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中
第一单元第四课
《修辞立其诚》
目录
导入新课
1
新知探究
2
课堂练习
3
拓展延伸
4
导入新课
1
素养目标
1.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了解作者的立场和写作背景。
2.理清文章的论述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思考其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
3.探究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
作者简介
张岱年(1909—2004),别名季同,曾用笔名宇同,河北献县人。中国当代哲学家和哲学史家,被学界誉为“国学大师”。1933 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张岱年的学术研究有三个方面:
①中国哲学史的阐释
②哲学理论问题的探索
③文化问题的探讨
作者简介
张岱年著述丰富,硕果累累,是中国当代哲学研究最有威望且成就突出的大师,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真与善的探索》《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等,有《张岱年全集》(八卷本)行世。
新知探究
2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92 年,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人心浮动,社会风气渐趋浮躁,以至于一些学者、文人也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变得急功近利,言辞浮夸。
有感于此,张岱年写了《修辞立其诚》一文,阐述了自己的治学宗旨,呼吁为人、作文都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资料链接
概念: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分类:
按研究的学科,可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
按研究的内容,可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
按写作的目的,可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
特点: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平易性、专业性、实践性。
学术论文
题目解说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的美学观点——“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修辞”就是修我言辞,具体指发言、著论、写文章、做人做事等。
“立诚”就是立我诚心,即坚持真实性,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修辞立其诚”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述。
2、文章将“立其诚”的含义概括为哪三点?应如何理解?
“立其诚”应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等三个方面。
“名实一致”,就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学说、言论、文章,都应该“诚”;
“言行一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追求真理,避免主观,力求真、实,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正确、真实、有效;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说话做事力求真、实。
课文探究
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概述“立其诚”的含义。
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阐述“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第三部分(第6-10段),从认识世界、端正学风、社会现实三个角度阐述“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第11段),阐述“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
课文探究
1.作者是如何提出文章的中心议题的?
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名句,指出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并对“立其诚”重新定义,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强调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就是现代所谓的“真”。
课文探究
2.从文中看,应如何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
首先,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
其次,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课文探究
3.“修辞立其诚”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文中强调,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种不正确的人心扭曲必须改变,而改变的方法就是说真话、讲实话。
课文探究
4.文中作者引用了《心术上》中的名言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引用的这段话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
换句话说,认识外物要尊重其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课文探究
5.文章倒数第三段引用《汉书·儒林传》的话,其用意是什么?
作者反对“曲学阿世”,批评这种做法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说明“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号召大家要遵行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课文探究
6.概括分析文章在论证上的特点。
①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
大致遵循“立其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中间也有并列式的结构,如“立其诚”的三层含义。
②多处运用引用论证。
文中引用了《易传·文言》《管子·心术上》《汉书·儒林传》等传统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课文探究
(1)从人生修养角度看,“诚”即为人处世要做到实”“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堂堂正正。这就要求我们要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能够注重自的品德修养,开口说话,先“立其诚”,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传播正能量的人。
(2)从著书立说角度来看,“修辞立其诚”就是说信念一方面要符合客观实际,另一方面要表现于生活行动之中。简而言之,“修辞立其诚”就是强调立言为文要坚持“诚”,就是说发言立论要以事实为根据,做到真实可信。诚者,实也,真也。
7.在当今时代,你认为“修辞立其诚”对我们有哪些方面的启发
课堂练习
3
(1)文章结构形式平实。
作者思路清晰,按照提出论题和观点、分析阐释论题和观点、总结观点并指出论题重要意义这一议论文常见的思路结构文章,在写作方法和结构安排上符合大众的阅读和认知习惯。
写作特色
(2)注重对引用的典籍文献的解释。
引证法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点,显示了作者广博的学识。但作者在引用古文献之后,往往紧跟着就对文献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说明。如文章第7 段引用了《心术上》的一段话。
(3)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丝毫没有艰涩之感。再比如“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几乎就接近口语了。
拓展延伸
4
主题归纳
文章围绕“修辞立其诚”这一中心论点,首先阐释了“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然后,运用唯物主义观点,由修辞到做人,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对在“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分析和批判,强调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的思想观点,对端正学风以及人们的立身处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内容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