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从而达到平时难以企及的高度。
那么,什么是力呢?
新知导入
1.知道什么是力;
2.利用实例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习目标
a.人推车
b.压路机压路面
认真观察图中所示的各种现象,谈谈你对力的认识。
f.毛衣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纸屑
观察
d.苹果落向地面
e.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c.手提箱子
新知学习
01 认识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
人
压路机
手
苹果
磁极
摩擦过的气球
车
路面
箱子
地面
磁极
纸屑
推
压
提
落
排斥
吸引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作用
人 推 车
手 提 箱子
压路机 压 路面
苹果 落 地面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作用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磁 落 磁极
摩擦过的气球 吸引 纸屑
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
3.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一个力的产生至少有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
2.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吗?
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思考
小结
产生力的条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变化:力可以使弹簧伸长、力可以使钢片弯曲。
用力拉弹簧,弹簧发生了什么变化?用力折钢片,钢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
形状改变
02 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
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竿子的形状发生改变
海绵的体积发生改变
活动
观察下图,分析踢、顶、接的动作分别使足球的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足球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而且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改变。
视频演示:观察小球的运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静止→运动
运动快慢发生了改变
运动→静止
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归纳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使物体伸长、缩短、弯曲、扭转。
力可以使物体由动到静或由静到动;由快到慢或由慢到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将质量相等的磁体和铁块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小车上,将两个小车离开一定距离放手,观察现象。
现象:磁铁吸引铁块,铁块受力,向前运动;磁铁也向前运动。
结论:磁铁也受到了力。
想想做做
0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甲、乙两名同学穿上旱冰鞋相互推彼此,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向后退,说明两人都受到了向后的力。
施力物体
作用力
受力物体
反作用力
A
物体
B
物体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分析】
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
一对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F墙
F手
“在不同物体上”即作用点有两个,分别在不同物体上。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结论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成对出现的。
3.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认识力
概念
力
力的作用效果
符号及单位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说明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概念与理解
生活实例
课堂总结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B.一个物体不可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C.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D.力的作用不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
1.成语“滴水穿石”中,将石头滴穿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石头 B.屋檐 C.水滴 D.空气
C
随堂练习
3.下列四个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不同的是( )
A.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
B.用手捏饮料瓶,饮料瓶变瘪了
C.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变弯曲
D.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D
4.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的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D.小鸟撞毁飞机的过程中只有飞机是受力物体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