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写作
写出人物特点
新课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的阅读课上,我们领略了邓稼先、闻一多、列夫·托尔斯泰、吕蒙四位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这得益于杰出人物本身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质,也得益于作者善于表达,把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呢?在这节作文课上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难点)
3、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重点)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归纳方法
思考回顾:
1.我们刚刚学过的第一单元四篇课文,都写了人物,回忆作者分别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2.在这几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归纳方法
1.忠厚平实的品格:(1)与奥本海默对比; (2)选取具体事例。
2.严谨认真的作风:语言的细节描写。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他已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3.责任感与献身精神:(1)环境衬托; (2)夹叙夹议。
邓稼先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归纳方法
1. 作为学者:在学术上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
(1)细节描写
(2)夹叙夹议
2.作为革命家:为国家、民族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1)语言、动作、神态和外貌描写
(2)夹叙夹议
闻一多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归纳方法
托尔斯泰
欲扬先抑
正面与侧面结合
整体和局部结合
多角度、多层次
特写镜头
比喻、对比
比喻、夸张联用
正面与侧面结合
铺陈渲染手法
用词典雅,句式整齐
丑陋普通
的外貌
充满智慧
的眼睛
合作探究
写法上
语言描写
侧面描写
吕蒙
虚心听劝
勤奋好学
孙权
关心部下
要求严格
善于劝说
鲁肃
性格直爽
爱才敬才
任务一:回顾课文·归纳方法
合作探究
1.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特点;
2.描写外貌,突出独特之处;
3.充实材料,选择具体事件;
4.抓住细节,展现人物精神。
任务一:回顾课文·归纳方法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我的老师(节选)
贾平凹
①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②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③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加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他写的这副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慎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④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对照下面写人记事类文章评价量表,说说上面的文章好在哪里。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1.第1、2段运用了神态描写,表现孙涵泊天真可爱、充满好奇的特点。
2.第2、3段运用了语言描写,表现孙涵泊有爱心、善良、率真的特点。
3.第3段运用了动作描写,率真坦诚、实事求是的特点。
4.第2、3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孙涵泊与“我”作对比,突出他善良、率真的品质。
5.第2、3段结尾都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语句,对孙涵泊的品质进行概括和赞扬。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技法指导
抓住
人物描写
借助
写作手法
添加
议论抒情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一)抓住人物描写。
1.外貌描写
外貌是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窗口。在描写外貌时,要避免千篇一律,抓住人物最具特色的部分进行重点刻画。
比如写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他那古铜色的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像是岁月用刻刀精心雕琢而成。深陷的眼睛犹如两口干涸的古井,却透着深邃与坚韧,稀疏的白发在风中略显凌乱,每一根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2.语言描写
语言能够直接反映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情绪。
例如描写一个急性子的同学,“‘快点,快点!要迟到啦!’还没见其人,就先闻其声,他一路小跑冲进教室,嘴里不停地催促着其他同学,那语速快得像连珠炮,话语间满是焦急。”
这样的语言描写,生动地展现出人物急躁的性格特点,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这个同学风风火火的样子,使人物更加鲜活。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3.动作描写。
人物的动作是其性格和心理的外在表现。在描述动作时,运用准确的动词可以增强画面感。
比如写一位热爱篮球的少年,“他抢到篮板球后,像一只敏捷的猎豹迅速转身,紧接着如闪电般冲向篮筐,高高跃起,手中的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空心入网。”
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动词,精准地刻画出少年矫健、灵动且充满活力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篮球的热爱与娴熟技艺。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4.心理描写。
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情感变化。
比如写一个面临考试压力的学生,“他坐在考场里,心怦怦直跳,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儿。望着眼前的试卷,脑海中一片混乱,那些原本熟悉的知识点像是调皮的小精灵,在他眼前飞来飞去,怎么也抓不住。他不停地在心里默念:‘冷静,冷静,一定要考好。’”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二)借助写作手法
1.欲扬先抑
先对人物进行某种程度的贬低或否定,再通过后面的情节反转,大力褒扬。
比如写小区的清洁工爷爷,“初见他时,他那身破旧且沾满灰尘的工作服,还有略显邋遢的外表,让我觉得他只是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老头。可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他在寒风中,弯腰捡起每一片纸屑,认真清扫每一个角落,哪怕双手被冻得通红,也毫无怨言,我才明白,他是小区环境的守护者,平凡而伟大。” 这种写法制造出情感落差,使读者对人物的敬佩之情更加强烈。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2.衬托
可以用次要人物来衬托主要人物。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杨振宁《邓稼先》
衬 托
高度赞扬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三)添加议论抒情
抒情可以直接抒发对人物的情感,增强感染力。
比如写好友,“当我失落时,你总是默默地陪在我身边,用你温暖的笑容驱散我心中的阴霾;当我遇到困难,你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与我并肩作战。你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束光,照亮我前行的每一步,有你,真好!”
