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东南亚和南亚(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专题过关练(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0 东南亚和南亚(含答案)- 2025年中考地理专题过关练(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1 10:1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10 东南亚和南亚
一、选择题
【中考新考法·真实任务情境】春节期间,安徽的小华同学与父母前往东南亚旅游。读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小华得知( )
A.中南半岛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B.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旅游目的地需要穿棉服 D.游览途中无需准备雨伞
2.小华在东南亚地区可以欣赏到的景点是( )
A. B.
C. D.
3.小华回来时给亲朋好友带了一些特产,可能有( )
A.椰子糖 B.葡萄干 C.黄桃罐头 D.柿饼
【新情境·巧克力山】菲律宾薄荷岛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薄荷岛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4.薄荷岛的景观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变化大 B.降水变化大 C.海拔变化大 D.人为影响大
5.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A.12月一次年4月 B.5月—6月 C.7月—8月 D.9月—10月
【新情境·克拉地峡】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境内,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推进,联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克拉运河”计划有望成为现实。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克拉运河开通后,对我国进口石油产生的影响有( )
A.有利于增加石油进口来源 B.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C.降低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D.提供多样化的石油运输方式
7.近几十年来,泰国香米远销五大洲100多个国家,主要得益于( )
A.先进的耕作技术 B.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C.优越的气候等自然条件 D.信息与交通日益发达
【新情境·雅万高铁】印度尼西亚雅万(雅加达—万隆)高铁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走向世界的高速铁路项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爪哇岛南侧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9.影响雅万高铁走向的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河流流向 C.城市分布 D.气候类型
10.中国高铁第一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悠久 B.技术领先 C.劳动力丰富 D.资金雄厚
【新情境·漂浮菜园】有一种菜地叫“漂浮菜园”,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菜地”漂浮水面,瓜果蔬菜栽种其中,它让孟加拉农民在雨季耕地被淹没后仍能耕作,雨季过后,水位下降,土壤露出,“漂浮菜园”被打碎混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当地运用漂浮菜园的时间有可能是( )
A.1月 B.3月 C.6月 D.11月
12.当地农民使用“漂浮菜园”可有效减轻______灾害的危害。( )
A.霜冻 B.台风 C.干旱 D.洪涝
【新情境·山地王国·尼泊尔】尼泊尔位于南亚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有“山地王国”之称,这里经济不发达,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产量不高。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在尼泊尔境内,垂直高度的变化带来绝美的风景体验,被称为徒步者的天堂。读“尼泊尔区域略图”(左图)和“加德满都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读材料可知,限制尼泊尔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
A.山地众多,土壤贫瘠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旅游业发达,限制农业发展
14.徒步最好选择干燥凉爽的季节。因此在尼泊尔徒步,最不适合的时间是( )
A.3~5月 B.6~8月 C.10~11月 D.12月~次年2月
15.在尼泊尔垂直高度变化带来丰富的风景体验,难以看到( )
A.良田农舍 B.椰风海韵 C.雪峰草甸 D.瀑布飞流
二、解答题
16.【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试题】读东南亚某粮食作物分布图及中南半岛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 ,大部分地区地处五带中的 带。
(2)图中①为 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中南半岛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其中被称为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的河流是甲 (填名称)。
(4)图中的某粮食作物指的是 (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 ,其生长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任答一点)。
(5)下列作物适宜在东南亚大面积种植的是 (填圈码)。
①大豆②橡胶树③椰子树④花生⑤油棕
(6)图中A为 (国家),吸引我国游客前往该国家旅游的原因有 (任答两点)
(7)(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试题)“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合作,试列举在合作过程中,东南亚各国得到的实惠。(言之有理即可)
17.【中考新考法·真实任务情境】云南某公司采购员计划去东南亚采购,需要完成以下订单任务:粮食8吨、咖啡豆1吨、棕榈油2吨、天然橡胶2吨。读东南亚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采购员在准备出行物品的时候,应该准备较多的 (薄/厚)衣物,除此之外,该采购员还需要携带的生活必需品有 (任答一点)。
(2)该采购员需购买的物品主要是 带作物及相关制品,这些产品在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均有分布,考虑到距离因素,该采购员选择了与我国相邻的 。
(3)该采购员采购的粮食可能为 (水稻/小麦),理由是
(4)订单任务中有2吨天然橡胶,该采购员计划前往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进行采购。
