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9 17: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什么是三大改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成什么那?改成社会主义的样子。这节课让我们回到1953年的新中国,进入到模拟人生中。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选取人物卡牌,开启你的50年代人生。
师:请选取你的人物卡牌
卡片A农民小毛 B手工业者老许 C 商人大乐
你叫小毛,来自河南安阳县的一个贫农,在旧社会没有自己的土地。新中国建立后,你在1952年土改中分到了土地,你觉得自己马上就能过上好日子啦。。。然而,介是嘛啊镢头除草的、锄头耕地的。镢头和锄头是村干部发给你的唯二的农具。是的,你没有牛,别做梦了,整个村子里都没有几头牛。
这一天,因为你用力过猛,这两个“老家伙”都断了。所以你决定
A花钱再买两 B找邻居借吧
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嘛,所以我们还是选A花钱再买两,醒一醒,你没有钱,B醒一醒!邻居自身难保!那不是完蛋了吗?没耕牛、农具也没有了。更关键的是没有钱,你连种子也买不起,你还有啥呀你,你还有地呀,所以呀,小毛同志,你咬咬牙,把一半的地卖给了同村的富农,然后买了农具和种子回来。。。好种子种下去了,但植物生长啊需要水分呀你呀没有什么水渠,所以呀,长势不好,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蝗灾竟然让你颗粒无收!此时你决定。。。
A把地卖了吧,咱不干了qaq B求助村里的农业合作社
那就把地卖了吧,达成结局1:卖掉土地后,靠借高利贷和租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实际上这不是小毛一个人的结局,当时贫困农民缺乏生产工具,没有资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当然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那么土地也不能够被经营好,农业发展受限,更别提为国家的工业化做准备了,没办法那还是村里的生产合作社吧。不过这合作社看起来也不怎么靠谱,它呐并不是官方办的,而是和你一样的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的。一些中农说:你们先走,我们看看再说。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一伙穷光蛋还想办社捏,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这个社刚成立时,确实有很多困难。社里仅有的7头耕牛,因为没有草料喂,瘦的跌倒站不起来、大车、土犁等农具都破破烂烂,残缺不全。面对如此情景,你决定。。。
A退出吧,一起穷没什么意思 B 继续坚持,相信团结力量大
选A重新达成结局1。
得还是选择相信集体,集体往往比个人更能抵御风险,所以选B你达成了社员齐心协力,苦干一年,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了改善。好理想化的结局,,但实际上呐小毛的故事是根据书24页相关史事改编的,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总会有人撑不住,但总会有人坚持下来,并且找到该走的那条路。
没有入社的农民说:穷大社变了杨,鸡毛也能绕天飞。于是,他们纷纷要求入社。有的农民还说:不能参加,拥也要拥进去!1954年秋,河南安阳县这个村,全村80多户贫农和中农,全部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小毛的抉择,阅读课本p23-24,将表格填写完整。
时间 (1953-1956)
背景 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但任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方式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原则 (自愿互利)想想小毛是不是自己选择啊。
师:讲述三大阶段: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就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师:我们进入第二个选择,你成为了干手工业的老许头,你的游戏体验极差,为什么那?我们看课本p24页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课本关于手工业的全部表述。“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差别不大,不过呐从农业生产合作社变成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目标导学二:商业合作化
师:展示材料一“你叫大乐,是同仁堂的经理。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尽管你很规矩的做生意,但总有些人“不安分”,已经引起了“上头”的注意。。。村里的合作社是越办越好,但是城里的厂子里啊,好像有些不太对劲,水泥厂老板的日子过的还是很滋润的,工人们就不一定了,虽说解放了但这些厂子,大多是资本家中解放前开的,经常打骂甚至开除工人,那钱那大多进了老板的腰包,工人的工资少得可怜。”
材料二:作为一个在商场沉浮的“老江湖”,你的政治嗅觉十分敏锐,这曾经帮助你度过了好几次难关。你知道按这个趋势,资本主义所有制肯定是要被废除的,关键在于怎么废除。作为一个私营工商业企业的经理,你很忧虑。。
于是你有了两个猜想,猜想1:被没收 猜想2被挤垮
展示材料:国际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就这么几种方法。一种是没收的办法,这是苏联采取的,东欧各国也是采取这个办法;一种是挤垮的办法,就是不给任务,不给原料,不给生意作,把生意统统揽到我们国营商店、国营工厂里面,这在名义上不说是没收,实际上还不是死路一条。那你猜同仁堂是最后被没收了还是被挤垮了?都不是,同仁堂今天还好好的,实不相瞒那,大乐的故事也是真实存在的,是我根据课本26页的《知识拓展》改编的,他确有其人,是当时同仁堂的经理乐(yue)松生那么是什么让同仁堂让大乐平稳的度过了这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那,答案是公私合营。
师生共同在书本中寻找大乐的真实结局: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主,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国家给你兜底,你还怕发展不好吗?
那我们回忆一下大乐的心路历程,完成以下表格
二、公私合营
背景 ①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严重扰乱经济秩序;②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国营经济)力量得到增强③(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公司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目的 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创举 (赎买政策):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是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教师讲述:在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资本家不再是占有和经营原来企业的老板,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建设。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
-p25《相关史实》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本质上的变化都是一样的,农业的改造方式是什么,农业生产合作社,小毛个人力量有限,难以抵御自然灾害,难以集中力量去做生产,但是把一群小毛放在一起,那资源就多了起来,那以集体为单位,进步增产是理所当然的,它的实质是把个人的变成集体的,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变到了公有制,手工业老许紧跟农业都是合作社。那资本主义工商业那,采用的是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但是公分占有领导地位。它的实质也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为公有制。
我们来一起列个表格(师生共同完成)
改造前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变化
行业 改进前 改进后
农业 个体农民 集体
手工业 个体手工业者 集体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人资本家 国家
目标导学三:三大改造的完成
1.教师讲述:三大改造的结果。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引导学生思考: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请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提示:①积极的影响: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3.教师讲述:三大改造后期虽然存在这些缺点,但是它对于整个三大改造来说是白璧微瑕,中国人民通过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手工业者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绝大多数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被消灭,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了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
三、课堂总结
中国人民紧跟时代的步伐,他们用鲜血铸就新中国,用自己的智慧来建设新中国,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中国历史的赞歌。从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依靠集体搞生产;身单力薄的手工业者联合起来,他们不只是在刺绣,更是描绘新中国的美好未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各界代表,农民的喜悦,手工业者的幸福,工商业者的心悦诚服无不证明改造的正确。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