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8 15:05:00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游山西村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千佛山游山西村神龙谷莫 腊 浑 疑 学习生字莫:不要。
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
足:充分,充足。
疑:以为,怀疑。莫笑农家腊酒浑:
不要笑话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鉴赏: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跃的情景.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山重水复疑无路: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
柳暗花明又一村:
突然发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富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而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游山西村》围绕哪一个字展开叙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思考: 游山西村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游山西村》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记叙,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小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涵着希望。思考:人生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只要你鼓足勇气挺挺,你就会
越过道道坎坷,体会到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真正含义。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休息一会课件32张PPT。题西林壁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山岭山峰山岭:连绵起伏山峰:高耸入云远近高低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我站在 ( ),
看见(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考: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办?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通过今天的“说说我的小伙伴”活动,我才了解到,我不但有那么多的优点,也有那么多的缺点。过去,我却从来没这么了解自己。这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 元稹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 李商隐 《乐游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 《无题》
……
策划:屠元成 斯苗儿 郑少艾
制作:黄晓影
审核:滕春友
责编:朱卫国 潘佼江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时间:20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