(5)该采购员采购结束后,在回国的路上参观了该地区的部分旅游景点,他参观的旅游景点可能是( )(填字母)。
A. B.
C. D.
18.【中考新考法··材料分析题】【共饮一江水,同念澜湄情】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2年7月4日,在缅甸蒲甘举行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发表了多份共同文件,既展示了澜湄合作的丰硕成果,又擘画了澜湄合作的下一个“金色五年”。
材料二澜沧江—湄公河一脉相通,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澜沧江,从西双版纳出境后被称为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滋养着流域内数亿人民。
材料三湄公河流域图和万象气候资料图
(1)湄公河发源于我国,上游河段落差 (大/小),水能资源 (丰富/匮乏)。
(2)澜湄国家紧密合作,共谋发展,这种合作在国际合作中属于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3)老挝的首都万象一年中易受洪水威胁的时间为 — 月。
(4)湄公河沿岸分布着许多城市,城市沿河流分布的优势有 。(任答两点)
(5)(开放性设问)湄公河的淡水渔业资源丰富,但近年随着干流大型水电站修建,干扰了许多洄游鱼类返回产卵地,中下游的无序捕捞,使湄公河流域渔业资源数量急剧减少,部分鱼虾濒临灭绝,请你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1.B 2.D 3.A
【解析】1.依据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得知: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旅游目的地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不需要穿棉服 ,需准备雨伞。故选B。
2.图片A为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B为埃及金字塔;C为法国埃菲尔铁塔;D为新加坡的鱼尾狮像,位于东南亚,故选D。
3.东南亚以热带气候为主,是世界热带水果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椰子糖的原料椰子属于热带水果,且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因此选项中的椰子糖属于东南亚特产;葡萄、黄桃、柿子均属于温带水果。故选A。
【答案】4.B 5.A
【解析】4.菲律宾薄荷岛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导致其景观变化大,B正确;全年高温,气温变化小,A错误;与海拔、人为原因无关,CD错误;故选B。
5.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旱季,即降水少的季节,该地12月一次年4月降水少,可以欣赏咖啡色“巧克力山”,A正确;6月至9月降水丰富,此时为绿色,BCD错误;故选A。
【答案】6.C 7.D
【解析】6.泰国克拉运河若修建,使中国、日本从西亚运输石油不必经过马六甲海峡,大大缩短了里程,节省了航行时间,减少了运费,避免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C正确;克拉运河开通并不能增加石油进口来源、不能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也不能提供多样化的石油运输方式,ABD错误。故选C。
7.泰国经济落后,无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及充足的化肥、农药,何况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会影响大米品质,不利于大米的销售,AB错误;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比较频繁,C错误;泰国香米享誉全球得益于发达的信息与交通,D正确。故选D。
【答案】8.D 9.C 10.B
【解析】8.由图可知,爪哇岛南侧濒临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均不在爪哇岛南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爪哇岛中部高,四周低,但其高铁走向非环岛分布,与地形地势无关,排除A;爪哇岛上河流主要从中间呈现放射状流向四周,高铁不呈放射状分布,排除B;高铁沿途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高铁运输以运人为主,所以高铁沿城市分布,C正确;爪哇岛高铁沿途气候类型一致,排除D,故选C。
10.高铁能够走出国门,主要是因为我国高铁技术领先,B正确;高铁出现时间很短,A错误,劳动力丰富、资金雄厚不是高铁走出国门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答案】11.C 12.D
【解析】11.读图可知,孟加拉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6-10 月降水丰富,为雨季,因此,当地运用漂浮菜园的时间有可能是6月。故选C。
12.加拉国位于南亚,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多旱涝灾害。孟加拉农民使用“漂浮菜园”可有效防治洪涝。故选D。
【答案】13.A 14.B 15.B
【解析】13.尼泊尔有“山地王国”之称,山地众多,土层浅薄,不利于农业生产,A正确;尼泊尔是南亚内陆山国,多地形雨,降水较多,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BC错误;旅游业发达,不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原因,D错误。故选A。
14.尼泊尔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每年6月到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沛,所以应避开6-8月,B正确;其他时间降水较少,干燥凉爽,适宜徒步,ACD错误。故选B。
15.尼泊尔是南亚内陆山国,所以难以看到B项椰风海韵的风景;尼泊尔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境内多山,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因此可以看到ACD项景观,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6.【参考答案】(1)马来群岛 热
