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整体分析导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整体分析导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9 17: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本单元讲述的是辽宋夏金元的历史,始于916年,止于1368年。这是我国从多民族政权并立走向国家统一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权有汉族建立的北宋和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和女真族建立的金,随后出现了元朝大一统。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以维护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同时周边各民族相继崛起,建立辽、西夏等政权,与北宋并立。女真族建立金朝,灭辽和北宋后,与南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最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完成了全国统一。
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民族间的战争曾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过程完成,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统一;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对外交流加强;科技文化成就突出,领先世界。
本单元为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在于学生活动探究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故此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教学法、史料教学法、视频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基本知识,通过研读丰富的史料来提高阅读素养;通过情境活动来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活动探究能力;通过丰富的史料,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本单元希望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并能整合知识,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理解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通过学习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理解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后出现长期和平的局面,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通过学习女真的崛起与金太祖的改革等史实,理解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从“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角度,了解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对元朝建立与统一的推动作用;通过学习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事迹,理解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知道元朝建立行省制度、设置宣政院等制度创新属于上层建筑的变化;知道通过一系列边疆政策的改革,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通过了解北民南迁是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认识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认识农作物新品种(占城稻)的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秧马的发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高度,理解外交与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形成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初步认识
时空观念 通过识读《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了解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情况;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过程;通过识读《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梳理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历史脉络;了解蒙古灭西夏、金和元灭南宋,实现统一的过程;通过识读《元朝形势图(1330年)》,了解元朝的疆域范围;通过识读《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元朝交通路线图》,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的发展
史料实证 通过“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典故及其他相关史料,知道北宋建立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理解宋朝的崇文抑武方针;了解契丹和党项的崛起及其政权的建立;了解“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了解宋夏议和的基本史实;了解女真的崛起;了解岳飞抗金的史实;知道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掌握行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影响;了解元朝促进民族交融的表现;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的具体表现;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传播以及应用的史实;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天文学成就;通过阅读宋词的代表作,了解宋词的风格和特色,并分析其兴盛的原因
历史解释 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及王安石变法的影响;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背景和影响;认识岳飞抗金的正义性;正确认识宋金达成和议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族的发展壮大起了积极作用;分析元朝对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知道澎湖巡检司、北庭都元帅府、宣政院等机构设置的意义;了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概况;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的背景、原因及影响;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给当时社会和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了解程朱理学、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家国情怀 从北宋建立到元朝统一,认识统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王安石身上感受中国古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理解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改革的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友好交往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岳飞严明治军、尽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感悟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所具有的坚强意志和远大抱负;学习文天祥、陆秀夫所表现出的崇高气节;体会元朝的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通过学习,知道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觉形成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对外交流的基本史实,理解宋朝和元朝国力强盛后,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感受宋元时期的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感悟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家的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精神,并以此为学习的榜样;通过了解理学、宋词、元曲以及这一时期的史学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1.用地理学科的读图方法去解读历史遗址图和历史地图中包含的丰富历史信息。
2.从艺术学科的欣赏角度去观察历史文物图、历史绘画,发现历史现象。
3.从建筑的角度认识元大都的建筑特点。
4.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角度理解程朱理学。
5.用语文学科的角度去欣赏宋词、元曲,理解其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