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题突破练-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一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
A.表达了作者对已逝日子的怀念及对无法挽回流逝时光的无奈。
B.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迷茫与困惑。
2.作者在文中写道:“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请你估算一下,已经有 日子从自己的手中溜去。
3.用“ ”,在选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 ,还把 比作 。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表现出作者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4.“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滑潸了”是因为 。
5.阅读。
那个星期天(片段)
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画“ ”的句子是对“我”的 描写,通过对关键词“再不”“一洗完……马上……”“绝不”的体会,我们能感受到“我” 的心情。由此可知,作者在这里是通过 、 来表达情感的。
(2)读画“ ”的句子,作者写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表面是写 ,实际上是写
(3)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如果母亲体会到“我”心情的低落,答应带着“我”外出,“我”高兴了,再看到同样的景物时,会是什么感受?请尝试写下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的教诲
①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②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为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有一次上活动课时候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 郑老师忽然把我 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 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 郑老师亲切地问我
③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 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④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 ),“骄傲”的反义词是( )。
7.用“ ”在文中划出一个排比句。
8.给文中第二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9.与第一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在文中画出。
10.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课外阅读。
最美的书包
①每当看到现在的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②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③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④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一块碎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在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⑤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⑥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⑦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⑧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⑨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的。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地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⑩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我躺在床上,泪水止不住地流。愧疚与不安开始一点点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12.细读文章,“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中的“终于”表现了“我”
的心理;“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中的“终于”表现了母亲 。
13.第⑩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的“居然”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14.第 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15.请谈谈你对第 自然段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话的理解。
阅读
人就这么一辈子(节选)
①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 ),骄傲时变得( ),颓废时变得( ),痛苦时变得( ),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
②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好解不开的呢?
③人就这么一辈子,想到了这句话,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如果我爱什么人,便要大胆地告诉她。因为今日过去便不再来了;这一辈子过去,便什么都消逝了。一本书未读,一句话未讲,便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可珍贵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④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想不开时想想它,以求释然吧!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振作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是很幸运地拥有这一辈子,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16.写出文中括号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A.积极 B.欢愉 C. 勇敢 D.谦虚
17.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
(2)形容事物消失净尽。
18.作者为什么称“人就这么一辈子”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 。
19.关于“人就这么一辈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说明人的一生有的是时间。
B.这句话说明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C.这句话说明人的生命是无限的
D.这句话说明人的一生是消极的。
20.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课外阅读。
一只鸟又飞走了
①儿子小时候,每次吵闹,我就拿起电话筒拨117给他听。117是报时台,会不断播报时间,每十秒一次。儿子的好奇心很强,一听报时台就停止哭闹了。
②很久以后,有一次他听报时台,满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电话里的鸟都飞来飞去?有时候多一只鸟?有时候少一只鸟?”
③我把电话拿来听,话筒里播着:“下面音响十一点五分五十秒……下面音响十一点六分零秒……”原来,儿子把“秒”听成“鸟”,“十一点五分五只鸟,十一点六分零鸟”,这不是非常奇怪吗?我正思索的时候,儿子把话筒抢走,说:“爸,你听那么久,一只鸟又飞走了!”我每次想到时间宝贵,就会想起这件往事,生命里的每一秒都是一只宝贵的鸟,它不断地张开翅膀飞去,仿佛天上的鹭鸶成行。最悲哀的是,每一只鸟都不属于我,每一只鸟都留不下来。
