板确定自己要写的动物,自己创设情景,写出动物的特点。
【学情分析】 小动物是学生平时比较熟悉的一种事物,学生不仅接触过许多关于动物的文章,而且也有过相关的说话和习作练习。二年级下册写话练习《可爱的小动物》,三年级下册习作练习《可爱的大熊猫》,学生对抓住动物特点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本次习作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巩固与提升,着重于根据提示情景,选择不同的介绍内容,写出动物的特点。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课前交流,激发兴趣(指向目标1)
1.学生听老师交流,想象情境。 1.开课交流,引出话题。 师:今天的动物王国里可热闹了,因为小动物们要开展一个“最可爱的动物”评选大会。我也想推荐我喜欢的动物去参加。我首先想到了邻居家那只漂亮的鹦鹉“靓靓”,可是外婆家那只温顺的小羊“山山”也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好纠结,该选谁呢?我又想到了我最亲密的小伙伴小狗“黄小憨”。我选择“黄小憨”去吧,它是我最亲密的朋友,长着黄棕色的毛,看起来憨憨的,非常可爱。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目标1)
环节二:创设情境,打开思路(指向目标1)
学生相互交流:应该介绍清楚黄小憨的哪些方面。(预设:毛发、脖子、鼻子、嘴巴......) 学生交流:重点介绍毛发和脖子,注意抓住外形中最显著的特点。 3.在老师的引导下,交流并填写表格内容。 4.根据三个不同的情境,交流选择需要介绍的内容。 1.创设情境:小狗走丢 为了评选上最可爱的动物,我每天带它到公园去跑步,希望它的身体更加健美。可是趁我去买水的工夫,它却走丢了,我非常着急,于是我准备写一则寻狗启示来找到它,我应该介绍清楚黄小憨的哪些方面呢? 2.老师小结:刚刚同学们从毛发、脖子、鼻子、嘴巴等各个方面来介绍黄小憨,用一个方面来概括,就是介绍“外形”。出示表格:外形(毛发、脖子、鼻子、嘴巴......) 3.出示黄小憨图片:可是我家的这只小狗长成这样,我应该重点介绍它外形的哪个特点才能更快地找到它呢?引导学生填出表格。 4.教师引导:我们在介绍动物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介绍它的独特外形,才能让我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5.出示三种不同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不同选择介绍的内容就不同。出示书上的三个情境,交流需要介绍什么内容以及小动物的什么特点。 学生能根据“走丢”的情境说出应该介绍的相关内容。 学生能根据图片思考如何将动物的特点介绍清楚。 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情境说出应该介绍的相关内容。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不同选择介绍的内容就不同。
环节三:教师示范,分享片段。(指向目标2)
1.学生读这两段话,想想它们的异同。 2.讨论交流两段话都写了些什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两段话都写了小狗的外形,第一段写小狗给我的整体印象,第二段写小狗的独特外形特点。 B.这一段我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狗毛发的柔软和白色花纹的形状,更生动形象。 1.根据表格的提示,教师展示自己写的两段文字。 (1)出示第一段写小狗给我的整体印象: 我家爱犬黄小憨是我最亲密的小伙伴,它看起来丑丑的,憨憨的,但是很可爱。最近我给它报名参加了一个“最可爱的动物”评选活动,所以经常带它到公园里跑步,锻炼身体,希望它的身体更健美。可是3月1日这天,它走丢了,一直找不到;于是我写下了这则寻狗启事,希望能尽快找到它。 (2)出示第二段写小狗的独特外形特点: 它是一只德国拳师犬,长着一身黄棕色的毛。但鼻子是黑黑的,而下巴、胸口和4个脚趾又是白色的,特别是胸口的白色花纹像一片可爱的枫叶。走失时脖子上还套着一个黑色狗链。 教师引导:我们在介绍动物的时候,抓住重要特点来写,用上恰当的比喻句,会让我们的介绍得更加清楚明白哦。 2.在寻狗启事的结尾处,我们可以表达什么心情呢?(预设:着急、希望)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我非常着急,我希望能够尽快找到我的“黄小憨”。如果大家 有所发现,请于我联系,必将重金酬谢。 电话:…… 联系人:…… 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提示,明白不同情境需要的介绍的重点内容以及主要特点。
活动意图说明:学会根据情境不同,选择介绍动物的方面和内容也就不同。知道通过抓住典型特点描写,更能突出动物的形象。
环节四:范文引路,习得方法(指向目标2)
