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80分)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4分】
(一)基础知识(16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遗嘱zhǔ 渗透shēn 仲裁zhòng 卓有成效zhuó
B.凌空Iíng 翘首qiáo 轻盈yíng 殚精竭虑dàn
C.悄然qiǎo 由衷zhōng 酷似sì 深恶痛疾wù
D.镌刻juàn 澎湃péng 凛冽Iín 屏息敛声bǐng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踱步(duó) 绯红(fěi) 酒肆(sì) 诘问(jié)
B.愚钝(dùn) 蒙昧(mèi) 喝彩(hè) 不逊(xùn)
C.繁衍(yǎn) 涟漪(lián) 盎然(àng) 炽热(zhì)
D.窒息(zhì) 鬈发(juán) 猝然(cù) 吹嘘(xū)
3.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潇洒 溃退 轻盈 镌刻 屏息敛声 眼花缭乱
B.浩瀚 娴熟 督战 默锲 摧枯拉朽 殚精竭虑
C.凄然 教悔 畸形 不逊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D.诘责 仲栽 拨款 凌空 杳无音信 卓有成效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迁徒 马鞍 惨痛悲哀 东挪西借
B.亲戚 周济 水花四溅 任劳任愿
C.劳碌 豪绅 为富不人 节衣缩食
D.私塾 聊叙 支撑门户 无可奈何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短视频创作与传播应坚决抛弃那种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的粗放型发展思路,自觉把用户的审美体验放在首位。
B.这座身材高挑而轻盈、外部结构简洁而新颖的超高建筑耸立在香港中环的密集群楼之中,如鹤立鸡群。
C.听说离家十多年的哥哥要从外地回家,爸爸妈妈都在堂屋中正襟危坐等着他。
D.事实也不断证明,评论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且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李沧东部将打造四大板块功能区及高品质交通系统,未来将建成一座生态宜居。
B.3月13日,中国公布了一项重大的国家机构改革计划,砍掉了一些部委,精简了管理汇报体系。
C.每当我在学习上想偷懒时,母亲那谆谆教诲,就浮现在脑海中,于是,我又鼓足了干劲。
D.通过“正能量益起来”这项活动,让我们一起寻找生活中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二)诗词理解与默写(23分)
9.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B.《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黄鹤楼》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所思所见,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登临怀古
D.《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在杭州任职期间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10、下列对《赠从弟》这首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挺拔的样子”,写出了松柏挺立风中的形象。
B.第3、4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1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2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全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堂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11.根据提示默写。(17分)
①东皋薄暮望, 。
② ,都护在燕然。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
④ ,万里送行舟。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⑥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
⑦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⑧自非亭午夜分, 。
⑨《庭中有奇树》中表现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自我宽慰,同时也点明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⑩曹操在《龟虽寿》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虽年老而壮志犹存的句子是:
, 。
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零的顽强生命力,勉励堂弟不要因为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的句子是: ? 。
曹植在《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进一步抒发感慨,深化主题的句子是:
, 。
(三)语言运用(6分)
12.为下文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并说明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青岛日报》10月27日讯 昨天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在香格里拉大饭店会见了美国阿卡沙能源公司CEO安蒂·鲁兹一行。据了解,经世贸促会牵线,该公司计划在城阳区建设一太阳能发电项目。客人此行主要是与我市相关部门进行接洽,以推进项目进程。
美国阿卡沙能源公司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其新能源生产技术国际领先。
市领导王书坚、刘明君会见时在座。
标题(不超过8个字):
信息(至少4个方面):
二、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一(14分)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2)至于夏水襄陵( )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4)晓雾将歇( )
(5)念无与为乐者 ( ) (6)但少闲人( )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每至晴初霜旦 旦辞爷娘去
C.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1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相与/步于中庭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跟“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狼》) B.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C.每至晴初霜旦(《三峡》) D.不蔓不枝(《爱莲说》)
17.下列句子跟“念无与为乐者”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C.相与步于中庭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现代文阅读与探究一(本题满分21分)
老汪栗子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蹚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淳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18.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3分)
晚开店→ → →收野栗→
19.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20.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21.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 (4分)
