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2 06:3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吃水不忘挖井人
课题 吃水不忘挖井人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会写“吃、叫”等7个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多元识字。4.通过朗读、,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5.体会乡亲们感激毛主席,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会写“吃、叫”等7个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创设情境,歌曲引入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歌曲,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交流有关毛主席的资料。毛泽东(1893~1976)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他的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和《毛泽东文集》(8卷)。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毛主席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认读“吃、忘、井”。(板书:1. 吃水不忘挖井人)4.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美丽的四季风光,感受四季的美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渲染了美好的气氛。】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 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2.朗读课文,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 (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学习生字,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词 1.指名领读,正音。注意轻声的读法。“前、村、亲、战、面”是前鼻音,“忘、井乡、江”是后鼻音。“吃、住、主、战、士”是翘舌音。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4.齐读。四、朗读课文,理清文脉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2﹒指导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好以下句子: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沙洲坝村没有( ),吃水要到( )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带领( )和( )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人们立了一块石碑,世代想念毛主席的恩情。识记生字,写字指导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吃、叫、主、江、住、没、以”。(板书:吃、叫、主、江、住、没、以 )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鼓励学生借助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师重点指导书写“叫、以、吃”。认识新偏旁“广、心”,你还见过哪些字带有这两个偏旁?认识新笔画“横折弯”:本课生字“没字中含有新笔画“横折弯”。带有“横折弯”的字还有“沿、铅”等。注意和“横折弯钩”的区别。汉字“九”中有“横折弯钩”这一笔画。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反馈检查。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设计意图:这是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扫清阅读的障碍。生字的认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会认字才能通顺地读课文,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前提下进行的,扫清了生字、新词这些障碍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扫清句子的障碍,读书才能畅通无阻,概括才能准确。
【设计意图:这是对会写字的识记和书写设计的环节。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这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2.体会乡亲们感激毛主席,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出示字词,复习引入。1.出示生字,认读。 【设计意图:生字词的复习,起到过渡的作用,为下面的理解分析做好准备。】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1﹒教学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2)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找一找哪里告诉我们的?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江西瑞金城的沙洲坝。(板书:沙洲坝)(3)“那儿”指哪里?出示沙洲坝图片。(4)加强认识。 理解“革命”一词。(4)指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想一想:乡亲们挑水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一:乡亲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可能要翻过很多山,披荆斩棘,还要受到野兽的威胁。学生二:也许一天只能挑一担水,早上出发,晚上才能回来。指导朗读:“没有井”“很远的地方”“挑”等词语要重读,突出乡亲们吃水非常困难。(板书:远处挑水)(3)走那么远的路,挑来的只是很少的水,怎么能维持生活所需呢?想象一下,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①人们身上经常脏兮兮的,很少洗澡,洗衣。洗过的水用来浇菜。②人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水,每一滴水都不舍得浪费。经常受到干渴的威胁。师:因此,人们多么渴望能挖一口水井啊!再也不要翻山越岭到很远的地方挑水,人们生活也不要这么的艰辛了。(4)你能想象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情景吗?(板书:毛主席:挖水井 为人们着想)①大家在主席的带动下,人们干得非常卖力。已经挖了很深了,可是还没有挖到水,井外的土堆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还没有见到水……②人们挥汗如雨,不停的挖、运,搬,有些地方有大石头,还要用炸药炸开……③终于挖到水了,人们高兴地跳呀,唱呀,相互拥抱呀…… 3﹒教学第三自然段。 (1)毛主席时刻想着乡亲们,乡亲们是怎样做的呢?齐读第三自然段。 (2)出示课文插图,齐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板书:乡亲们 立碑 永不忘 挖井人) 挖井人是谁?谁不忘挖井人?挖井人是“毛泽东、战士们和乡亲们。”“毛主席 战士 乡亲们”,读好词语。乡亲们不忘挖井人。讲解“饮水思源”的道理。(板书: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板书:被人民怀念)(3)沙洲坝的乡亲们饮水思源,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的生活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我们无私奉献,我们要懂得感恩。 (4)指导朗读:“立”要重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要放声读,用感激之情来读,读出亲切,敬意,热爱,怀念。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5.小组内合作朗读。6.汇报读,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探究出乡亲们饮水思源,感恩主席,怀念主席的感情,体现了“双主”的教学模式。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提供丰富资源,加工信息的认知工具。】【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毛主席的热爱和怀念,实现情感目标的完成。】【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问题的引导,在汇报交流中进一步创设问题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同时采用课件展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三、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你认为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 毛主席是一个关心人民群众的好领袖。(板书:为人们着想)
板书内容 1吃水不忘挖井人解放前 为人民着想 解放后 被人民想念 饮水思源
【答案】 1.战士 没有 面前 住下 叫好 以后2.比一比,在组词。 吃(吃水) 士(战士) 村(山村) 战(战争) 叫(大叫) 土(水土) 对(对不起) 站(站立) 3.水 很远 战士 乡亲们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前提下进行的,扫清了生字、新词障碍,并进一步扫清句子的障碍。2.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这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3.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4.“吃水不忘挖井人”,本来意思上是我们每天从井里取水上来饮用,享受劳动成果,但是不能忘记那起先挖井的人。可是课文所描述的年代对于我们来说,都很远了,何况我们的学生,他们更是生在幸福中,长在幸福里,他们根本不能明白。为此,教师设计几个问题,有效分解了难度:(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2)乡亲们挑水时会遇到哪些困难?(3)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4)你能想象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情景吗?(5)是谁吃水不忘挖井人?于是让学生去读课文,多读几遍;再读课文,分出自然段标出序号,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以回答上面的问题做好铺垫。在教师“适时点拨”这个环节中,在回答上面设置的四个问题时,回答地很流利,我随着学生的回答及时的板书。并简单地说了说当时的背景。不足之处:1.如何很好地组织教学,合理维护课堂秩序的问题。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2.在“高效课堂”中是一个较好的起步,虽然效果不是很好,可也是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因为他们难以想象当时那样的年代,而却设置了一个针对一年级而言难度很大的问题,这也是我考虑不周,不足之处当中的问题,但不会感到遗憾,因为这给学生在今后的“高效课堂”中奠定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