(2)马六甲 印度
(3)自北向南 湄公河
(4)水稻 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气候湿热,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临近河流,水源充足等(任答一点)
(5)②③⑤
(6)缅甸 与我国距离近;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当地华人华侨众多,语言、文化相近(任答两点)
(7)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开拓农产品出口市场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以东南亚为材料,涉及东南亚的范围、位置、河流、气候、农业、旅游业及对外合作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东南亚的掌握程度。
(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2)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中南半岛受地势北高南低的影响,河流多自北向南流,其中甲湄公河是东南亚第一长河,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其生长的条件是气候湿热,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有利于灌溉等。
(5)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如橡胶、椰子、油棕等,大豆和花生属于温带作物,不适合在东南亚种植,故选②③⑤。
(6)图中A是缅甸,该国吸引我国大量游客旅游的原因主要有与我国距离近;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当地华人华侨众多,语言、文化相近;经济落后、消费水平低等。
(7)我国与东南亚的合作中,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经济较落后,可以从我国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还能通过我国开拓其农产品出口市场等。
17.【参考答案】(1)薄 雨伞、防晒霜、遮阳镜等
(2)热 中南半岛
(3)水稻 水稻喜热、喜湿,东南亚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生长
(4)泰国
(5)C
【解析】32.本大题以东南亚简图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东南亚的气候、农业、旅游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1)东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该地区气候湿热,应该准备较多的薄衣物,除此之外,该采购员还需要携带的生活必需品有雨伞、防晒霜、遮阳镜等。
(2)该采购员需购买的物品主要是热带作物及相关制品,这些产品在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均有分布,考虑到距离因素,该采购员选择了与我国相邻的中南半岛。
(3) 该采购员采购的粮食可能为水稻,原因是水稻喜热、喜湿,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生长,因此水稻是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
(4)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订单任务中有2吨天然橡胶,该采购员计划前往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进行采购。
(5)读图可知,A是金字塔,位于北非的埃及,B是埃菲尔铁塔,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国,C是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位于东南亚,D是荷兰的风车,位于欧洲西部。故选C。
18.【参考答案】(1)大 丰富
(2)南南合作
(3)5 9
(4)水运便利、灌溉水源充足,生产生活用水便利等
(5)减少干流大型水电开发,保留洄游鱼类洄游通道;合理捕捞,设置休渔禁捕期;发展人工养殖,减少野生渔业资源捕捞等。
【解析】34.本题以湄公河流域图和万象气候资料图为材料,涉及湄公河的水文特征、澜湄合作、湄公河沿岸城市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湄公河上游是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澜沧江,从西双版纳出境后被称为湄公河,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2)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澜湄合作中的六个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澜湄合作”属于“南南合作”。
(3)读万象的气候类型图可知,湄公河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年降水量2000mm左右,降水集中在夏季的5-9月,故老挝的首都万象一年中易受洪水威胁的时间为5-9月。
(4)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和生产用地。临近河流,供水、水运便利、灌溉水源充足,为城市居民生活和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等。
(5)针对湄公河流域渔业资源减少的问题,我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措施:①减少干流大型水电开发,保留洄游鱼类洄游通道;②加强跨国合作:各湄公河流域国家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保护渔业资源的政策和措施,共同管理湄公河流域的渔业资源;③鼓励渔民采用可持续的渔业捕捞技术和方法,避免过度捕捞和破坏渔业资源,设置休渔禁捕期;④在湄公河流域设立保护区和渔业管理区,划定禁渔区和限渔区,保护重要的洄游鱼类的产卵地和栖息地;⑤发展人工养殖,减少野生渔业资源捕捞;⑥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意识和重要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