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找春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 《找春天》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0 20:2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找春天》教学设计
子任务二:播报春天的足迹
【教学目标】
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10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9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能说说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教学难点】
能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单元主题:朗读体会情感,走进美好春天
出示本单元任务导图,进入学习任务:
子任务一:吟诵春天的诗意
子任务二:播报春天的足迹
子任务三:讲述春天的故事
子任务四:欣赏春天的美景
第1课时
[ 课时目标 ]
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仔、姑、娘”等4个字,会写“春天、姑娘”等7个词语。
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注意感叹句的语气,将“脱掉、冲出”等词语重读,体会孩子们寻找春天时那份无比急切、激动、兴奋的心情。
[ 教学过程 ]
活动一:个性化朗读,走进春天
一、导入古诗
由听歌曲、说春景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好听吗?你从中听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春天:是呀,漫长的、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来了!你能说说你眼中看到的春天吗?
引入课文学习:今天,我们跟着经绍珍爷爷一起走进课文去找春天!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找春天)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学习任务一: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读准字音。
分类出示词语:
音符 杜鹃 姑娘
桃花 杏花 柳枝
解冻 触到 害羞
脱掉棉袄 冲出家门 寻找春天 探出头来 吐出嫩芽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2)认读词语。
① 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指导:“遮、触”是翘舌音;“嫩”的声母为鼻音“n”,不要读成边音“l”,韵母是“en”而不是“eng”。
② 课件出示本课14个生字,指名读:这些生字从词语中跳出来了,你还认识吗?
(3)交流识字方法。
① 提问:在这些生字中有哪些是表示动作的词?
② 组织小组交流: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课文中的这些生字?
③ 小组展示识记方法。如:
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杜、触”。
借助谜语、顺口溜猜字识记:一只虫子长了角——触;头戴天线小兄弟,抬头赏月不愿移——脱。
④ 看图识记“杜、鹃、嫩”。观察杜鹃鸟的图片,听杜鹃鸣叫的声音,老师介绍杜鹃,识记“杜鹃”一词。出示图片,观察小草和柳枝的嫩芽,识记“嫩芽”一词,让学生指一指“嫩芽”的位置。
三 、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1.出示朗读要求: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提出倾听的要求: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听生字的读音和朗读时的语气和重音。
3.指名分段朗读,要求: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回读。
4.齐读课文。
活动二:感快乐心情,寻找春天
一、三读课文,感受心情
1. 出示学习任务二:
2. 交流心情:怀着激动、兴奋、欢呼雀跃的心情。(板书:寻找春天)
3. 读好第一自然段
(1)出示: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指名读,评价。
要点:关注两个感叹号,读出激动、兴奋的心情。
(2)指导朗读:两个一样的句子,能读出变化。试着把第二个“春天来了”的音调读得稍高一点,是不是有不同的感受?
(3)指生朗读,感受心情。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2)指名读,评价。要点:速度快,步子欢。
(3)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孩子们寻找春天的兴奋和着急呢?请学生在书中圈画。(脱掉、冲出、奔向)(板书:脱、冲、奔)一连串动词,生动刻画了“我们”高兴、兴奋、着急的心情。
(4)指名再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孩子们寻找春天的心情。教师点拨:孩子们恨不得飞到田野去,可以重读“脱掉、冲出、奔向、寻找”等词语。
(5)齐读。
5.齐读一、二自然段。
6.学习第三自然段
(1)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孩子们可着急呢,可是春天却——出示“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2)指名一女生读。交流:你从哪里看出了春天的害羞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为什么说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比喻,写出了初春景物变化细微的特点。)
(3)朗读指导:
① 一边读一边想象“害羞的小姑娘”的样子。
②“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好像不愿意见人似的,你会怎么读?能再读得轻一点、慢一点吗?
