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古诗二首
(部编)二年级
下
一
本课目标
目录
新知导入
二
精读课文
三
课外拓展
四
课堂评价
五
课堂总结
六
板书设计
七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品味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
◇第1课时◇
你们喜欢春天吗?
1 古诗二首
书写指导:
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寺”,“寺”的上半部分为“土”,第二横最长,覆盖下面的“寸”。
村 居
[清] 高 鼎
住
村 居
乡
村 居
初读古诗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村 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 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拂
堤
土
页
扌
是
堤
题
提
拂面
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醉
喝醉
沉醉
醉心
多形式读古诗,读对节奏,读出韵味。
村 居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
/
/
/
/
/
/
/
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图中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并从课文中圈出相关的词语。
品读古诗
村 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长
品读春天的“美景”。
莺飞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
在这样的景色中,诗人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拂堤/杨柳/醉春烟。
拂堤/杨柳/醉春烟。
品读春天的“童乐”。
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风。
“忙”是指什么呢?
说明了小朋友非常喜欢放风筝。
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呢?“放纸鸢”的具体情形如何?在这样的季节,你们还会干些什么呢?
组词:急忙 繁忙
忙趁东风放纸鸢。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欢快地飞着,唱着动听的歌谣。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起舞,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它仿佛在春天里醉了。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孩子们放学后急忙跑回家,趁着春风放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___莺___二月天,___堤___柳醉春___。
______散学归来早,忙趁______放______。
长
飞
拂
杨
烟
儿童
东风
纸鸢
草长莺飞_________,拂堤杨柳_________。
儿童散学_________,忙趁东风_________。
二月天
醉春烟
归来早
放纸鸢
背诵古诗。
书写指导:
第九笔为横,第十笔为竖,“里”中间的竖处于竖中线上。
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走字旁的最后一笔要写长一点儿,包住“ ”,右边“ ”有三撇,不要少写。
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 莺飞 杨柳醉
写人:
写景:
儿童(放风筝)
活泼欢快
春意盎然
◇第2课时◇
背诵《村居》。
春天的杨柳随风舞动,不仅使清代诗人高鼎陶醉,而且让唐代诗人贺知章赞不绝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首古诗《咏柳》。
[唐] 贺知章
咏 柳
咏 柳
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呢?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初读古诗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zhuānɡ
妆
化妆
梳妆
三拼音节
丝 绦
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sī
tāo
平舌音
chuí
裁 载
观察“裁”和“载”的异同。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cái
剪
剪刀
剪裁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jiǎn
再读古诗,读对节奏,读出韵味。
咏 柳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
/
/
/
/
/
/
/
品读古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丝绦
碧玉
柳叶
柳条
一树
满树
垂下来的、长满叶子的柳条。
绿丝绦
形容柳树鲜嫩的新叶。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么美的柳条,这么漂亮的叶子,是谁裁出来的呢?
想象春风裁剪柳叶的画面。
合作读古诗,说诗意。
春风还可以裁出什么?
多种形式读古诗,感悟诗情。
书写指导:
“王”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下方的“石”字要写得扁且宽,与上方的“珀”字相平衡。
碧玉妆成一树高
识字方法:
王先生和白先生,背靠背坐在石头上赏风景。
随文写字
猜一猜: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左边是床,右边是女子,表示女子起床后梳妆打扮。
甲骨文“妆”
书写指导:
左边为点、提、竖,右边的“女”写在竖中线偏右处。
观察“丝”和“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丝 绿
甲骨文“丝”
你有什么发现?
象形字
“丝”就是从蚕茧中抽出的成缕成股的细线,它的甲骨文字形像两束丝线。
书写指导:
左边为绞丝旁,第二笔“ ”从第一笔的收笔处偏上方开始起笔;右边为“录”。
书写指导:
四个“ ”平衡地分布在横中线和竖中线周围;下方的“一”字从左下格中间起笔,写至右下格中间。
书写指导:
上部分“月”“刂”均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方刀字底的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碧玉—一树高
万条—绿丝绦
咏柳
想象
实景
柳叶—谁裁出
春风—似剪刀
比喻
自问自答
以柳咏春
巧妙新奇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