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溶质的质量分数 同步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9.3 溶质的质量分数 同步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10 18:40:52

文档简介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 与 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3)与溶液浓稀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 的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表示溶液越浓。
2.溶液稀释的相关计算
依据:溶液稀释前后, 质量不变。
易错提醒 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或结晶析出的固体的质量。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意义与计算
1.对“20%的蔗糖溶液”的含义解释错误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了20 g蔗糖
B.100 g蔗糖溶液中溶解了20 g蔗糖
C.溶液中的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
D.从20%的蔗糖溶液中取出一滴,这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是20%
2.(2024·黔东南质检)从植物“地不容”中提取千金藤素,需用到5%的Na2CO3溶液。若配制100 g该溶液,需要称取Na2CO3的质量为( )
A.95 g B.90 g
C.20 g D.5 g
3.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对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处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4.现有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则需要( )
A.蒸发掉100 g水
B.加入20 g氢氧化钠
C.蒸发掉90 g水
D.加入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
5.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1)现要配制20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
kg。
(2)用6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
kg。
6.现有100 g 10%的硝酸钾溶液。
(1)若加入10 g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若加入10 g硝酸钾,且全部溶解,则溶解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若把原溶液蒸发掉20 g水后,且无溶质析出,则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知识点二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
7.现有足量的铁和100 g质量分数为6.4%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则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多少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
8.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像符合有关量变化规律的是( )
9.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 10 20 30 60 80 10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110 169 246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80 ℃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C.2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D.把20 ℃时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0.(2024·黔东南模拟)水和溶液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1 000 g该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 g,若配制该溶液时,将量取好的水洒落容器外,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如表所示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 度/g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0
①40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②20 ℃时,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乙中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丙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为 g。
【自我挑战】
11.(2024·陕西中考A卷)小明同学在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用两只烧杯各取80 g待测溶液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1)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20 ℃时,A1、A2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B1、B2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填“相等”或“不相等”)。
(4)x的值等于 。
(5)由上述实验可得出待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 溶质质量 与 溶液质量 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3)与溶液浓稀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 浓度 的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越大 ,表示溶液越浓。
2.溶液稀释的相关计算
依据:溶液稀释前后, 溶质 质量不变。
易错提醒 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或结晶析出的固体的质量。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意义与计算
1.对“20%的蔗糖溶液”的含义解释错误的是(A)
A.100 g水中溶解了20 g蔗糖
B.100 g蔗糖溶液中溶解了20 g蔗糖
C.溶液中的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
D.从20%的蔗糖溶液中取出一滴,这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是20%
2.(2024·黔东南质检)从植物“地不容”中提取千金藤素,需用到5%的Na2CO3溶液。若配制100 g该溶液,需要称取Na2CO3的质量为(D)
A.95 g B.90 g
C.20 g D.5 g
3.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对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处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比较正确的是(C)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4.现有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则需要(A)
A.蒸发掉100 g水
B.加入20 g氢氧化钠
C.蒸发掉90 g水
D.加入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
5.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1)现要配制20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
 40 kg。
(2)用6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
 100 kg。
6.现有100 g 10%的硝酸钾溶液。
(1)若加入10 g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9.1% 。
(2)若加入10 g硝酸钾,且全部溶解,则溶解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8.2% 。
(3)若把原溶液蒸发掉20 g水后,且无溶质析出,则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5% 。
知识点二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
7.现有足量的铁和100 g质量分数为6.4%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则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多少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56 160
x 100 g×6.4%
= x=2.24 g
答: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2.24 g。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
8.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像符合有关量变化规律的是(C)
9.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温度/ ℃ 10 20 30 60 80 10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110 169 246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80 ℃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C.2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D.把20 ℃时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0.(2024·黔东南模拟)水和溶液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1 000 g该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 160 g,若配制该溶液时,将量取好的水洒落容器外,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如表所示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 度/g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0
①40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硝酸钾(或KNO3) 。
②20 ℃时,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乙中的溶液为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丙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为 4 g。
【自我挑战】
11.(2024·陕西中考A卷)小明同学在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用两只烧杯各取80 g待测溶液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1)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 36 g。
(2)20 ℃时,A1、A2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B1、B2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4)x的值等于 2.4 。
(5)由上述实验可得出待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5%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