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1 春夏秋冬
【教材分析】
《春夏秋冬》 是一篇生活常识课文, 向我们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以及特征, 与学 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教学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辨别春夏秋冬, 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认 识四季的不同特点, 了解四季具有代表性的天气特点和动植物特点。
核心素养与语文要素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四季节气等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讲解汉字的演变等方 式,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
学生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可以掌握本课要求学习的生字、偏旁等, 提高语言运用力。
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课文、理解词语等方式, 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和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
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语文要素】
识字写字 :
认识“ 霜、吹”等 8 个生字( 不含多音字,后同) 和雨字头、左耳旁 2 个偏旁;会写“ 春、吹”等 6 个生字。
阅读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图片或视频展示, 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表达 :
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情感思维 :
感受四季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四季的特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难点: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点拨法。
学法:想象法、朗读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师 :小朋友们,我们的大自然可神奇啦! 你们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课件, 出示课文中的四幅图片)
2.师 :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是在什么季节才会有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贴出卡片并指导读音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师 :是啊,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板书课题 :春夏秋冬)
二、学习生字
1. 出示课文以及生字,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 :要想把课文读通顺,一定要认识生字宝宝。 瞧,我把生字宝宝请上了大屏幕,你们会读吗
2.学习生字新词。
(1) 出示生字。
(2) 齐读(按顺序读、不按顺序读) 、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3)识字方法交流,学习 2 个偏旁(雨、阝),组字训练( 霜、降)。
(4) 去拼音读—男女生比赛。
过渡 :小朋友们和生字宝宝成为好朋友了,现在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三、朗读课文
( 一 )认识春天
1.师 :哪些小朋友喜欢春天 请喜欢春天的同学根据图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
2.指导描述。(春天的小草长得嫩嫩的、绿绿的)
3.师 :图上画了什么 (挂满花朵的树枝、柳树枝、青山)
4.师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小鸟飞来了。
5.师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春天,我们除了能看见嫩嫩的草芽、颜色各异的花、可爱的 小鸟,还能看到什么呢?
(说话训练)
过渡:春天过去,夏天来了
(二)认识夏天
1.师 :图上画了什么 (雨中的荷花、荷叶)
过渡 :瞧,夏天到了,下起了夏雨,荷花也开了。 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荷花吗 请大家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荷花。
(引导学生描述)
2.指名读,指导读。
(三)认识秋天、冬天
过渡 :春天、夏天这么美,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走进秋天、冬天去看看。
1. 出示秋天图, 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 秋天到了, 霜也降了, 漫山红叶)
2.指名读。
3.配上动作读。
过渡 :冬天到了, 瞧,一群孩子堆了一个大雪人,可爱吗 (可爱)
4.那我们读读吧,读词语。 (齐读,指名读)
四、再读感知
教师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图片。
1.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图中的景象。
2.指导描述。(春天的小草长得嫩嫩的、绿绿的, 小鸟飞来了)
3.师 : 同学们能试着描述一下其他季节的景物吗
(引导学生描述)
4.齐读生字词。
5.师 : 同学们,我们一起走进了春夏秋冬四季,感受了四季的美丽, 这么美丽的景物是需要 我们保护的。 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紧扣课本中的内容, 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文中的词语展现在学生眼前, 让学 生满心欢喜地走进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呼吸四季的气息, 聆听四季的声音, 感受四季的美丽。 学生在春夏秋冬的乐园里快乐地学习,认识了生字, 积累了词语, 把春夏秋冬刻在了心里。 本 节课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在大自然中陶冶了学生的爱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