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4.生物的演变
1.能描述灭绝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2.能用科学的语言概括生物的演变过程。
学习目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家研究化石,了解古生物的各种特征。古生物与现代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始祖马被认为是马家族中最早的成员,它身长仅60厘米,身高也只有20厘米左右,但科学家们认为它是马的祖先,这是为什么呢?
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000多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的始祖马。它们的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头骨小,牙齿构造简单,齿冠低。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背部弯曲,脊柱活动灵活。生活在北美的森林里,以嫩叶为食。大约过了1000多万年,到渐新世时才出现了渐新马。体大如羊。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显增大。颊齿仍低冠,臼齿齿尖已连成脊状。仍生活在森林里,以嫩叶为食。又过了1000多万年到中新世时出现了草原古马,也就是中新马。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身体已有现代的小马那样大。四肢更长,齿冠更高。背脊由弧形变为硬直,由善于跳跃变为善于奔跑。臼齿有复杂的连脊和白垩质填充,表明食料已从嫩叶转为干草。草原古马已从林中生活转为草原生活,高齿冠臼齿适于碾磨干草,善跑的四肢能逃避猛兽袭击。到了更新世出现了真马,身体达到现代马的大小,中趾充分发达,趾端成为硬蹄,牙齿除齿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反映出对奔驰于草原和嚼食干草的高度适应。 现代马则是由野马经人工驯化培育出来的。
相似:外貌大致相同,头骨比较长,四肢粗壮。
差异:始祖马比现代马矮小,腿短、马蹄形状不同,尾巴的毛没有现代马多。
生马在演变过程中,马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都发生着变化,前肢趾数由4趾→3趾→1趾,体型由小到大,四肢由短变长,环境由森林到草原。生物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演变的结果使生物更加适应环境。
研究不同时期的马的相似性,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生物是如何演变的?
多细胞生物
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蝾螈
犬颌兽
引螈
始祖鸟
鸭嘴兽
猛犸象
真掌鳍鱼
沟麟鱼
鱼石嫄
恐龙
喙嘴龙
鱼龙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11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哺乳类、鸟类。
动物进化的历程是: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鱼石螈
真掌鳍鱼
沟麟鱼
蜥螈
犬颌兽
引螈
喙嘴龙
鱼龙
始祖鸟
鸭嘴兽
猛犸象
什么是“活化石”?
活化石是指一些延续了数千万年甚至数亿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古老生物,同时代的其他生物早已灭绝,只有它们存活下来,适应了现代的环境,因此,人们称它们为活化石。
课堂小结
生物的进化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课堂练习
1. 被认为是马家族中最早的成员。
2.活化石是指一些延续了数千万年甚至数亿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古老物。 ( )
3.动物的进化历程可以概括为: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 )
4.生物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演变的结果使生物更加适应环境 ( )
始祖马
√
√
√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