学习整合表格,整理思路。 读范文,思考文章内容介绍了哪些方面。 听老师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进一步学习把动物的特点介绍清楚。 4.学生交流。预设:吃、喝、玩、耍、睡.......(生活习性) 阅读例文,学习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和使用明贬实褒的手法。 5.学生认真读范文,边读边思考短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思考:“先”“然后”“接着”“最后”这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能去掉吗?(预设:不可以,去掉就没有条理了,也不清晰了) 7.学生讨论,学习明贬实褒的写法。(预设:不是,用贬义词表示关系亲近,很喜欢,这种方法叫做“明贬实褒”) 8.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范文思路,学习思考板的用法。 汇总表格,理清思路。引导学生将刚才的表格汇总就有了今天的习作思路。 教师出示范文有(一),指导学生阅读。 分析文章特点:首先选择介绍的动物是黄小憨,根据丢失的情境介绍它的总体印象,对应第一段;寻狗启示中重点介绍它在毛发、脖子、鼻子方面的突出特点,对应第二段;最后表达主人着急和希望的心情,对应第三段。 过渡:有了最开头的情境创设,以及后面我们针对情境介绍的相关内容,并且抓住显著特征介绍清楚,这样就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啦。 4.创设情境:暂为喂养,介绍习性 刚才,我们就“走丢”这个情境介绍了我们的动物朋友——黄小憨,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它终于又回到了温暖的家。过了一段时间,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我需要立刻出差半个月,于是我只能请我的邻居王阿姨帮我代养“黄小憨”,为了王阿姨更好地帮我喂养,我准备给王阿姨写下一封信,信的内容我可以写下什么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指导学生填写表格。 教师引导:出示表格并总结:之前,黄小憨走丢是抓住黄小憨的外形特点来写的寻狗启事,而现在需要邻居帮我代养黄小憨,我们就只需要介绍它的生活习性了。这就是针对不同的情境,介绍的内容不同。 教师出示范文有(二),指导学生阅读。 王阿姨: 您好!下周我要出差一段时间,麻烦您帮忙喂养我的小狗“黄小憨”。“黄小憨”是我最亲密的小伙伴,它虽然看起来憨憨的,但是它特别可爱。 “黄小憨”不吃青菜,只喜欢吃肉,只要我给它吃青菜,它还看都不看一眼,转头就走,真是架子十足。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把青菜放在饺子里,这样他才肯吃完。 “黄小憨”的脾气十分古怪,有时很好,有时又很调皮。当我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它总会咬着我的袖子,把我拽到地上,自己却在沙发上趴着,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哈哈,主人,这个地方是我的了,你们不要和我抢!”耀武扬威地摇着它的短尾巴。 5.教师过渡:我家的黄小憨在生活习性方面也有自己最特别的地方,它在“饮食”“脾气”“睡眠”3个方面是最需要关注的,于是我把这3个方面重点介绍给王阿姨,希望她能够喂养得更好。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我在写黄小憨休息的时候,用了“先”“然后”“接着”“最后”这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我准备去掉这些词,可以吗? 教师引导:所以我们在介绍动物的时候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就会让我们的介绍更加有条理。 (2)在写黄小憨的时候,我用了“憨”“古怪”“架子十足”等一些贬义词,是不是就代表我不喜欢黄小憨了呢? 6.展示教师习作思路,形成思考板。 教师:根据刚刚的思考和讨论,借助思考板理出了我的写作思路。我就可以将我的思考板和文章一一对应起来:关于小狗的总体印象和选择在什么样的情境中来介绍它,对应文章的第一段;既然是在需要喂养的情境下来介绍它,所以我重点介绍它在饮食、脾气、睡眠等生活习性方面的特点,对应文章的第二、三、四段,最后我的心情对应文章的最后一段。 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梳理学习思路,学习范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学生能通过刚才的学习,思考根据“暂为喂养”情境需要介绍的相关内容。 借助例文,学生能概括出根据“暂为喂养”情境需要介绍的内容。 学生能通过例文学习,明白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的作用。 学生能借助思考板学习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自己创设情景,从生活中寻找、提炼习作素材。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范文的学习,理清文章思路,借助思考板,学习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环节五:填写思考板,打开习作思路,独立完成习作。(指向目标3)