真挚的抒情,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使好友的形象更加可亲可爱。
合作探究
任务二:分析佳作·学习方法
中 间
开 头
他,一袭青衫,笑颜如轻风;遇事敢言,忠义许国;淡泊名利,笑谈风云。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他便是苏轼,苏东坡!
“缥缈孤鸿影”的萧索自叹。面对人生苦难,是一味沉沦还是宠辱不惊,旷达超脱?他的答案是“不抛弃,不放弃”。
因为你是苏轼——所以才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迈!
因为你是苏轼——所以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因为你是苏轼——所以才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达!
豪迈!洒脱!豁达!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结 尾
敬佩之情
多次运用抒情性、议论性的话语
豪迈、洒脱、豁达的品质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一
片段写作。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200字左右给他“画像”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他们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如果被很多同学猜中了,那就说明你写得很棒!
提示:
1.“画像”时,可写人物外貌、衣着、体态、神情等。
2.要抓住其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如清澈的目光、开朗的笑容等,写出人物的特点。
3.可以进一步关注人物的口头禅、标志性动作,这些内容更具有辨识度。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①要以本班的、熟悉的同学为写作对象,并以一个同学为主,不能写成同学群像。
②描写时应生动形象,突出人物的特征,使人物形象具有立体感。
③应该抓住所描写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凸显人物个性。
任务解读
写作任务一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可以容貌为重点。通过写某位同学的五官、头发、胡须等,体现其长相特点。
可以衣着为重点。通过写某位同学的穿衣、搭配风格或衣服的洁净度,突出其爱美、时尚、整洁等特点。
可以体态为重点。通过写某位同学走路时或快或慢的特点,表现其或急或缓的行事风格。
可以神情为重点。通过写某位同学专注于解题时的神态,表现该同学勤于思考、专心致志的学习品质。
选材立意
写作任务一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一
这人长得挺帅,五官立体,嘴巴小小的。再配上一副蓝框眼镜,则更添一份英气。别人都说,戴眼镜的人沉着冷静,小嘴巴的人讷言。我可以摸着良心告诉你,这些话若要用在他身上,那可统统是假话!他的眼睛在镜片后面调皮地转动着,谁也不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他一旦开口,就像一辆失控的大卡车,怎么也停不下来。
除此之外,在外人眼里,这人还有些强烈的争先意识,有什么好事他都抢着上前,唯恐落后。不过,遇到“坏事”,这人也绝不认怂,敢于发声。就拿维护班级纪律这事说吧,自习课上,谁要是敢扰乱学习氛围,他肯定会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先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而后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说得大家心服口服。
不一样的他,真实的我
【点评】
①形象鲜明。小作者抓住“他”活泼、守纪的特点,巧用外貌描写,使人物形象更显鲜活。
②描摹准确。“五官立体”“嘴巴小小的”概写人物外貌特征,“他一旦……停不下来”
“争先意识”“敢于发声”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二者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指向更明确。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一
她可是咱们班人见人爱的小精灵呀。她棕黑色的眼睛总是让人感到精神抖擞,仿佛一直在传达着什么。那明显的眼袋仿佛两条卧蚕,似乎衬托着眼光的明亮。再加上那小肉鼻、嘟嘟嘴,以及肉乎乎的脸蛋,让人怜爱!
