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找家 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小青蛙找家 教学设计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4-28 13:4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学会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能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认真聆听二胡齐奏曲《小青蛙》,感受名族乐器的表现力,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创编故事。
3、采用趣味性的节奏游戏,形象的感受X与XX的时值,同时能按节奏创编动物歌谣。
2学情分析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的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虑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3重点难点
重点: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的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难点:在模仿小青蛙的时候,动作能够与音乐的节奏同步。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彼得与狼
一、复习旧知
教师用长笛吹奏一段学生熟悉的音乐,并提问是什么乐器及它属于西洋乐器还是民乐。
分类:弓弦、木管、铜管、打击乐(分别说说代表乐器)
根据刚才同学们对旧知识的巩固,老师带来了这样一小段音乐,请同学们听一听。
二、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听凯旋主题,想象】
你觉得这段音乐是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如果这是一队人在行进,那么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知觉欣赏,感受音乐的进行曲风格与辉煌的音效。)
设疑:这支队伍他们之前究竟又经历了什么?(提出疑问,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交响音乐童话故事《彼得与狼》,现在就请我们的主人公们闪亮登场!
三、认识故事人物、演奏乐器及音乐主题
【播放课件】
1.出示故事中的七位主人公
2.播放主人公的主题音乐,听一听,猜一猜哪个主题代表哪个故事主人公。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有趣的音乐小故事,这是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师:故事中有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彼得,还有一只狼,这个故事叫?
对了,就是《彼得与狼》。在这个故事中除了彼得和狼还有谁呢?你们想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出示主人公的图片)。
这几个主人公都有他们各自的音乐,你想完全明白这个故事,就一定要先知道这些音乐。而且,在这个故事里有许多乐器参加,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小鸟、小鸭子、猫、狼。在动物下方出现乐器图片: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三支圆号。)--说说这些乐器的名称?
四、聆听音乐、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乐器的音色以及以及乐器所代表的人物和动物。
2.小组汇报的形式说一说并找同学到前面试着演一演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
长笛:音色甜美,高音轻快活泼,人们把它比作乐队中的女高音。(在这首乐曲中长笛的高音区清脆、透明的音色,模仿小鸟的叫声。吹奏出快速华彩乐段,表现灵活好动。)
小鸟:轻快、活泼、跳跃
双簧管:音色柔和、清悠。最适合表现田园风光的旋律。(由双簧管的扁哨发出的嗄嗄声可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上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鸭子 :摇摇摆摆、蹒跚步伐
单簧管:音色光辉华丽,表现力极为丰满,善于演奏流畅、快速的乐曲。(用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奏法描写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机警的神态。)
懒猫:机警、敏捷、欺软怕硬
大管:低音乐器,音色浑厚又低粗,适合表现诙谐、滑稽,塑造丑角形象。(用大管所特有的浑厚又低粗的声音描写老爷爷的龙钟神态,以及在节奏音调上又着意刻画了老人喋喋不休地规劝孙儿和自言自语的形象。)
老爷爷 :严肃、龙钟神态,喋喋不休(唠叨)
圆号:声音柔和、丰满。(用三支圆号奏出浓重的和声效果,造成阴林可怕的狼嚎声,描写狼的出现和行动。)
狼:阴险、凶狠、可怕
定音鼓:(猎人的枪声是用定音鼓和大鼓的音响来代替的。定音鼓最擅长表现力度变化。)
猎人:坚 定
小提琴:明亮圆润、(用小提琴奏出了一种温暖的情感,富有歌唱性。主人公彼得是用全部的弦乐演奏的,旋律代表的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绘了彼得的机智勇敢。)
彼得 :善良、勇敢、机智
2.【出示彼得的主题旋律】
跟着琴声哼唱彼得的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说得很准确,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表现力。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代表不同的人物,也是根据乐器的表现效果来决定的。老师很喜欢彼得的机智勇敢,于是把他的主题旋律记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3.【再次播放各乐器的主题音乐】
4.【播放完整的音乐】边听音乐边讨论,了解故事情节。
师引入故事:
故事发生在冬天的清晨,彼得打开了自家花园的大门跑到外面的大草地上面去玩耍,同学们,你觉得会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呢?让音乐来告诉你吧!
情境一:早晨,少先队员彼得打开大门,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树上有一只小鸟,是彼得的好朋友,它快乐地叫着:“早上 好,彼得,周围多么安静啊!”
情景二:鸭子趁着彼得出来的时候忘了关大门,趁机到池塘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小鸟见到鸭子就吵起了架,它们一个在池塘里,一个在岸上, 吱吱哇哇地吵个不停。
情景三:这时,一只猫在草地上轻轻地走来,它想:“小鸟正忙着吵架,趁这机会,我上去把它抓住。”“当心!”彼得大叫一声,小鸟一下就飞到树上去了。鸭子在池塘里朝着猫生气地叫。
情景四:正在这时,爷爷来了,他说:“要是从树林里出来一只狼,那可怎么办?”可是彼得一点也不在乎,他想,少先队员还会怕狼吗?可是,爷爷拉住彼得的手,把他带回家,还把门锁上了。
情景五:果然不错,树林里真的出来了一只大灰狼。猫发现了,很快就爬到树上。鸭子可慌了,一面叫一面往岸上跑,可是……狼抓住了鸭子,噢的一声,一口把鸭子吞下去了!
情景六:现在的情形是这样:猫蹲在树上;小鸟也在树上;狼在树下转来转去,两只凶狠的眼睛直盯着猫和小鸟。彼得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但他一点也不害怕,还机灵地爬到了树上。
情景七:彼得叫小鸟飞下去,在大灰狼的头上打圈,他就趁机在树上把绳子打了一个活结,套上狼的尾巴,就使劲地拉。狼发现自己的尾巴给拴住,拼命想挣开,可它越跳,绳子就抽得越紧。
情景八:这时,树林里走出了几个猎人,他们顺着狼的脚印追来了,一边走还一边开枪。彼得在树上对猎人喊:“别开枪!我和小鸟已经把狼逮住了!你们快来帮忙把它送到动物园去吧。”
情景九:请看看这个胜利的队伍吧!最前面的是彼得。随后是猎人,抬着那只狼。爷爷和猫走在最后,小鸟在他们的头上快乐地叫着。你要是仔细听,还可以听见鸭子在狼的肚子里叫呢!
五、简介“交响童话”和作者普罗柯菲耶夫
《彼得与狼》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交响童话就是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的童话故事。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普罗柯菲耶夫。
教师板书: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普罗柯菲耶夫
普罗柯菲耶夫(1891~1953),苏联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自幼学习音乐,1904年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909年毕业于作曲班,1914年又毕业于指挥班和钢琴班,因演奏自己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而获安东﹒鲁宾斯坦奖。《彼得与狼》是一部小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作品,写于1936年春天。普罗柯菲耶夫对儿童有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专为儿童写的,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童话剧《对三个橘子的爱情》、舞剧音乐《灰姑娘》、歌曲《丑小鸭》都是享誉世界乐坛的。
六、课堂小结
师:同时这个故事还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的斗争,就能战胜敌人。少先队员应该不怕苦难,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彼得是勇敢的,让我们和彼得一起分享这份胜利和快乐,把大灰狼抬回动物园吧!(自信活泼的走出教室,再次播放管弦乐演奏的凯旋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