2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思考——( )不解——( )悲伤——( ) 珍贵——( )
22.儿子把“秒”听成“鸟”是因为
23.父亲说“生命里的每一秒都是一只宝贵的鸟”是因为
24.下列对选文的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句话是说鸟儿应该属于大自然,不要随意捕捉它们。
B.这句话是说因为时间是公平无私的,它不会为任何人多做停留。
25.从文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题突破练-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A 2.四千多 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八千多日子 针尖上的水滴 时间的流 浩瀚的大海 时间消逝得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4.作者为时光匆匆逝去,自己却无所作为而感到抑郁、彷徨、伤感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词句。
阅读文本可知,第①段通过燕子、杨柳、桃花等自然现象的循环往复,与时间的单向流逝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无限追忆。这种追忆不仅仅是对具体事件的回忆,更是对那段逝去时间中自己经历、感受、成长的深深怀念。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已逝日子的深切怀念。同时,作者通过第①段“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句,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无法改变的现实。
故选A。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②段“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用于说明时间流逝之快和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于我们而言,要估算自己从手中溜去的日子数量,则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年龄和生活经历来计算。这是六年级的试题,就以六年级的年龄大概是十二三岁的时候,一年有365天,将年龄换算成天数应该是4千多个日子。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作用。
题干要求,我们先要找一个比喻句,阅读选段,比喻句是第②段“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句中把“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还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写是为了说明时间的流逝是如此之快且悄无声息,个人的生命或经历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作者通过这一比喻句,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和无奈之情。
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通读选段可知,作者对于时间的流逝有着极其敏感和深刻的感受。他通过描绘燕子、杨柳、桃花等自然现象的循环往复,与时间的单向流逝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引发了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让他意识到,尽管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重复和再生,但人的生命和时间却是有限的,一旦流逝就无法挽回。
第②段“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滑潸了”是因为作者深刻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意识到自己无法再回到过去,也无法把握住未来,只能在当下无奈地面对这一现实。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5.(1) 心理 着急、急切 心理描写 直接
(2) 写光线,表示天色渐晚,交代了时间的变化 “我”内心越来越沮丧、无奈、失望的内心感受
(3)母亲终于体会到我急切想出去玩的心情了。她说:“好孩子,妈妈洗完这件衣服就带你出去玩。”听了妈妈的话,我看着妈妈洗衣服,衣服手里的衣服就像听话的孩子,随着妈妈的手上下滚动,绽开的肥皂泡在阳光的映照下,变得五光十色,像一个个彩色的小精灵。
【详解】(1)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
画曲线句子“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是对“我”的深入心理描写。通过“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一洗完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这一系列的内心活动和决心,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我”内心的迫切、期待和焦急。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我”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极度渴望,也反映了“我”对母亲可能再次推迟或改变计划的担忧。由此可知,作者在这里是通过心理描写、细节刻画(如“盼着”“一声不吭”等具体行为表现)来表达情感的。
(2)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
读画横线的句子“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可知,作者写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表面上是写周围环境的自然变化,如光线逐渐变暗,气温逐渐下降,氛围变得沉闷。但实际上,这些描写是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周围环境的这种变化,来映射和强化“我”内心的情感状态。随着光线的暗淡和氛围的沉郁,“我”内心的期待逐渐转化为失望和焦急,这种心理变化与周围环境的描写形成了巧妙的呼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感染力。因此,这些描写实际上是写“我”内心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沉重和压抑。
(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解答本题,需先识别情感转变是从低落转高兴,再运用景物描写反映内心情感的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人物因母亲的理解与陪伴而感受到的世界变得美好,体现情感对感知的深刻影响。
如果母亲体会到“我”心情的低落,温柔地答应了带着“我”外出,那一刻,“我”的心情仿佛瞬间被阳光照亮,所有的阴霾都烟消云散。再看向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时,它们似乎也变得生动而有趣起来,不再是之前那般沉闷的象征。
如:我看着盆里那欢快舞动的衣物,每一道揉动的波纹都像是喜悦的旋律,在空气中轻轻跳跃。泡沫在阳光下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如同无数个小精灵在嬉戏,它们的每一次绽放都似乎在为我欢呼。周围的光线不再暗淡,而是变得温暖而明媚,仿佛连空气都充满了甜蜜与希望。这光线不仅照亮了四周,更照进了我的心房,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快乐。
远处的景物也变得清晰而亲切,不再遥远和缥缈,而是充满了色彩和活力。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份由内而外的喜悦,仿佛整个世界都因母亲的理解和陪伴而变得美好起来。
6. 教导 虚心 7.忘不了那美丽 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8.有一次上活动课的时候,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 9.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0.因为老师的教导像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道路。使我终生受益!
