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新年的由来和春节习俗,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能用欢快、活泼、明亮的声音来演唱《过新年》这首歌曲,体验孩子们过新年愉悦的心情。
3、认识打击乐器“鼓”、“钹”,通过节奏训练,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创编律动表现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情分析
《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2/4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春节的基本习俗,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
2、能积极完成各项律动、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过新年》,体会过年时喜悦和热烈的气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导入
1、看动作猜一猜(教师表演鞭炮的动作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2、人们都在什么时候大鞭炮(看一看大鞭炮的画面,引出过新年)
师:有位小朋友小朋友也在大鞭炮,轻笑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大鞭炮?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引出春联)
小结:过年了,人们打起欢快的鞭炮,把心愿写在火红的春脸上来装扮自己的房子,希望来年能够吉祥如意!
二、送春联熟悉歌词
1、齐唱《新年好》
师:今天的音乐课就让我们一起在教室过一个欢欢喜喜的春节吧!(播放鞭炮声及《新年好》音乐营造过年氛围)
2、送春联
瞧,我也为你们送来了一副春联呢!
课件出示:上联:鞭炮声声锣鼓响
下联:唱歌跳舞多欢畅!
3、按节奏读春联(突出音乐课的特点熟悉音乐节奏)
4、提出要求:读出节奏的强弱(课件对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加粗)
5、为春联出横批(引出课题《过新年》)
三、学唱歌曲《过新年》
1、初听歌曲学锣鼓声
(1)听出锣鼓声
师:你们为春联取了这么好听的名字,他们高兴地请来两位好朋友,一起为你们演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一听这两位朋友是谁?
(2)介绍小锣和小鼓
师:今天我把小锣和小鼓两位朋友也请到了教室,听一听先出场的这位是谁,它是这么唱歌的?你能模仿吗?
(3)敲一敲小锣和小鼓的节奏(师引导学生演奏小锣和小鼓的节奏为歌曲锣鼓声做准备)
(学生个别上台演奏敲击锣鼓声——食指和中指并拢在桌上演奏锣的声音——用双手拍激代替小锣的声音——分组演奏——全班齐奏)
2、用锣鼓声为春联的歌声伴奏
(1)二次听音乐分清锣鼓声的特点
师:小锣和小鼓是这么配合春联的?春联和锣鼓谁先唱歌?
(2)师唱歌曲,学生唱锣鼓声——师生反过来试一试
(3)配合锣鼓动作及节奏边唱边演奏
3、三听音乐:锣鼓和春联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歌的?(课件出示本课歌曲的歌纸,提示听的时候要认真、安静)
4、教师范唱歌曲,学习难句
(1)师初唱,听一听哪一句是唱得最开心的?(师边唱边演,动作提示:歌曲的末句)
(2)学习歌曲末句前半句:幸福的生活甜呀甜又香!
师:这么开心的音乐,你也来演一演唱一唱这一句吧!
(3)学习后半句:锣鼓声
师:这么好听欢快的旋律,小锣鼓是这么回答的?
生:咚锵咚锵0|咚咚锵0||
教授方法:你能唱唱吗?
(师我有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欢快?通过对比演唱帮助学生分辨,并提示休止符的作用)
(4)一起用快乐的声音唱一唱这句吧!
(5)加上锣鼓的动作唱一唱
5、在旋律线中学唱歌曲
(1)用课件出示歌曲的旋律线
师:小锣和小鼓不仅歌声好听,它们还会画画呢!听一听,看一看它们的图画有什么特点(根据歌声的高低、长短和快慢进行画画)
(2)拿出手指和锣鼓一起画一画吧!
(3)用你的歌声画出美丽的旋律图(学生初唱,师钢琴伴奏)
(4)唱出歌曲欢快的感觉
师:能把歌声再唱得欢快些吗?加快速度哦!
(5)分组演唱歌曲(两组唱两组用双手伴奏——调换)
(6)歌曲的伴奏中完整演唱
(7)播放歌曲FLASH,带上锣鼓边唱边演,和人民一起欢度新年吧!
6、背唱歌曲
(1)锣鼓是调皮的小乐器,它要和大家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呢!瞧!你还能唱出它们的歌声吗?(掩盖锣鼓声,背唱)
(2)增加难度背唱全曲(再次掩盖歌曲前半句歌词)
(3)加上音乐伴奏和肢体动作完整背唱全曲
四、拓展
1、讲述“年”的故事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过年要大鞭炮、敲锣打鼓还要贴春联吗?传说:年是一种很凶猛的动物,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它就会来到村庄吃掉村民的家畜,而且只要它一出来,花草树木就会开始枯萎,谁见了都会倒霉,所以人民都盼望着“年兽”早点过去。后来聪明的人们发现,年兽一听到爆竹声,一看到红色的东西就会害怕地逃走。因此,每当“年”来了,人民就放烟花、打爆竹,很快年就被人们吓跑了,人们又高兴地过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