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卖油翁》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卖油翁》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0 20: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卖油翁
第13课
欧阳修
目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欧阳修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知识。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3.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4.熟悉故事内容,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学习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2.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课堂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时间回到北宋,一位科举状元、朝廷武将,遇到一个无名无姓的卖油老翁。在文学大家欧阳修笔下,他们之间的故事将会怎样演绎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别有趣味的文章——《卖油翁》。




了解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的散文说理畅达,委婉抒情,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他的诗风与散文相似,流畅自然,有《戏答元珍》等。他的词清丽深婉,有《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唐宋八大家:韩柳三苏欧王曾。




了解背景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运用史传叙事技巧写成的笔记小说,里面的每则故事短小精悍,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不刻意褒贬,语言简洁,形式灵活,风格平易闲适,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陈尧咨,宋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文状元);工书法,尤善隶书;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家世显赫,文武双全,官至节度使。




了解文体 笔记体小说
笔记体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
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逸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
笔记小说起源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探究新知
1.学习诵读,感知文意。
3.比较阅读,品析语言。
2.梳理结构,学习写法。
1.学习诵读,感知文意。
学习诵读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感知文意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lì)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学习诵读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节奏:1、虚词后停顿;2、主语后停顿;3、意义单位后停顿。
理解文意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方法】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文意,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圈出来,同桌交流,仍然不能解决的写在黑板上。
理解文意
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当世无双:没有可相比的,即独一无二、
自矜:自夸。矜,夸耀。
尝:曾经。
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担:放下担子。
睨:斜着眼睛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颔:点头。
汝:你。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手熟:手法熟练。尔:而已,罢了。
忿然:气愤的样子。
尔:你。安:怎么。
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技艺。
酌油:倒油。
覆:盖。
徐:慢慢地。
杓:通“勺”,勺子。
沥:动词,注、滴。
遣:打发。
理解文意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 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老翁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入葫芦,可是铜钱一点儿也没有被沾湿。老翁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笑着打发老翁走了。
同桌口译接龙,把自己口译困难的句子用曲线划出来,交流解决。
文言积累
通假字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词类活用
1.但微颔之 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
2.吾射不亦精乎 动词用作名词,射技
3.尔安敢轻吾射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古今异义
1.尝射于家圃 古义:曾经。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
2.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3.但手熟尔 古义: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特殊句式
倒装句:尝射于家圃。(介词结构后置)尝于家圃射。
省略句:自钱孔入。(油)自钱孔入(葫芦)。
文言积累
之 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
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其 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
以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以钱覆其口(介词,用)
射 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
尔 但手熟尔(同“耳” ,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而 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一词多义
2.梳理结构,学习写法。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梳理并概括故事情节。
事件: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
道理:唯手熟尔。(熟能生巧)
情节
1.开端:陈尧咨善射,卖油翁但微颔之;
2.发展:陈尧咨责问,卖油翁“但手熟尔”;
3.高潮:陈尧咨忿然,卖油翁“酌油知之”;
4.结局:陈尧咨笑而遣之。




2.从故事中两个人物的角度梳理故事的情节结构,尽量使用文中原句。
卖油翁
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沾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陈尧咨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其发矢十中八九。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康肃笑而遣之。




3.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讲故事、说道理?
人物 陈尧咨 卖油翁
身份
语言
神态
性格
详略
写法




3.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讲故事、说道理?
人物 陈尧咨 卖油翁
身份 康肃公--大人物 卖油翁--小人物
语言 盛气凌人 不卑不亢
神态 自矜、夸耀 从容自若
性格 傲慢急躁 沉稳淡定
详略 略写 详写
写法 通过对比,以陈尧咨来衬托卖油翁,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对比手法




3.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讲故事、说道理?
陈尧咨
1.动作:发矢十中八九。
2.语言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3.神态:自矜,忿然,笑而遣之。
卖油翁
1.神态:睨之。但微颔之。
2.语言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动作:徐以杓酌油沥之。
细节描写




4.请对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行批注赏析。
陈尧咨
1.动作:发矢十中八九。
2.语言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3.神态:自矜,忿然,笑而遣之。
批注
1.动作:善射,箭法高超。
2.语言
盛气凌人的不满,恃技自傲的夸耀。
傲慢怒斥,脾气暴躁。
3.神态:既有尴尬解嘲,
也有通达爽快。
细节描写