【解析】6.本题考查的是词性的辨析。
教诲:教导训戒。故可知近义词为:教导(指教育指导)
骄傲:自视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故可知反义词为:虚心(指谦虚,不自满。)
7.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排比句: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
结合短文内容可知,第①自然段中的“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中的“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8.本题考查的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逗号:即“,”。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
句号:标点符号的一种,形式为“。”,用于陈述句末尾的标点。
问号:即符号“?”。表示疑问的标点符号。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等句型的末尾。
双引号:表示引语;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也表示否定和讽刺);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用于话语之中。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的句子可知,“有一次上活动课的时候”、“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她跟前”、“怎么”语意未表达完整,后跟逗号;“领我到操场边坐下”表示整个句子表述完整,后跟句号;“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是问句,表示疑问,故后跟问号;“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是老师说的话,需要用双引号引起来,“郑老师亲切地问我”为止表示整个句子句意表达完整,故用句号。故运用标点符号写句子为:有一次上活动课的时候,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
9.本题考查的是对主要信息的抓取能力。
结合短文内容,第④自然段中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是老师的教诲,故应画出句子“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0.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阅读短文可知,短文中主要讲的是“我”因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产生骄傲的情绪,然而经过老师及时的教导后重新回归正常学习生活,因此,老师的教导就像灯塔一样,指引“我”夜航的路,纠正偏离的航向。使“我”受益终身。
11.本文主要写妈妈花了很大心血为“我”做了一只独一无二的书包。 12. 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为“我”攒花布的艰辛。 13.不能,删去就不能表达出“我”的意外惊喜。
14.①因为母亲从不串门,却为了攒方格子花布而串门求人;②母亲不善言辞,却为了攒方格子花布而不得不与人交往,以至于受人讥笑。 15.书包里装的东西虽少,但妈妈的关心和期盼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解析】11.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
阅读可知,文章主要写了“我”家境贫寒,家里连一只书包都没有,可“我”却固执的向妈妈要一个花格子书包,妈妈无可奈何,只好用她的矜持和尊严换来一块块碎花布,然后连夜为“我”赶制了一个可爱的花格子书包,“我”被妈妈的行为所感动,由此可简短概括为妈妈花了很大心血为“我”做了一只独一无二的书包。
1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分析。
“终于”的意思是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结合短文可知,第⑤段中“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讲的是“我”因为家境贫困而没有书包,但是看见同学们都有书包,“我”非常渴望有一个书包,所以开口说希望有一个书包,“终于”体现了“我”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第⑨段中“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说的是妈妈为了给我做书包,放下尊严向周围的邻居借花布,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终于”体现了妈妈攒花布的艰辛。
13.本题考查字词语段在文中的作用。
结合题干,先表明这个词能不能去掉,再根据句子意思是否改变进行分析。
“居然”的意思是: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第⑩自然段画线句子“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可知,“我”对于书包有这个夹层是意想不到的,如果去掉,就不能表达出“我”的意外惊喜。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⑨段中“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地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可知,母亲为了满足我想拥有一个花格书包的愿望,从不串门的母亲,却为了攒方格子花布而串门求人;母亲不善言辞,却为了攒方格子花布而不得不与人交往,由此表明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1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结合第 自然段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可知,这句话说的是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这书包是妈妈用她的爱心做起来的,这里面融入了深深的母爱,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妈妈的爱让“我”感到很沉。
16.CDAB 17. 当头棒喝
烟消云散 18.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 19.B 20.警醒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努力奋斗,有所作为。
【解析】16.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积极:肯定的,或正面的。与“消极”相对。
欢愉:欢乐愉快。
勇敢:有勇气,有胆量。
谦虚:虚心,不自满。
结合词义,可知,与“软弱”相对的词是:勇敢;与“骄傲”相对的词是:谦虚;与“颓废”相对的词是:积极;与“痛苦”相对的词语是:欢愉。
17.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1)结合第①自然段中“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可知,“当头棒喝”的意思:指用强烈手段促人猛醒。故与“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意思相对应的词是:当头棒喝。
(2)结合第②自然段中“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可知,“烟消云散”的意思是:指劳苦愁烦、恩恩怨怨一下子就消失尽了。故与“形容事物消失净尽”意思相对应的词是:烟消云散。
18.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中“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可知答案。
19.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通过读短文可知,作者以这一句话为箴言,激励自己克服困难、积极向上,拿得起放得下,鼓励人们努力学习,努力拼搏,珍惜生命,说明了生命的短暂和宝贵。
故选B。
20.本题考查短文的主旨。
结合第③自然段中“这可珍贵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它啊!”,第④自然段中“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可知,作者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珍惜时间,把握好机会,努力奋斗。
21. 思索
疑惑 悲哀 宝贵 22.“秒”与“鸟”的读音相似。
23.时间和小鸟一样,离去了就不再回来。
24.B 25.我们要珍惜时间,抓住生命中的每一瞬,不要等到珍贵的鸟儿飞走了才来叹息生命的逝去。
【解析】21.本题考查近义词。
思考:指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文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是:思索。
不解:不懂,不理解。 文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是:疑惑。
悲伤:哀痛忧伤。 文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是:悲哀。
珍贵:价值高;意义大;宝贵。 文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是:宝贵。
22.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秒”的读音:miǎo;“鸟”的读音:niǎo。由此可知,它们的读音非常相似。故听错了。
2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我每次想到时间宝贵,就会想起这件往事,生命里的每一秒都是一只宝贵的鸟,它不断地张开翅膀飞去,仿佛天上的鹭鸶成行。最悲哀的是,每一只鸟都不属于我,每一只鸟都留不下来”可知,时间一去不复返,鸟儿也是走了就再也不回来了。故父亲说“生命里的每一秒都是一只宝贵的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突出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
2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中“最悲哀的是,每一只鸟都不属于我,每一只鸟都留不下来”可知,时间像鸟儿一样,不是属于任何人,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不会为他们多留一分钟,从而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
25.本题考查短文的主旨。
结合对短文的理解和自己的理解来写出自己的启发即可。
如: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