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古诗三首
9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背诵课文,默写《雪梅》。(重点)
3.背诵古诗,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难点)
在雪中,梅花独自绽放。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卢钺的一首《雪梅》。
卢钺:字威节,一作威仲,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淳祐四年(1244)进士,调建昌军学教授。景定五年(1264)除秘书郎。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迁著作郎。五年,棹给事中。出知隆兴府,官至户部尚书。诗文入《全宋文》《全宋诗》,并著有《卢威仲文集》。
走近作者
我会读
梅 雪 争 春 未 肯 降,
骚 人 阁 笔 费 评 章。
梅 须 逊 雪 三 分 白,
雪 却 输 梅 一 段 香。
雪 梅
[宋] 卢 钺
/
/
/
/
/
/
/
/
xuě méi
sònɡ lú yuè
méi xuě zhēnɡ chūn wèi kěn xiánɡ
sāo rén ɡē bǐ fèi pínɡ zhānɡ
méi xū xùn xuě sān fēn bái
xuě què shū méi yí duàn xiānɡ
我会认和写
降
字义:
①投降,归顺;②降服,使驯服
组词:
投降,归降,
降服,劝降
成语:
降龙伏虎
宁死不降
造句:
志愿军战士宁愿战死也不投降敌人。
积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费
字义:
①花费,消耗得多,跟“省”相对;②费用,为某种需要用的款项
组词:
浪费,花费,学费,收费
成语:
费尽心机
煞费苦心
造句:
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不要浪费粮食。
积累: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李商隐《蝉》
xiáng
fèi
须
字义:
①必须,应当;②等待;③胡子;④像胡须一样的东西
组词:
必须,胡须,
触须,须晴日
成语:
巾帼须眉
不时之须
造句:
我们每天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积累:
须晴日,看红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 雪》
逊
字义:
①不及,差;②退避,退让;③谦让,恭顺
组词:
逊色,逊位,谦逊,稍逊
成语:
出言不逊
稍逊一筹
造句:
与李明的作文相比较,我的作文还稍逊一筹。
积累: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 雪》
xū
xùn
输
字义:
①败,负,跟“赢”相对;②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③送给,捐献;
组词:
认输,运输,
输血,捐输
成语:
满盘皆输
造句:
由于暴雨的原因,这次运输非常困难。
积累: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shū
理解课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降:服输
骚人:诗人
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论
费:煞费心思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愁坏了诗人,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只好放下笔来思索。
译: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争”“未肯降”两个词语赋予了梅和雪以人的情态,使梅和雪的形象生动起来。
“争”生动地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
(梅雪争春)
“费”指煞费心思。这是指诗人要评价梅雪谁是报春使者,也需要放下手中笔,好好地思索。
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不及,比不上
梅在晶莹洁白上比雪差三分;而雪却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译: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各有所长)
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了梅与雪的不同
“逊”和”输”写出了梅花与雪花各自的不足和优点,梅虽没有雪白,但胜在“一段香”;雪虽没有梅的香味,但胜在“三分白”
这两句诗通过梅和雪的对比,概括出了它们的不同特点,二者各有所长。
思考:这两句诗蕴含了什么哲理?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课文结构
课文主旨
《雪 梅》
[宋]卢钺
雪白
人各有所长
梅香
《雪梅》通过写梅雪争春,得出二者各有所长的结论,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凡事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 、填空。
1.《暮江吟》前两句写_________时江边的景色,后两句写_________时江边的景色,诗中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西林壁”中的“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诗人游庐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梅》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傍晚
夜晚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书写,题写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二、精彩回顾。
1.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句中的“铺”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用这个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诗句中的“争”字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用“铺”字,很形象
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
照、射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句中你感悟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蕴含哲理,启示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只有客观、
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