4.请对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行批注赏析。
批注
1.神态:不以为意,勉强认可。
2.语言
不卑不亢的藐视;
从容自若的平和;
低调谦虚的淡定。
3.动作:气定神闲,技艺精湛。
细节描写
卖油翁
1.神态:睨之。但微颔之。
2.语言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动作:徐以杓酌油沥之。
3.比较阅读,品析语言。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课文是欧阳修删改原作后给皇帝看的修改作,选入课本时编者又做了一些修改。
对比原文,选择自己理解深入的句子,说说欧阳修为什么这样修改。
1.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欧阳修为什么这样修改?
【原文】往时陈尧咨以射艺自高,尝射于家圃。有一卖油翁释担而看,射多中。陈问:“尔知射乎? 吾射精乎?”翁对曰:“无它能,但手熟尔。”陈忿然说:“汝何敢轻吾射!”翁曰:“不然,以吾酌油可知也。”乃取一葫芦,设于地,置一钱,以杓酌油,沥钱眼中入葫芦,钱不湿。曰:“此无它,亦熟耳。”陈笑而释之。
【课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欧阳修为什么这样修改?
1.故事的背景交待更详细。
(1)更改人物称呼
原作直呼其名,换成了“陈康肃公”,突出了陈的身份。康肃是陈的谥号,加上“公”字,是对陈很正式、很尊敬的称呼。
作者注意了读者对象,改给皇帝看,写得自然要比较礼貌、比较得体、比较正式。
(2)补充射箭水平
补充“当世无双”,突出了陈尧咨“自矜”的资本,为下文的“尔安敢轻吾射”做了铺垫。陈尧咨认为自己射箭技术很好,所以卖油翁表现出漠然的态度时他就很难接受,甚至是“忿然”;改后故事就变得曲折有致多了。




1.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欧阳修为什么这样修改?
2.人物描写更丰富生动。
(1)“睨之久而不去”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激化了故事的矛盾。
(2)“但微颔之”为后面写陈尧咨很生气设置了悬念,埋下了伏笔。
(3)将“沥钱眼中入葫芦”改成“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更具体地突出了卖油翁技艺的高超。“徐”,表现了卖油翁悠然、毫不在意、漫不经心的样子。这个“徐”字通过放大细节,表现了人物的形象。
(4)“陈笑而释之”改成了“康肃笑而遣之”,“释”换成了“遣”。
“释”说明陈尧咨本来是打算把卖油翁抓起来的,课文中变为“笑而遣之”,“遣”是打发。这样改说明陈尧咨心中有了羞愧感。
“遣”表明陈康肃公此时已经释然,不再“忿然”,其表现才是“笑而遣之”。




1.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欧阳修为什么这样修改?
3.语气表达更加细致入微。
(1)卖油翁的三句回答,修改后人物形象显得更自信、更笃定了。“无它能”删掉“能”,语句变得简洁明了,显得说话的人很自信。
(2)“尔知射乎? 吾射精乎”改成了“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吾射精乎”是设问句,改成“吾射不亦精乎”后,是反问句,这就通过加强语气突出了陈尧咨骄傲的个性特征。
(3)“汝何敢轻吾射!”和“尔安敢轻吾射!”
“尔安敢轻吾射!”语气更强烈,更能表达对卖油翁的轻视和愤怒。“汝”是敬称,比较书面化;“尔”是口语化表达。“尔”用在这里语气强烈,带有愤怒、轻蔑甚至讨厌的意思。
“何”表达尊敬,“安”含有愤怒,“何”在音节上听起来内敛低沉,“安”在音节上听起来明亮高亢,更适合表达陈尧咨的愤怒。








2.分角色朗读,用心体会,试着以不同的语气读出两个人的不同特点。
重点注意以下字的语气与含义
公亦以此自矜。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 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但微颔之”写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不屑一顾,陈尧咨因此非常不满。
C.文章最后陈尧咨的“笑”中有会意,有尴尬,有解嘲,表现出他通达爽快的一面。
D.文中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即使有长处也不要骄傲自满。
课堂练习
【答案】B.有误,“但微颌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并不是“不屑一顾”;故选B。
课堂练习
2.学习了《卖油翁》一文,老师根据文意拟写了一副对联,有意空出了部分内容。现在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以此自矜, ;
下联:卖油翁沥油过钱不湿惟手熟尔, 。
横批:惟手熟尔
示例:上联: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我亦无他;下联:陈尧咨疑之忿然对之笑而遣之。 (答案不唯一,不严格要求对仗平仄,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总结
主旨上:文章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的对话以及卖油翁酌油的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含蓄地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
写法上: 1.对比手法;
2.细节描写。
编者编写教材时删掉了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课下查找资料,阅读“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两个故事,说说这三个故事的相通之处。
课后作业
道阻且长 行且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