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
文言文《守株待兔》
陈村街道那行小学 杨翠娟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5《守株待兔》
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故事的意思
看图猜故事
《自相矛盾》
《郑人买履》
《滥竽充数》
《老马识途》
《守株待兔》
齐读课题。
守 株 待 兔
等待
树桩
意思是: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的到来
守候
告诉我们: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去妄想不劳而获,努力做事才有好结果。
初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2.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的意思。
守株待兔
宋人 有 耕者。田中 有株。
兔走 触株,折颈 而死。
因 释其耒 而守株,冀 复得兔。
兔 不可 复得,而身 为宋国 笑。
读准音,大声朗读。
合作读:听老师读提示语,同学们熟读古文。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生:宋人/有耕者)。
师:耕者有田,(生:田中/有株)。
师:忽见一兔,(生: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师:耕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师:可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初读课文
我会写
一株、守株
等待、期待
宋朝、宋国
耕田、耕种
触摸、接触
颈部、折颈
注释、解释
其实、其他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耒”略窄,“井”略宽。“耒”首笔是横,末笔捺改点。“井”撇笔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左窄右宽。“釆”的首笔是平撇,第五笔贯通上下,一笔写成。右上“又”的两笔从竖中线起笔,收笔于横中线。右下末笔竖与“又”两笔相交点垂直对齐。
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中间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八”的撇、点分写竖中线左右,收笔持平。
初读课文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树桩
跑
株
耒
因 释 其 耒 而 守 株,冀 复兔。
兔 不可 复得,而身 为 宋 国 笑。
于是
放下
农具
希望
品读课文
兔子“折颈而死”后农夫会想些什么?
农夫可能会想:明天一定还会有兔子“折颈而死”,我就在这里等着吧。如果我天天都能白捡一只兔子,那还辛辛苦苦地种地干什么呢?
品读课文
“因/释其耒/而守株”说的是谁?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这句话说的是农夫。他这样做的结果是再也没有得到兔子,他自己反倒被宋国人耻笑。
《守株待兔》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复述故事: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有一个农夫在田地里干活。他的田地里面有一个大树桩。有一天,看见一只兔子意外撞死在树桩上.于是他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不再干活,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但农夫不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
读懂故事,感悟道理
1.说一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因为: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一个偶然事件,而农夫却希望这个极偶然的事情天天发生,于是放下农具不再干活,最后却一无所获。他这种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的想法是可笑的,所以会被宋国人笑话。
守株待兔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释其耒而守株
结果:身为宋国笑
妄想不劳而获
结果一无所获
课堂总结:
本文写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妄想不劳而获,结果会一无所获)
课堂总结:
随堂练习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故事的理解。
拓展
如,偶尔一次买彩票中了奖,之后就寄希望于靠中奖过日子……
再如,有一次没认真复习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想着不用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1.我想对他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自己勤恳劳作,才会有所收获。”
2.我想对他说:“请醒一醒,没有付出怎么会有收获呢?别做白日梦了!”
读故事,想一想:
1、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条件再有利,也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四.阅读链接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