22.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6分)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
语文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4分】
(一)基础知识(16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遗嘱zhǔ 渗透shēn 仲裁zhòng 卓有成效zhuó
B.凌空Iíng 翘首qiáo 轻盈yíng 殚精竭虑dàn
C.悄然qiǎo 由衷zhōng 酷似sì 深恶痛疾wù
D.镌刻juàn 澎湃péng 凛冽Iín 屏息敛声bǐng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踱步(duó) 绯红(fěi) 酒肆(sì) 诘问(jié)
B.愚钝(dùn) 蒙昧(mèi) 喝彩(hè) 不逊(xùn)
C.繁衍(yǎn) 涟漪(lián) 盎然(àng) 炽热(zhì)
D.窒息(zhì) 鬈发(juán) 猝然(cù) 吹嘘(xū)
3.A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词语书写的判断能力。
选项A,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没有错别字,选项A正确。选项B,“默锲”应为“默契”,选项B错误。选项C,“教悔”应为“教诲”,选项C错误。选项D,“仲栽”应为“仲裁”;本身并无错误,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完全正确的一项,此处虽未直接错误,但非关键考察点,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
4. D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词语书写的判断能力。
选项A,“迁徒”应为“迁徙”,选项A错误。选项B,“任劳任愿”应为“任劳任怨”,选项B错误。选项C,“为富不人”应为“为富不仁”,选项C错误。选项D,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没有错别字,选项D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
5.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
选项A,“藏污纳垢”原指隐藏容纳污秽邪恶的事物,但在此处被引申为支付宝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虽非原意但使用恰当,且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选项A正确。选项B,“正襟危坐”形容人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此处用于描述照片中人物的不同姿态,使用恰当,选项B正确。选项C,“抑扬顿挫”本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此处用于描述“故事情节”,属于对象不当,因为故事情节并非声音,选项C错误。选项D,“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此处用于描述该学生在年级中的突出表现,使用恰当,选项D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6.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
选项A,“粗制滥造”原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此处用于形容短视频创作的粗放型发展思路,使用恰当,选项A正确。
选项B,“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此处用于形容超高建筑在密集群楼中的突出形象,虽非原意但使用恰当,且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选项B正确。
选项C,“正襟危坐”形容人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此处用于描述父母等待孩子的场景,显得过于正式和拘谨,与语境不符,选项C错误。
选项D,“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此处用于形容评论家的见解深刻,使用恰当,选项D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7.B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句子语病的辨析能力。
选项A,成分残缺,“生态宜居”后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如“的城市”,选项A错误。
选项B,句子表述清晰,结构完整,无语病,选项B正确。
选项C,搭配不当,“教诲”与“浮现”搭配不当,应将“浮现”改为“回响”,选项C错误。
选项D,句式杂糅,“通过……”与“让……”杂糅,应删去“通过”或“让”,选项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
8.D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句子语病的辨析能力。
选项A,成分残缺,“想起”后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如“的时光”,选项A错误。
选项B,搭配不当,“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应将“水平”改为“能力”,选项B错误。
选项C,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应删去“使”,选项C错误。
选项D,句子表述清晰,结构完整,无语病,选项D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
(二)诗词理解与默写(23分)
9. C
【解析】《黄鹤楼》前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登临怀古,后四句写所思所见
10.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赠从弟》这首古诗的理解能力。
选项C,对这首诗写作特点的理解是错误的。全诗并非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而是以“谷中风”的迅疾反衬出“山上松”的坚韧不拔,选项C错误。
11.根据提示默写。(17分)
①徙倚欲何依②萧关逢候骑③芳草萋萋鹦鹉洲④仍怜故乡水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⑥夕日欲颓,沉鳞竞跃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⑧不见曦月⑨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三)语言运用(6分)
12.标题:夏耕会见美能源CEO
信息:
会见地点:香格里拉大饭店
会见人物: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与美国阿卡沙能源公司CEO安蒂·鲁兹一行
会见目的:推进美国阿卡沙能源公司在城阳区建设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进程
美国阿卡沙能源公司背景: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拥有国际领先的新能源生产技术
二、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一(14分)
13.(1)阳光(2)漫上(3)飞奔的马(4)消散(5)想到(6)只是
14.D
15.D
16.A
17.A
(二)现代文阅读与探究一(本题满分21分)
18.挑坏栗 炒香栗 助学子
19.动作描写。用“抖”“挑”“搁”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汪挑坏栗子的过程,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艺和纯朴的品质。
20.突出打栗人劳动的辛苦,为表现老汪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作铺垫
21.“悄悄”一词写出老汪乐于助人不留名,表现老汪的善良和爱心。
22.老汪是一个技艺娴熟、纯朴善良和富有爱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