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读后感
[作文]
什么是读后感?
读文章、书籍后有体会、感想,
将这些想法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1、通读全文
3、选择感点
2、捕捉感点
4、写读后感五步骤
怎么写读后感?
(令你感慨、感动的一方面)
在读好文章的基础上,先把感点都罗列出来。即同一篇文章从不同方面产生感想的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印、介、议、联、结)
读后感五步骤
壹
贰
叁
肆
印
总体印象
介
介绍文章内容概要
议
议论评析
就事论事
联
联系实际
伍
结
总结全文,
发出感召、希望。
(和文章内容中人的行为举止、思想品德等类似或相反的案例现象)
读什么?
同学们一定了解过四大名著吧
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欢谁?出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为什么喜欢?
《西游记》
《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取得真经的故事。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水浒传》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红楼梦》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程伟元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一、拟定题目
3、《XXX》读后感
2、读《XXX》有感
1、正标题加副标题。正标题一般围绕“感点”来拟,副标题一般指明所读的篇目。
如: 正标题: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副标题:——读《钓鱼的启示》有感
题目是文眼。精彩的、新颖的题目可以一下把人吸引住,使人乐意读。 读后感也是如此。读后感的题目的拟定:
二、正文
1、印——总体印象。点明篇目和总感受。
可以采取“开门见山”“修辞引入”“提问设疑”“名言引入”等法。
读后感怎么开头
①今天,我读了……一文使我深受感触
②翻开书,……几个字印入的的眼帘,不禁让我想起……
③或者引用名言开头,再引出内容
确定所读内容:(1)整部名著,如:《西游记》
(2)个别篇目,如《三打白骨精》
练习一:你要写的是什么呢?
例:大家一定都知道四大名著吧!今天,我就读了其中一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章节 ,其中《三顾茅庐》这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
例: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里面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令我赞叹不已。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英雄更是数不胜数。但真要在这么多英雄中选一个我最喜欢的,那一定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了。
二、正文
2、介——介绍文章内容概要。
用三言两语简要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下文的议、联做铺垫。
例:《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得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得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得只有两个字:忠、义。
二、正文
3、议——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一番议论评析,就事论事(详写)
议是读原文后,围绕“感点” 发表议论。
可以摘录文章中现成的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中心句)分析事理;
可以引用名言作为你的心声,概括“感点”,再分析事理;
也可以自己组织语言,概括“感点”, 分析事理。
先紧扣文章内容透过句子文中浅层意思,分析深层含义;或者从一般现象推广到普遍现象来分析。
练习2:确定“感点”
A.人物品质(一个人的某个品质或多个品质)
B.事件(从整体几件事或者局部某件事的某个方面)
例:书中周瑜因小肚鸡肠而被诸葛亮气死,我从他的遭遇中悟出:做人不能嫉妒他人,而要分析为什么别人比自己强,自己哪一点不如别人等等,然后向他人学习他们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自己就有可能超越别人。我们也要像刘备一样给人以仁,这样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能帮助我们战胜困难。
二、正文
4、联——联系实际。(详写)
联是联想,由“感点”展开联想,谈相关的人和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主要用“记叙”“议论”的表达方法,也就是“夹叙夹议”的写法
(读后感中的“事”, 不重在“描写”,而重在论证“感点”。包括介绍书的主要内容、联想的事例,都必须筛选信息,紧扣“感点”有侧重地叙述,所以,切忌不动脑筋,把记叙文上的材料大篇幅照抄,运用资料时也是同样道理。)
选材范围:
可以谈名人故事、名言增强说服力;
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谈新闻热点;
可以谈身边人的事,如父母、邻居、同学等熟人;
也可以谈自己在学习、生活实际中的实际情况;
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例子写清楚,讲明事理。其他例子简单概括(例如用排比列举事例、增强气势;用比喻增强语言生动性等)。
练习3:请选择一个方面展开联想( )
A.亲身经历 B.他人事例
C.实时热点 D.名人历史
例:为什么我会如此感同身受呢?因为我曾经就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在一次数学课上,同桌不停地找我讲话,我不耐烦地转头对他说:“你不要打扰我!”没想到就在这时,老师转头刚好看到我拍了同桌,同时还在说话,于是点了我的名,我不服气的顶撞老师:“是他找我说话,凭什么只说我不说他!”老师听了我的话在课堂上严厉的批评了我。当时我内心又委屈又生气,所以在看到这一情节的时候,我觉得唐僧就是我的老师,一样的不分青红皂白,一样的胡乱冤枉人。
看到后面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却依旧心系师父安危,当师父有难又回去救他,我不禁反思:其实我的老师也是想我们认真听课,而我也没有端正自己的态度,好好和老师说明情况,还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
所以,孙悟空让我明白了:凡事不要冲动,不要意气用事,要尊重师长!
二、正文
5、结——总结全文,发出感召、希望。
结尾一般是:
1.这篇文章使我深受启发……
2.良久,我沉思着……
练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可以和文章开头首尾呼应,并引用名言点题,升华主题。
例:“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当登上山顶,俯视风雨中的雾气迷朦的城市、乡村;仰望着乌云流动的墨蓝色的天空时,当克服了困难走向成功时,才能真正体会到执着的“登山人”成功的喜悦!
——读《登山人》有感
课堂小结
怎么写读后感?
1. 通读全文 2. 捕捉感点 3. 选择感点4. 写读后感五步骤: ① 印——总体印象 (开门见山) ② 介——介绍文章内容概要 ③ 议——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一番议论评析,就事论事(详写)④ 联——联系实际 (详写)⑤ 结——总结全文,发出感召、希望。
谢
谢
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