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景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聆听《军民大生产》、《茉莉花》、《龙船调》知道小调的演唱方式以独唱为主,其次为对唱,并在休闲娱乐时所唱;通过演唱《茉莉花》、《龙船调》体会小调的旋律曲折环绕进行,小调的歌词衬词衬句较多,语言地域性强;通过聆听学唱《无锡景》,知道小调的结构多以分节歌的形式,一曲多段词,四个乐句,起承转合式:
2、学会用吴侬软语演唱《无锡景》第一段,唱出软懦甜的特点,尤其在波音、前倚音,一字多音等特别体现江南小调委婉细腻的风格特点的地方;
3、对比聆听《无锡景》改编的苏州弹词和根据《小放牛》改编的京剧折子系,知道小调和戏曲有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的关系。
4、通过本课的听、唱、动等方式知道初步小调的四个特点后,深深地喜欢民歌体裁中的小调,并愿意探索与小调相关的音乐文化。
2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青春期,有着想表现又不好意思当众表现,怕自己变现不好的恐惧心情;学生处于变声期,他们想唱又不敢大声唱出来,怕唱破音;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非常重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变现。
3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对比聆听、口头相传方式,体会到小调的歌词、语言、旋律、结构等四个特点、学会用吴侬软语演唱《无锡景》第一段。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播放《军民大生产》,选择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类?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活动2【讲授】对比聆听《茉莉花》、《龙船调》
学生认真聆听《茉莉花》、《龙船调》,分别说出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
引导体会小调以独唱为主,其次是对唱。
活动3【活动】演唱《茉莉花》、《龙船调》
1、跟着录音演唱《茉莉花》、唱完后唱第一句旋律,引导体会小调的旋律曲折环绕进行;
2、老师范唱《龙船调》学生找出听不懂的歌词,引出小调的歌词衬词衬句较多,然后带领学生衬句演唱;
3、方言对白:女生当妹娃,男生当艄公表演对白,引导小调的语言地域性很强
活动4【讲授】学唱《无锡景》
1、聆听《无锡景》录音,问:给我们介绍了哪些风景?师导,原曲不只介绍这些风景,一共有10段,后整理成6段,教材选了3段,引导得出小调的结构——多以分节歌的形式,一曲多段词:
2、老师范唱无锡景旋律,问:几个乐句?什么调式?引出起、承、转、合、四个语句,民族宫调式;
3、学生随琴演唱曲谱,找出音串节奏,并带领唱音串节奏,问是曲折上行还是曲折下行?犹如江南什么画面?
4、回顾小调四个特点,让学生说说四个特点分别是什么?
活动5【活动】吴侬软语唱小调
1、师用吴侬软语范唱《无锡景》第一段,问:老师演唱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2、PPT出示第一段歌词苏州方言的拼音,用苏州方言念歌词
3、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用方言学会第一段歌词。
4、注意装饰音,一字多音的地方
5、随琴完整演唱第一段
活动6【活动】拓展
1、欣赏《秦淮景》导语:《无锡景》既做歌名又做曲牌,流传到其他地方会被填上各种新词。
2、欣赏《无锡景》弹词版:导语:当《无锡景》用上琵琶、三弦伴奏时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变成了什么呢?引导得出:变成了苏州弹词,小调与戏曲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
3、对比欣赏小调《小放牛》和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判断那首是民歌,那首是戏曲
课件17张PPT。情系小调请问:《军民大生产》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类?
劳动号子——具有协调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其歌唱方式:一领众和
山歌?小调?劳动号子?那小调的歌唱形式以什么为主?小调一:《茉莉花》
小调二:《龙船调》
歌唱方式——以独唱为主,其次是“对唱”形式或歌舞形式。
小调——俗称“小曲”,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试着唱一唱小调哦,小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用一个词概括。旋律——曲折、环绕进行人将我女: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哟喂,
妹娃子要拜年哪喂,
女: 金那叶儿锁,银那叶儿锁
阳雀叫呀么搔着鹦哥 哎搔着鹦哥
女: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
男:(1)我就来推你嘛!
(2)还是我来推你嘛!唱一唱《龙船调》,
小调的歌词有什么特点?歌词——常用衬字,衬句扩展音乐结构
语言——地域性强,常用方言来演唱结构——分节歌,一曲多段词。单乐段,四个乐句居多,起承转合式或一问一答对应式。起承转合旋律——多呈曲折形态,级进多于跳进,环绕进行多于直线进行。用民族调式。
结构——分节歌,一曲多段词。单乐段,四个乐句居多,起承转合式或一问一答对应式。
歌词——常用衬字、衬句扩展音乐结构。
语言——地域性强,常用方言来演唱小调具有哪些特点?
吴侬软语唱小调《无锡景》既作歌名,又是曲牌。其曲调既擅长细柔绰约的感情抒发,,又兼有叙事陈述的表现功能。这首小调不但在华北、江南、苏皖一带盛行,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地也有传唱,它还是江苏地方戏曲扬剧音乐中常用的曲牌之一。小调流传到各处,往往一曲多用——被填上各种新词,产生出大同小异各具特点的变体。《秦淮景》词:陈其钢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呀诸公各位静呀心静静心呀让我来唱一支秦淮景呀细细呀 道来唱给诸公听呀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呀瞻园里 堂阔宇深呀白鹭洲 水涟涟世外桃源呀 《金陵十三钗》 剧照
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因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所以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无锡景》俗称《侉侉调》, “侉侉调”促成了约在明初建文年间“弦索”(琵琶、三弦等伴奏的弹唱形式)的形成,因而常被改编成南方曲艺说唱——苏州弹词来演绎。小调与弹词听一听:讨论两段作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片段一:
片段二:河北民歌《小放牛》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中国戏曲与民间音乐之间相互借鉴融合的关系汉族民族调式(五声调式)Do Re Mi Sol La宫 商 角 徵 羽12356 小调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我们在课后要多去接近和了解民间歌曲,民间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再见!制作人: 郑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