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
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2、能够用明亮优美的声音唱会《沂蒙山小调》,掌握“鱼咬尾”
的音乐创作手法。
3、能唱出带有山东民歌风味的《沂蒙山小调》,并能为本歌曲创编(改编)歌词。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唱出带有山东民歌风味的《沂蒙山小调》。
难点:能够唱出带有山东民歌风味的《沂蒙山小调》,初步掌握“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沂蒙山小调
?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沂蒙山吗?
生:…………..
师:山东的沂蒙山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老师将带大家乘上飞机、坐着火车到沂蒙山去了,请同学们都站起来和老师一起乘上飞机(弹唇:打嘟…..)、坐上火车(调音+长音:呜呜呜、呜……..)。
师:到沂蒙山咯,领略一下这里的自然风光吧,说说你们对沂蒙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欣赏沂蒙山风光)。
生:………
师:沂蒙山区是以蒙山、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民风淳朴,特别是那的歌更美!今天老师就带给大家一首好听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活动2【讲授】沂蒙山小调
1听——师:(教师自弹自唱)同学们从歌词和旋律中体会歌曲向大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沂蒙山那里山青水秀的好风光,歌颂沂水、蒙山的幸福生活
师:那么美的沂蒙山风光,有着更美的《沂蒙山小调》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唱一唱这首歌曲吧。
2、听唱(1)——跟着音乐用“啊”哼唱歌曲旋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哼唱,纠正节奏错误的地方。)
生:………..
听唱(2)——跟着音乐一起带着歌词唱。
听唱(3)师:同学们唱得很不错,接下来我们听听这首歌曲不同的演唱风格,请你说一说不同之处在哪里?哪种更有山东地方风味?
生:………
师:(重难点讲解、示范)对的,第二种更有山东民歌风味,它是属于民歌中小调的体裁,而衬词、儿话音以及甩腔表现得更为突出,是人们劳动闲暇时独唱、对唱小曲。(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让学生模仿)
听唱(4):
师:接下来老师就带同学们亲身体验一下这首歌曲的风味吧。
生:……….
师:同学们唱得很不错,老师决定让我们班同学集体参加艺术节的表演,那同学们讨论一下演出的形式好吗?
生:…………
师:我们将歌曲第一段由男生演唱,第二段由女生演唱,最后一段大家齐唱,在加上我们同学的伴舞。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小云手
听唱(5)——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舞跳得也很好。老师想听同学们唱不同风格的沂蒙山小调,那就请同学们来模仿一下吧!
生:……….
3、“鱼咬尾”
师:同学们唱得也不错,我们一起将歌曲的旋律再唱一唱(分组)
生:………
师:同学们唱旋律的时候发现第一句的最后一个音和我们第二句开始的音是怎们样的?
生:………..相同的
师:我们有语言接龙、成语接龙,自然也有音乐接龙了。这种创作手法在音乐当中被称之为“鱼咬尾”。
我们看看这个曲谱里面有没有运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呢?(举例:《青春舞曲》谱例)。同学们都找得非常正确,而这首歌曲正是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小结:
我国汉族民歌丰富多样,那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老师唱大家猜猜是哪里的?四川《采花》、河北《小白菜》、江苏《茉莉花》《无锡景》、山西《桃花红杏花白》)
创编歌词:
师:我们会唱很多地方的小调歌曲,那我们为何不唱一唱我们自己的家乡呢?德阳哪里风景最美?
生:东湖山
师:那我们就将《沂蒙山小调》的歌词改一下,唱一唱我们心中最美的家乡——《东湖山小调》。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体现我们四川方言的特点,用演唱的方式去描绘东湖山的美景。老师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
课件11张PPT。
沂蒙山:指的是以蒙山、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区,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沂蒙山小调听一听、唱一唱听听这首歌曲不同的演唱风格,请你说一说不同之处在哪里?
“鱼咬尾”创作手法:
“鱼咬尾”:即前乐句的落音与后乐句的起音相同的旋律进行方式,在音高上有衔接递进的关系,给人一种连续不断的感觉。
湖北民歌《龙船调》
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江苏民歌《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