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她天天必带、独一无二的小花发箍。说实话,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小花发箍总给人一种很“土”的感觉,但戴在她头上,仿佛一只花蝴蝶在她头顶盘旋,怪可爱的。
如果你要是当面笑她矮小,她准会把头仰得高高的,嘟着个嘴,死死地盯着你,满脸的不服气:“我以后还会长的!”
猜猜她是谁?
【点评】这个片段从容貌、穿戴、言行等角度,写出了同学的小巧、可爱。作者注意抓住同学不同于他人的眼睛、眼袋、小花发箍等地方落笔,特别是写她“把头仰得高高的,嘟个嘴,死死地盯着对方”,个性十分鲜明。抓独特、写个性,是本片段的突出特点。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二
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我们不仅要写出他的外在特征还要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抓住好朋友的外貌、表情、动作、语言等,既绘其外貌,又显示精神。
2.要将好朋友放在特定的事件中来写,可以选择一个事例突出表现他的某个特点,也可以使用多个事例表现他不同方面的特点。
3.可以抓住一些精彩的细节,细致表现好朋友的独特之处。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二
1.题干限定了写作对象,也就是不能写成家人、老师或其他同学等。
2.题干还提示了写作内容,既要写出好朋友的外在特征,又要写出其性格与气质。
3.提示语明确了要将人物放在特定的事件中来写,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事例表现他的特点。
4.提示语要求抓住一些精彩的细节,细致地表现好朋友的独特之处。
任务解读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二
1.写好朋友的勤奋好学:可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写课内外他和其他同学的不同表现,突出其品质。
2.写好朋友的乐于助人:可结合具体事例,抓住他帮助自己或他人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展开细节描写。
3.写好朋友的乐观积极:可先记叙能表现其面对失败或困难时不沮丧、不服输的典型事例,再借助抒情或议论性句子表明自己的看法。
选材立意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二
每当哼起“朋友一生一起走”这首歌时,我总会想起他,那个让我敬佩的朋友。
初识
小学毕业,在对旧同学的思念与对新同学的好奇中,我踏入了校门,来到了这个神圣的地方。走进教室,我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由于大家都刚刚升入初中,大都互不相识,于是教室也没有那么吵了。这时有一个人朝我这边走了过来,接着响起了一声洪亮的声音:“我可以坐这里吗?”“当然。”接着便是一顿唠嗑,你叫什么,我是几小的,你家在哪,我老家在哪,直到老师的到来,方才结束。
友谊的种子已在心里悄悄发芽。
交往
每一天,我都能看到他的嘴边挂着笑容。他待人和善,常常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就算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总是自己让步。问:“你为什么这么乐观?”答:“反正要么乐观,要么不乐观。不乐观苦了自己,这又何必呢?”我常常打趣他道:“如果‘笑一笑,十年少'这句话真的应验的话,你的年龄足以比地球还大了。”
我的好朋友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二
自强是他的另一个优秀品质。当我看到政治书上说的“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自强可以让我们青春更奋进”时,我不由得想到了他。
兴许是从乡下来,还不大熟悉县城里的学习生活环境吧,他的期中考成绩并不理想。考后我安慰他:“没关系,一次失误并不要紧,下次考好一点就是了。”他还是一副乐呵呵的表情:“当然没事,胜败乃兵家常事嘛。”这也使得他并没有被困难打到。他的乐观自强,带着他向着目标前进。期末考试大约进步了四五十名,令人叹为观止。
尾声
在中国有一种古老而悠久的职业——面相师。什么印堂发黑,大凶大吉,都是面师的常用词,正史上也有记载过关于面相精准预测未来的事。现在想想,他眼睛大而亮,鼻梁高而挺,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这一切无不使他看上去神采奕奕,充满精神。我想,看面相也许是准的。想起他,我又想起了“朋友一生一起走。”这一句歌词。
后记:文思如泉涌,不禁想为他,也为我们的友谊做诗一首:
冬去春来百花开,蜜蜂蝴蝶翩翩来。
并肩携手游书海,昂头奋进不徘徊。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三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在题目横线处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也可以是你偶遇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
