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池子与河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池子与河流》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9 20:5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读准8个生字的字音,通过偏旁归类识记“滔、涯”和“妇”,利用形近字比较法区分“遵、尊”,随文认识其他三个生字,理解“蜿蜒”“安逸 ”“遵循”“衰退”等词语的意思。
按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寓言诗,初步感知诗歌的特点,分角色朗读,把握课文内容要点。
联系实际,辨析池子与河流的不同观点,领会寓意,懂得不可贪图安逸,要勤奋进取,要为社会多作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辨析池子与河流的观点,领会寓意。
2.教学难点:联系实际领悟寓意,并运用于实践;个别学生可能会赞同池子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池水、河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两种事物的不同之处。
明确:池水很多时候是死水,一般比较平静,长时间不换水的话会变浑、变臭;河水是流动不息的,在流动中沉淀泥沙、杂质等,如果不受污染,可以一直保持清澈。
2.出示干涸的池子、奔腾的江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入课题。
过渡:是什么让池子与河流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同样是水,为什么它们的结局却不同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说不定能有一些启发。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出示词语:
  滔滔 生涯 贵妇 忙碌 遵循 尊敬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滔 涯 妇 碌 遵 循 尊 验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遵”,前鼻音“循、验 ”,边音“碌”,不读“nǜ”。
4. 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①熟字加偏旁:“女+彐=妇”“录+石=碌”“尊+辶=遵”“盾+彳=循”。
②熟字比较:稻一滔 脸一验 涯一崖
(3)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出示词语解释)
  ①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②贯穿:穿过、连通。
  ③哲理:本文能使人的精神新生的原理或概念。
  ④遵循:遵从;依照 ;不违背。
  ⑤应验:原来的预言或估计与事后的结果相合或得到证实。
6.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厘清角色。
(1)梳理内容。
提问引导: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预设:
第一部分:(第一至八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
第二部分:(第九至十小节)池子与河流的结局。
(2)厘清角色。
启发思考:课文第一至八小节是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这几个自然段大多没有说话人的提示语,请仔细看,分清楚,哪些是池子说的话 哪些是河流说的话
第一至六小节:池子说的话。
第七至八小节:河流说的话
点拨: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写池子说的话,第一至五自然段都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直到第六自然段才出现后引号。这是因为一个人连续说了几段话,且段与段之间没有提示语,可以段前标引号,段后不标引号。讲完所有话,最后一个自然段末尾再标后引号。第七、八自然段同理。
三、角色朗读,体情悟理
1.认真读一读第1~8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1~6小节是池子说的话,7、8小节是河流说的话。)2.分小组合作交流:池子与河流有什么不同 你怎么评价他们 (从做法、志向、命运等方面比较。)
3.交流池子说的话。
(1)池子对河流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同情,不理解。)从哪儿看出来的 (我的命运有多好,比起来,你我相差竟这么大!)
(2)池子觉得自己“幸运”在哪儿 河流的命运与自己又“相差”在哪儿
提示: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池子的话具体分析,教师适当点拨总结。
预设:池子的“幸运”:安闲地躺着,不用背负重量,终日清闲,无须烦恼。河流的“差别”:滚滚滔滔,奔流不息,会疲劳;背负很多,终日劳作,太劳累;有名,贯穿全国,享受赞美,但这都是空的,不实惠。
(3)池子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吗 找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第5、6小节读出心满意足的感觉。)
(4)你怎么评价池子
4.交流河流说的话。
(1)朗读第7、8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 (不赞同。)
(2)交流感悟:指名朗读并说一说自己从河流的话中听懂了什么。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对池子说的话感到不相信和可笑。)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在河流看来池子根本不懂自然规律,不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像它这样不流动,迟早会失去生命力。)
四、辨析观点,发表看法
1.比较人物,梳理观点。提问:池子与河流各自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背后各自胸怀怎样的志向?最后是怎样的结局?学生默读课文,摘录关键词,也可以自己归纳、提炼,把表格补充完整。
人物 生活方式 志向 结局
池子
河流
辨析观点,讲清理由。
提问: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你会选择做池子还是河流?为什么?
预设1:我更欣赏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有积极进取,才能拥有灿烂辉煌的人生。
预设2:在我们紧张焦虑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学习池子的生活态度,将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
【板书设计】
池子与河流
池子: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河流:永不满足、负重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