通过思考板,打卡习作思路,思考创设的情境。 2.根据自己的思考和选择,学习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自己创设情景,从生活中寻找、提炼习作素材,正确填写思考板,分享思考板。 3.独立完成习作。 出示思考板,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情境填写思考板,思考习作的内容。 教师引导:在小狗走失的情境下,我们需要重点介绍它的外形;在送小狗寄养的情境下,我们需要重点介绍它的生活习性;如果小动物需要送养给别人,我们可以通过典型事例来介绍它的可爱和有趣;你还可以自己创设情境来介绍他们。要记得情境不同,需要重点介绍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哦。 2.教师给出任务: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呢?请写3个,选择一个来写,它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么样的。你会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境中来介绍它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完成思考表吧! 学生能正确填写思考板,理清习作思路。 学生明晰如何借助思考板清楚地表达,独立完成一篇关于习作。
活动意图说明:正确填写思考板,打开习作思路,明确习作重点,便于将文章写得清楚明白。
【板书设计】 我的动物朋友 走丢——外形特征 明贬实褒 情境 寄养——生活习性 写出特点 ……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完成思考板的填写。
2.根据习作要求及思考板,完成一篇《我的动物朋友》的习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根据思考板】中的构思,完成一篇“我的动物朋友”的习作,根据不同情境,向特定的对象介绍动物朋友的特点。 2.借助修改板,明确修改评价要求,同桌相互评价习作,在分享、交流、评价中培养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养成良好习作习惯。
【评价任务】 1.学生借助思考板清楚地表达,完成一篇《我的动物朋友》习作,写出动物的特点。(目标1) 2.学生根据修改板中的评价要求,同桌互评,分享、交流、评价。(目标2)
【学习内容】 本次习作设计以提供不同情境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针对这一情境的需求,应该着重介绍哪一方面的情况,需要抓住动物什么特点。根据思考板确定自己要写的动物,自己创设情景,写出动物的特点。 习作后,根据自评和他评修改板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进行修改。
【学情分析】 小动物是学生平时比较熟悉的一种事物,学生不仅接触过许多关于动物的文章,而且也有过相关的说话和习作练习。本次习作是在原有的基础的巩固与提升,着重于根据提示情景,选择不同的介绍内容,写出动物的特点。对于思考板和评价板,平时的习作训练也在练习,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并不陌生。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独立完成习作。(指向目标1)
1.学生就上节课没有完成的习作,继续习作。 1.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环节二:分享习作,借助修改板自评互评,修改习作。(指向目标2)
学生分享习作。 根据评价表,自评习作。 3.交换习作阅读,根据评价表,给同伴的习作进行评价。 交流评价情况。(2人汇报) 4.根据评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1人)。 引导学生根据评价表,自评和互评。 教师:那就让我们用上这样的评价表,先自己评一评,再让同桌来评一评吧! 展示学生自评和互评的作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指导学生根据评价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生能根据评价表,自查习作,找到优点和不足的方面。 学生能根据评价表肯定同伴做得好的地方,同时帮助同伴找到努力的方向。 学生能在交流评价中提高习作水平,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板书设计】 创设情境 写出特点 明贬实褒 恰当修辞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1.继续完成习作。
2.根据评价表对自己的习作和同伴的习作进行评价。
3.课后推荐阅读有关动物朋友的书籍,如《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