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0 21:3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体。《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册地二单元第一篇议论文。 它选自梁启超先生《饮冰室合集》,本文是梁启超先生在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面对学生,梁启超先生针对听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在深入的讨论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时至今日,无论是成年人的职业、工作,还是学生的学业“敬业与乐业”的精神还具有普遍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初三阶段对议论文有一定的把握,但还是会出现一些细节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 。另外,这篇现实性很强的议论文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既要立足文本,让学生掌握议论文;又要达到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在学业中做到“敬”和“乐”。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深刻含义,区分观点和材料,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经典语句和格言,学习归纳论证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综合运用多种的论证方法。
2:掌握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并灵活运用。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近代思想家,与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一身著述宏富,编为《饮冰室合集》。他就是梁启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阐述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文章 一《敬业与乐业》。
环节二,初读课文,疏通文字,积累格言
师:这篇文章大量引用经典中的语句,请速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讨论,弄清每句话的意思。
组织学生单独朗读,男女生配合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名句,记忆名句。
环节三,梳理课文结构,把握中心句子以及论证方法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子
第一:“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在讲演正文以前说说,有业之必要。
第三:无业游民大圣人也没有办法。
第四:“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第五:“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对职业的态度。
第六:第一要敬业
第七:用“忠实”做到敬业
第八:第二要乐业
第九: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2:分小组讨论:师: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四)环节四,分段研读,理清结构、分辨论证方法
教师引导:文章是如何把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阐述清楚的? (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提出“有业之必要”。
第三段引用孔子的言论举例从反面论证论证有业之必要。(道理论证)
第四段列举名僧的格言从正面论证有业之必要。(举例论证)
第五段强调自己“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对职业的态度。(正反对比论证)
第七段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以及从正反面相结合的论证方法阐述了”敬业的秘诀是忠实”。(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第八段批驳了“做工好苦”的观点,以及引用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第九段总结论述”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教师总结:这篇演讲针对听众的实际情况,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并殷切的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精神,过人类理想的生活。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总:提出中心论点一“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分:分析论证①有业之必要②第一要敬业③第二要乐业
总:”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布置作业:抄写课后的读读写写
完成相应的学法大视野课内阅读题。
七、教学反思
课堂中的每个知识点讲解衔接不是很流畅,过过渡不是很自然。在课堂讲授完论证方法以及的学习之后,应该马上进行相应的练习题检测相关知识点。看看学生是否全面掌握,是否存在漏洞。做到学以致用,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