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三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动笔行文之前,应在题目横线处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如“尊敬”“佩服”“感动”“叹息”等,同时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对象,补齐题目。“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亲人、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书中的人物、历史人物、当代名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比如熊孩子、熊家长、缺乏公德心的人、自私自利之人等。应注意的是,你所确定的这个人,必须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2.精选场景,还原情境。不管你写的是什么样的人,让你尊敬也好,叹息也罢,都应有相应的场景与事件支撑。离开具体的场景和事件,人物的性格、品质乃至精神面貌,都无从表现。
3.列举素材,确定写法。确定写作对象之后,思考自己为什么锁定这个(些)人,这个(些)人的主要性格和气质是什么,他(们)的哪些外在表现触发了你对其性格、气质的哪种感受。在此基础上,选择运用合理的写法,如侧面描写、对比、衬托等,以期达到突出人物形象的目的。
任务解读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三
构思一:拟题“这样的人让我喜爱”,写三个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表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幽默有趣、多才多艺、乐于助人等。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也可拟小标题,让文章结构清晰。
构思二:拟题“这样的人让我敬佩”,选取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如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登顶珠峰的69岁“无腿老人”夏伯渝;勇战新冠病毒的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自费开办“留守儿童之家”,30多年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的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叶连平……他们坚忍不拔、心怀大爱、勇于攀登、不懈奋斗,是时代楷模。
构思三:拟题“这样的人让我温暖”,可以写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可以写陌生人带来的温暖。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如可以拟三个小标题:一碗莲子羹的爱(写外婆对“我”的爱)——一把伞的相助(写同学把伞借给“我”)——一辈子的坚守(张桂梅开办女子高中)。
选材立意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三
我有一个妹妹,她特别调皮。哪天我听到她把地球挖穿了,我也不会惊叹一声。毕竟,我妹妹是真的牛。
我妹妹很漂亮,她自打出生起就有着长长的睫毛,好像在娘胎里就用了睫毛膏似的。还有她的鼻子,又高又挺。整体看,她的五官精致得很!然而,她所拥有的,我一样都没有。全怪我玩烟花时连睫毛带眉毛烧得一干二净,怪我荡秋千时摔平了鼻子,全都怪彪悍冒失的童年……
就凭标致这一点,我妹从幼儿园开始就是我们乡村歌舞团的吸金石,从始至终都是领舞担当;而我,演了个狼外婆居然被观众嫌弃太胖了!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感觉我的血液要沸腾了!不仅如此,我妹的成绩还特别好,期中期末拖着堆成山的奖品奖状回来!噢,快让潜藏在我体内的“洪荒之力”爆发出来吧!
可是,她也并不是乖巧的邻家小妹。有一次,她看到河里的鱼,就招呼了几个伙伴一起下河捕鱼去了。可是,没渔网啊!于是,她卸下那张粉红色的蚊帐充当渔网了。等太阳落山的时候,她才
这样的人让我又恨又爱
写作实践
任务三:运用方法·写作实践
写作任务三
风风火火地赶回来。看着一铁桶的鱼,奶奶惊讶地问:“哪来的鱼?”她不作声。那几个伙伴却不讲义气,连忙打小报告说:“是她拆了家里的蚊帐弄的渔网!奶奶急匆匆地走进屋里去,看着空空的架子,对妹妹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什么也没说。
可是,夏末的蚊子毒得很,没有了蚊帐,蚊子咬得她浑身是包,个个又大又红,红得发亮。
或许某天,你发现厨房变成了御膳房,收音机的盒子变成了粉红色,床被几根铁链吊了起来,请不要吃惊!因为她正打算把世界挖穿!
妹妹实在太调皮了,可这样的妹妹让我又恨又爱。
【点评】文章选材典型,重视细节。本文将妹妹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这在于作者选取妹妹外表标致、担任领舞、成绩优异、用蚊帐捕鱼等富有趣味而且典型的素材,多角度地表现了妹妹可爱、聪明、调皮等多面性格。丰富的动作、心理、神态、语言描写,让个性化的人物跃然纸上。作者通过“我”普通的外表、羡慕嫉妒的心理活动映衬出妹妹的聪明漂亮,丰富了习作的表达内容。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板书设计
1.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特点;
2.描写外貌,突出独特之处;
3.充实材料,选择具体事件;
4.抓住细节,展现人物精神。
写出人物特点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