(4)引导:这样害羞的春天,孩子们找得可仔细了!齐读最后一句话。
请学生齐读第一至三自然段,再次感受这份兴奋、激动和迫不及待。
二、观察发现,指导书写
1. 出示“仔、冲、姑、娘、”4个字,提问:仔细观察一下这4个字,你有什么发现?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2. 重点指导书写“姑、娘”。
(1)提问:谁来说说书写这2个字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姑、娘”左边的女字旁与独体字的“女”字写法有区别,第一笔下面要写得收一些,横画右边不出头。
3. 教师小结: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 下节课,让我们再跟着孩子们欢快的脚步走进春天,去领悟春天那充满生机的美。
第2课时
[ 课时目标 ]
1.会写“寻、吐、柳、荡、桃、杏”6个字,会写“寻找、杏花”2个词语。
2.朗读课文第四至八自然段,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说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 教学过程 ]
活动三:多感官想象,感悟春天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复习词语。
(1)分组指名读词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寻找 脱掉 探出 触碰
第二组:棉袄 嫩芽 音符 杜鹃
第三组: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叮叮咚咚
交流:第一组都是动词,第二组都是表示事物的名词,第三组都是AABB式的词语。
(2)总结:把词语分分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记忆。
2. 回顾课文:孩子们是怎样找春天的?齐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想象画面,感悟美好
(一)学习第4-7自然段
1. 春天刚来的时候,还很害羞,所以我们需要仔细地找哇找哇,找到了吗?出示学习任务三:
(预设: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板书:小草、野花、嫩芽、小溪)
2. 找到的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先来看看最早的报春使者——小草。
出示: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⑴小草本来在泥土里睡大觉,春风一吹,它是怎么出来的?(显红:探。)
“探”字左边是个手,右边在甲骨文里是这样的 ,指一只手在洞穴里摸索。
(2)引导思考,这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探”还可以换成哪个字?(钻)
(3)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说探出头来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小草和眉毛的共同特点。(外形相似:小草细细的、弯弯的、头上尖尖的。早春的小草稀稀疏疏。)(板书:眉毛)
(4)小结:刚才,我们在找春天时,一边(板书:看),一边(板书:想),就把小草找到了。
(5)师生合作读句子,老师读看到的,学生读想到的。
3.指导品读:田野里,你还看到了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可以选择一个事物来说。
出示: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野花:(出示图片)野花开得多吗?正是只有一朵两朵,在碧绿的草丛间才那么明亮,那么显眼,就像一只只眼睛。(板书:眼睛)
(2)嫩芽:(出示图片)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树木的嫩芽小小的,嫩嫩的,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板书:音符)
提问:为什么说树木吐出点点嫩芽是春天的音符?
预设:小,外形相似。
(3)小溪:
① 提问:这句话让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板书:听)
② 引导:小溪叮叮咚咚的声音,好像春天的琴声。(板书:琴声)这琴声好听吗?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小溪叮叮咚咚,那是用——耳朵听到的。
③拓展AABB的拟声词:滴滴答答、叽叽喳喳、淅淅沥沥、叮叮当当
4.引导发现,指导朗读
(1)出示四句话,引导发现共同点:都是比喻句;都有问号,都是问句。
(2)交流读好问句的秘诀:重音落在加点词语上(眉毛、眼睛、音符、琴声),疑问句尾音要上扬。
注意:“重音”不单纯是加重声音,加大音量。轻读、拖长、快中显慢都是重读的方法。
师生合作读,齐读。
你找到的春天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仿照4-7自然段说一说。
预设1:嫩绿的柳枝一条两条,那是春天的辫子吧?
预设2:可爱的燕子飞来飞去,那是春天的使者吧?
学习第八自然段
过渡:通过小朋友们绘声绘色地朗读,春姑娘款款地向我们走来,用我们的热情欢迎春天的到来吧!(引读句子)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提问:孩子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看到、听到、闻到、触到)(板书:看、听、闻、触)指导重读“看到、听到、闻到、触到”4个动词。
害羞的春姑娘还跟我们玩耍呢!怎么玩的?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引导读中想象:“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这里的“笑”,你认为是什么意思?
想象仿说:一个省略号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试着用“她在……“的句式说一说。
(她在 ,在 ……)
她在金灿灿的迎春花上笑,在蒙蒙细雨中翩翩起舞。
美丽的春天,美好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至八自然段。
三、比较字形,指导书写
1. 春天是花草树木最美的季节,其中有几样是最有代表性的。出示生字“柳、桃、杏”,正音。
出示三张小图,引说:桃花粉粉的,柳树绿绿的,杏花白白的。
2.观察字形,说说异同。
同:都表示一种树木,所以都是木字旁。
异:木字旁位置不同,写法也不一样。
3.书写要点:左右结构,捺变点,瘦长。
上下结构,捺舒展。观察
“杏”,上面“木”的竖要写得短一些,撇、捺要舒展,包住下面的“口”。
“柳”,“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卯”的第三笔是撇;
“桃”中的“兆”先写撤再写点、提。
4. 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练写这3个字。
评价:把字写好了,也能带给大家春天的感觉。
5.指导书写”寻、荡、吐”。学生自主练习,师根据反馈情况讲评。
四、拓展练习,实践提升
1. 朗读、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文。
2. 开展“找春天”的实践活动。
我们还能在哪里找到春天呢?节假日的时候,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大自然,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
还可以和同学一起交流,仿照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或第八自然,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