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9 20: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好节奏,重点了解“耒”、“耕”、“走”的含义。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内容。
3.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明白故事内容,清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难点:读出古文的节奏韵味,能生动得讲一讲故事,将道理联系生活来理解,学会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
有一位同学,准备在阅读交流会上分享一篇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这篇寓言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可笑的农夫”,你知道他讲的是哪篇吗 2.揭示题目--《守株待兔》。你们读过吗 用自己的话试着讲一讲。2.过渡: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呢
二、读好课文,理解大意
活动一:学看注释,理解课题
1.板书“守株待兔”,提示:这个课题中的“守、株、待”都是我们本课要会写的生字。“守”注意横要包在宝盖头里边,“株”要注意撇画的穿插和点画的避让,“待”是双人旁,横多等距,“兔”字不要忘记点。
2.“守株待兔”的意思是?“株”是什么意思?(树桩)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插图、看注释。
活动二:多样朗读,读好课文
1.听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生字。
2.跟读课文,注意停顿,用斜线标注句中停顿。
3.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4.指名朗读课文,能读得准确、流利。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5.这个故事出自于哪里?(《韩非子˙五蠹》)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人,距现在有两千多年了。“蠹”是蛀虫的意思,“五蠹”就是五种蛀虫。
古代的人写文章不用标点,而且是竖排的,你还会读吗?
活动三: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1.借助注释,自己练习说说课文的大意。
2.结合注释,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围绕问题,感悟道理
1.自读课文,思考:兔子为什么而死?
预设1: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预设2:兔子跑得快,撞到树上,所以撞死了。
2.合作交流:一只兔子撞到树上,这事儿是不是天天有呢?种田人对这件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1)出示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预设1:种田人放下农具,守在树旁。
预设2:种田人在想: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2)教师引导:如果此时你是这位宋人,你守在树旁会想些什么?预设:兔子,兔子,快来吧。我等着你呢!
(3)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种田人的好心情呢?
预设:喜滋滋 乐呵呵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神采飞扬 手舞足蹈 喜出望外
四、研读笑因,明白道理
文本结尾处落在了这个“笑”字上,这里的笑,是怎样的笑
(嘲笑、讽刺)。
师:是的,这里的笑是嘲笑,是讥笑,是讽刺。文中的耕者被当时的宋国人笑,也被如今的我们笑,到底在笑耕者什么呢 我们来聚焦文中的这句话,这是描写耕者举动的关键句子,读——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师:笑耕者什么呢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你看他成天不干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等着偶然事件发生,你觉得他抱有什么样的心理
——这位耕者释其耒,丢弃自己的农具,想不劳而获;守在木桩旁,抱着侥幸心理,盲目幻想天天都有兔子来撞死。
(生表述师板书:“释”不劳而获、“守”侥幸心理、“冀”盲目幻想)
本来可以靠着自己的辛勤劳作来获得丰衣足食的生活。他放下了农具,就放弃了自己什么样的品质
——辛勤劳动的品质,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
他放弃了辛勤劳作,去期待什么
——期待兔子再次撞到木桩,期待天上掉馅饼。
师(回顾板书):孩子们,原来宋国人乃至现在的我们都在笑这位耕者想着(不劳而获),存有(侥幸心理),沉溺(盲目幻想),那么吸取他的教训,你觉得我们该怎么面对生活
我听出来了——
——做人得踏实
——要努力拼搏。
——要勤奋。(板书:勤劳 踏实 努力)
拓展学习《南辕北辙》
引出《南辕北辙》。
导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优秀的寓言故事,比如课后的“阅读链接”中这篇改写自《战国策》的寓言《南辕北辙》。
出示问题,学生边默读边思考。问题1: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预设:坐车人错在他一心往南走,车子却往北走,这样的话,他永远都到不了目的地。
问题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这个故事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条件再有利,也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比较阅读。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哪些异同
预设:相同点:两个人都不动脑筋,做了愚不可及的事情。不同点:一个做事不努力,妄想不劳而获,结果一无所获;另一个虽然努力,但方向错了还是徒劳无功。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守株待兔》,不仅读准字词、理解文意,还认识了“释”“冀”等文言词。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唯有踏实努力才能收获成功。学习中,注释、插图、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都是好帮手。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瑰宝,希望大家课后背诵课文、讲给家人听,也多去阅读其它寓言故事,感受古人智慧。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