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古诗三首
9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诗《暮江吟》的自然美和语言美。(重点)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难点)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唐诗——《暮江吟》。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他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主要作品:《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走近作者
暮 江 吟
[唐] 白居易
mù jiānɡ yín
tánɡ bái jū yì
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
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
可 怜 九 月 初 三 夜,
露 似 真 珠 月 似 弓。
yí dào cán yánɡ pū shuǐ zhōnɡ
bàn jiānɡ sè sè bàn jiānɡ hónɡ
kě lián jiǔ yuè chū sān yè
lù sì zhēn zhū yuè sì ɡōnɡ
我会读
我会认和写
暮
字义:
①傍晚;②(时间)接近末尾;晚
组词:
日暮,暮色,
暮秋,暮月
成语:
朝思暮想
垂暮之年
造句:
暮色中我隐约看到一只小船驶过来。。
积累: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吟
字义:
①吟咏,吟诵;②叹息,呻吟;③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
组词:
呻吟,低吟,清吟,吟响
成语:
莺吟燕舞
暗吟不言
造句:
小芳特别喜欢吟诗作画。
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
mù
yín
理解课文
暮 江 吟
傍晚时分
江边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傍晚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译:
意景
一道残阳铺水中,
残阳:快要落山的太阳光,这里指晚霞
铺:照射
一道快落山的太阳的光照射在江面上。
译:
意景
半江瑟瑟半江红。
瑟瑟:形容颜色,青绿色
江水的一半是青绿色的,一半是红色的。
译:
意景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铺”写出了夕阳的余晖铺满江面的壮丽景色。
“铺”字可以换成“照”“射”“洒”等字,好不好?
不好,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实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照”和“射”都不及“铺”字形象、灵动。
(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
残阳 夕阳 斜阳 落日
1、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温庭筠《菩萨蛮》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忆秦娥 娄山关》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句中描写色彩的词语,即“瑟瑟”和“红”。“瑟瑟”指青绿色,像一块无瑕的翡翠。一个“瑟瑟”,一个“红”,写出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那种鲜明的色彩美,这样一红一绿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变得鲜艳、明快。
“半江”点明了这首诗所写的是江边的风景。
诗句中描绘了哪两种色彩?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可爱呀!
译:
意景
露似真珠月似弓。
似:好像
真珠:珍珠
露水晶莹,好像一颗颗珍珠,弯弯的月儿好像一把弓。
译:
意景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诗人用“可怜”一词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续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
(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课文结构
《暮江吟》
白居易
残阳 江水 露珠 月亮 景色美丽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喜爱和赞美,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从侧面表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课文主旨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秋天的黄昏,红日西沉,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夕阳是那样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夕阳照射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一片红色;夕阳没有照射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青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